高群书导演的电影 导演高群书:电影唯一的成功标志是人民满意

2017-12-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口述:高群书(blog) 笔录:深圳商报记者李佳佳他被看作目前国内电视界最具商业价值的导演之一,他的影视作品在追求叙述快感的同时始终未能忘却内心深处的人文追求,

口述:高群书(blog) 笔录:深圳商报记者李佳佳

他被看作目前国内电视界最具商业价值的导演之一,他的影视作品在追求叙述快感的同时始终未能忘却内心深处的人文追求,他就是成名于《命案十三宗》、火爆于《征服》的电视剧导演高群书。去年,高群书的电影处女作《东京审判(blog)》更是被誉为中国“大片”的另类里程碑,还荣获了长春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他告诉记者,如果有机会的话,自己也会拍摄大片,但此大片不同于以往的类型,明确地说,是一种主流的商业片,比如电影版的《征服》。

目前的大片离真正的大片是南辕北辙

应该说,中国根本就没有出现真正的大片风潮。大片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在中国,称得上大片的作品近几年来屈指可数,但和好莱坞相比,中国的大片远没有饱和。造成目前似乎的“大片风潮”原因在于我们的几部大片在制造票房奇迹的同时也制造了话题风潮,这种风潮是一种非正常的畸形反应,是欺骗性宣传带来的群体质疑,是对大师级导演集体精神堕落的失望,是口水风潮。

严格说来,目前所谓的大片都是一种艺术片的商业化包装,是豪华版的艺术片和不伦不类的技术炫耀而已,除了在资金的投入上达到大片的规模外,其他的几个主要指标均离真正的大片标准相差甚远,甚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那些所谓的大片因为违背了主流商业片运作模式和基本规律,尤其在主题表达上严重脱离了普通观众的审美趋向,而把一种非主流的标新立异的审美歧义通过商业包装和运作试图让普通观众接受,说穿了,就是用资金霸权独占话语权而强迫或诱骗观众去一次性消费,然后又用资金霸权堵塞视听渠道,继续诱骗更多的人去掏钱。

这是不道德的,也是违背规律的,最后的恶评如潮甚至起义式的反抗是必然结果。

人民不需要只顾表达“私人审美”的大片

人民需要大片,但人民不需要那种只顾表达导演私人审美的大片。就像其他工业一样,电影工业也需要大中小各种层次类别的影片,也就是说,既要有国家大型项目,也有中型项目、私营企业,还要有手工作坊式的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

大片的出现是中国电影事业的正常发展态势,但由于我们的大片制造者们缺乏电影工业的基本训练,抗拒好莱坞工业的规律性,以大师自居,以眼高于顶的所谓精英姿态俾睨众生,才造成了目前与人民割裂遭人民诟病的尴尬局面。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韩国电影学习,韩国电影既尊重了好莱坞电影工业规律,又很好地结合了韩国民族文化的独有特征,才形成了韩国电影的繁荣和观众的回归。很多人把韩国电影的繁荣归结为韩国政府的支持和分级制的实施,但是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撬动韩国电影市场的不是金基德式的艺术片,而是诸如《生死谍变》、《实尾岛》、《太极旗飘扬》、《怪物》式的韩国大片。

大片和小片的冲突完全是人为的因素

一般来说,投资在五千万以上的应该就叫做大制作。但大制作影片关键在于态度,在于是想让观众满意还是想让自己满意。其实,不管投资规模大小,只要是能够科学细分市场,进行有效制作和推广,都能得到很好的市场呼应,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疯狂的石头》(blog)。

理论上说,大片和小片不应该成为对手,之所以出现目前这种冲突完全是人为的因素。这里面有对某些大片的强迫意识和不良运作的反抗,也有不甘寂寞的发言造成的合理冲撞。大片和小片的制作和运作都应该是不同的,收回投资的途径和获得喝彩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暂时出现冲撞是难以避免的,但不应该成为互相掣肘的反动力。

在我看来,中国的大片对中国的电影工业一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就是吸引了资本对国产电影的注意力,也促进了电影工业产值的绝对值增加,这两年电影银幕的总数持续增长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但如果不能对目前大片的错误导向和同质化倾向进行矫枉过正,就会势必造成电影工业的迅速没落。

大片对电影工业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已经开始造成观众对中国大片的极度失望,这种失望对中国电影工业的伤害将是致命的,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否则中国电影工业将会跌入谷底。

但小成本影片绝对不可能成为电影工业的支柱,也不会代表电影工业的未来,就像一个国家的工业不可能靠乡镇企业支撑一样。中国电影工业的未来还是在于主流商业片的大规模生产。目前,中国电影的畸形集中在高端产品:商业高端和艺术高端。商业高端就是那几部投资过亿的大片,艺术高端就是那些直奔国外电影节的所谓艺术片,而恰恰缺少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主流片。

