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太原 青年文学评论家刘海燕谈中原文学

2017-11-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以担当意识书写乡土中国的边缘现实和苦难体验--青年文学评论家刘海燕谈中原文学文/郜晓文刘海燕,女,生于河南太康.鲁迅文学院首届青年评论家班学员.中国作协会员.现

以担当意识书写乡土中国的边缘现实和苦难体验

——青年文学评论家刘海燕谈中原文学

文/郜晓文

刘海燕,女,生于河南太康。鲁迅文学院首届青年评论家班学员。中国作协会员。现为中州大学学报编审。90年代初开始发表文学评论、思想类随笔等。曾获第二、三届河南省文学奖,第五届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广东省《作品》杂志“第八届作品奖”等。著有文学评论集《理智之年的叙事》(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6年卷),思想随笔集《如果爱,如果艺术》。

郜晓文:刘老师,您好!作为河南本省的文学评论家,您怎样看待“中原文学崛起”这种提法?请您对中原作家群的文学创作做一整体评价。

刘海燕:没有谁能用几个词准确充分地命名一个多元的变化着的群体,任何命名和提法都很可能出于某些特定的环境或因素。“中原作家群”这一提法始于2010年11月在郑州召开的“坚守与突破——2010中原作家群论坛”,“中原文学崛起”这种提法偏重地域和外部的力感,但在这个文学很弱势的时代,表达了一种奋进的心愿。

对中原作家群做整体评价,这是一个太大的话题。极简地说吧,20世纪90年代,评论界就断言,“‘文学豫军’占据中国文坛的半壁江山”,“‘文学豫军’在中国文坛起着中坚的作用。”这句话放在今天来讲,我觉得同样合适。

当今,河南作家和受中原生活影响很大至今仍在表现这块热土的河南籍作家,其阵容之显著,实力之突出,与国内其他省份比起,可以说是很少见的。这也是文学界所公认的。当然,我们应该把参照系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即世界文学的背景中,来看自己。所有的表扬针对的都是过去的努力。

郜晓文:您认为中原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对于中原作家群的成长在何种意义和程度上起着影响作用?您觉得中原作家区别于中国其他地区作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刘海燕:影响会因人而异,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对某些作家可能是潜在的影响,对另一些作家就是直接的影响,或者兼而有之,而对于年青作家,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淡。譬如,孙方友的创作,就受中原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直接影响,他的系列小说《陈州笔记》、《小镇人物》等,容纳了中原颍河流域的民间文化和生活史。

李佩甫从90年代的《李氏家族》开始,就致力于“平原风格”的打造。20世纪末以来,他的《羊的门》、《城的灯》和新著《生命册》,均从不同方位揭示中原的文化土壤,揭示植物、人与土壤的关系。中原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在他的作品里,有直接的呈现,如中原大地上的植物、中原人生活的习性等,但更多的是潜在的影响,即他对于中原文化基因的持久的研究与描述。

还有在京的豫籍作家,他们的主要文学资源相当一部分来自河南本土,题材、人物、故事、语言,带着河南甚至豫西、豫北、豫东、豫西南等地域的鲜明特点。像周大新的豫西南盆地系列,阎连科的耙耧山故事,刘庆邦的豫东乡土风情,刘震云的豫北农村生存背景等,他们各自的代表性都有中原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影子。

中原作家区别于中国其他地区作家最大的特点是:中原作家有关注现实的传统,他们以强烈的现实感和深厚的历史感为基调,把艺术创新与内容厚重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老一代作家,多倾向于宏大叙事,有承担时代风云的意识,作品显得厚重、大气。同时,深厚的文化积淀,边缘的现实和苦难的体验,形成了中原作家内敛、不事张扬的个性,内敛也影响了中原作家惊世骇俗的巨著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