电影救市必须始于主流电影

《东京审判》因为资金等问题未能做到尽如人意,但从开始的设计到最后的结果都证明了主流商业片在中国是能成功的,《东京审判》在运作之初就是想做成一部主流商业片,也试着探索主流电影类型的创作和运作模式。我认为,一个国家电影产业的成熟与否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是否有稳定的以主流片为主的产业结构。

比如美国、韩国、泰国,仅仅有艺术电影的国家的电影市场一定是困顿和不完整的,也一定是幼稚和偏颇的,因为靠艺术电影撬动业已冻结的电影市场肯定力不从心。

因此,电影救市,必须始于主流电影。主流电影的一个根本形式就是循规律而动,但这和循规蹈矩无关,而是说必须依照主流电影的规律,强力放大类型片应该具有的类型因素。反观好莱坞主流电影的制作规律,一般情况必须具备如下三要素:首先,有一个被政府和民众均认可的并可大力张扬的主题。

比如英雄主义、团队精神、相互关爱、惩恶扬善、爱国、拼搏、奉献等;其次,制作阵容较大,邀请具有市场号召力的明星加盟;再次,好莱坞式的叙述方式,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东京审判》恰好具备了此三原则,但原则毕竟只是原则,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从具体样式上看,《东京审判》以纪录片的诗化叙述样式来起承转合并强化背景情境力量,在凸现强化历史真实感的同时,渐渐过渡;以近乎舞台式的强烈对峙和冲突为故事核心,次第爆发,层层递进,推动故事渐入佳境;而中间兼以情感剧情片结构的复线来填补和扩张故事中人物命运,透过拓展大审判事件的外延而将军国主义对具体个人的戕害和对日本社会的荼毒的主题深化,使警醒的意义更加深远。

我们通过远东国际审判事件中以中国法官梅汝?为代表的一组群像的行为和情感变化,着力于表现坚持法律公正,坚持惩罪扬善,坚持民族大义的宽广胸襟,着力刻画战争对人、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对个人情感的冲击和重建。在影片里,没有绝对的主角,每个人的出场,哪怕只有几分钟,浑身的每个细胞也都充满着那个年代的气息和律动。

导演应该是社会学家,不是社会活动家,也不是艺术家

大义、悲悯、尊重、友情、感动……这些元素是我在影片中最希望表达的一种情感或情怀。我觉得,不管是真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都是以真实世界为根本参照的,是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发展过程中的喜悦或悲伤,因而必须真实,真实应该像空气一样成为影片不可或缺的因素。要打动观众,首先必须真实,这是一个基本问题。

一部电影的艺术追求和商业利益并没有根本的冲突,只有局部冲突,艺术和商业完全可以融合。如果一部影片的艺术追求没有被观众接受,这是表达的问题,是导演的态度问题,而不是原则的问题。有人怀疑过获得巨大商业成功的《教父》的艺术性吗?一部电影只有最大限度被观众接受,才能实现商业利益。一部试图让更多人接受的电影没有理由把自己置身于观众之上,而是应该融于观众之中。

我们的导演亟待学会尊重观众,不要与人民为敌。许多人嘴上说尊重观众,实际上是在利用观众,骨子里是不屑于和观众同类的。一个电影导演自视为艺术家是卑鄙和自大的,除非你想用自己的私房钱去制作一部根本不想和观众交流的影片,只要是资本运作,就要符合资本规律。导演应该是社会学家,不是社会活动家,也不是艺术家。

我们的大片应该输出主流意识

2007年是中国电影复兴元年,前些天,电影局资助了16位青年导演,这一举措表明了电影主管部门真正开始关心电影创作本体和建立电影工业的良性体系了,大片片面追求奇思异想忽视人文关怀造成的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失望必须遏制。

中国电影必须发展中端产品,发展不同规模的主流片,弘扬主流意识。看看好莱坞的大片,哪个不是在向世界输出美式主流意识?我们的大片除了咒骂民族历史中的阴暗外,哪个是在弘扬中国人的崇高,反崇高、反英雄、反道德似乎成了我们那些大片导演的热衷追求。

一部优秀的电影首先应该是票房和社会口碑的双重胜利,其次才是获奖,任何单项的成功都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只是某种企图得逞而已。导致某种企图得逞的因素可能是资金,也可能是关系,也可能偏差,但哪一种单项的成功都是可悲的。一个电影唯一的成功标志是人民满意。

2007年是中国电影复兴元年。前些天,电影局资助了16位青年导演,这一举措表明了电影主管部门真正开始关心电影创作本体和建立电影工业的良性体系了,大片片面追求奇思异想忽视人文关怀造成的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失望必须遏制。中国电影必须发展中端产品,发展不同规模的主流片,弘扬主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