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超简介 关于叶志超的评价

2017-06-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叶志超(1838年—1899年),淮军将领,广为人知的逃将,字曙青,安徽合肥(今肥西)人.早年以淮军末弁从刘铭传镇压捻军起义,积功至总兵.赐

叶志超(1838年—1899年),淮军将领,广为人知的逃将,字曙青,安徽合肥(今肥西)人。早年以淮军末弁从刘铭传镇压捻军起义,积功至总兵。赐号额图浑巴图鲁。捻军失败后,得李鸿章赏识,留北洋。

光绪初,署正定镇总兵,率练军守新城,防大沽后路。后移防山海关。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年),擢直隶提督。十七年(一八九一年),奉檄率军镇压热河金丹道教,杀教首李国珍。事平,赏穿黄马褂。《清史稿》关于叶志超写道:"迳定州,亦弃不守,趋五百馀里,渡鸭绿江,入边始止焉"。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48页写道:"左宝贵牺牲后,叶志超弃城逃走,狂奔五百里,退到中国境内"。这些史书都足以表明叶志超是一名逃将。

1894年清廷下令夺叶志超职,李鸿章奏请留营效力,不许。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械送京师,下刑部审讯,定斩监候。后赦归家乡。1899年1月8日(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去世。葬黄老郢。

关于叶志超的评论

      分为两种:一是贪生怕死,庸劣无能;二是颇有智略。以下是叶志超的故乡肥西县叶志超纪念馆的传: 叶志超,字冠群,号曙青,1838 年( 清道光十八年)3 月生,花岗镇.

井村人。幼孤,少年 帮舅父放牛。青年参加解先亮团练,身长力大,勇猛过人。清同治年间投入张树声部下,参 加镇压太平军、捻军。从兵弁升至记名总兵,赐号额图浑巴图鲁。1875 年( 光绪元年),署理 直隶正定镇总兵,率新式练军守天津新城,为大沽口后路,拱卫海防。

后调防山海关,李鸿 章荐其智略,得实授总兵。1889 年( 光绪十五年。)升直隶提督。1891 年,热河朝阳金田道 教教民起义。

叶志超率军压,擒杀教民首领李国珍。1894 年( 光绪二十年,旧历甲午年 6 月,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电请清政府出兵帮助镇压。李鸿章命叶志超率太原 镇总兵聂士成等共2000 人航海赴朝鲜牙山。

这时,日本也借口保护侨民,派大军侵入朝 鲜,与清军对峙。牙山清军总数增至4000 人,日军总数却增至1.9 万人。6 月26 日,日军 偷袭牙山清军,清军在成欢驿反击,杀伤大批日军。然后向北突围。

与国内中断联系40 多 "天。7 月初,李鸿章向清廷转呈了英商北河轮船从朝鲜密探得来的情报,谓成欢之役:叶 军屡胜,倭死二千多人,叶兵死二百余人"。清廷诏令赏该军将士银2 万两。7 月中旬,叶志超由某教会电告国内成欢战况:毙倭千数百人"。

7 月下旬,叶志超率军撤至平壤。由陆路来援清军4 支共达万余人亦会集平壤。清廷任命叶志超为诸军总统。此时敌强我弱,弹药军械粮草均缺,叶志超复电力辞,清廷不许。

8 月初,叶志超派精锐7000 人出击黄州附近 日军,日军分路进攻平壤。8 月10 日,叶志超撤回黄州之军,指挥各军分守平壤城内外至 大同江岸。13 日,日军进攻,叶志超指挥分守平壤南门的盛、毅两军将日军击退。14 日,日 军四面围攻平壤,叶志超重悬赏格,激励杀敌。卫汝贵、马玉昆两军将江东之敌击退七八 里,毙敌不计其数。马玉昆夺炮7 尊。由北路渡海的大股日军及成川之敌万余人,同时来

攻城外营垒。叶志超与左宝贵、丰升阿亲督数千人,设伏袭击,至晚敌势始弱,各军奋力齐 攻,追至4 里外,擒斩日兵200 余名,射击毙敌更多。清军共伤亡300 余名。日军又由龙岗 西北分道来攻盛军各营盘,叶志超即调卫汝贵整队回击,日军败退。

15 日,日军在进攻平 壤同时,分出7000 余人从两路绕袭平壤后路安州,安州清军仅3000 余人,不敢出击,日军 迅速截断平壤后路,给平壤清军带来极大压力。16 日,日军分路猛攻平壤,清军分路出战 激战之中,左宝贵阵亡,奉军阵地崩溃,日军乘机突入玄武门。

叶志超闻讯回城视察情况 部将江自康却擅自撤退。平壤北门已难再守,如日军合围,清军将会全军覆没。叶志超与 众将商议后,下令乘夜出平壤,向北撤退。

17 日,北洋舰队在大东沟海战中失败,清军后路 更为危险。叶志超率军突出重围,急行军回到国内。 清廷下令夺叶志超职,李鸿章奏请留营效力,不许。1896 年( 光绪二十二年)械送京 师,下刑部审讯,定斩监候。后赦归家乡。1899 年1 月8 日( 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去世。葬黄老郢。

以上可以看出:叶志超并不是历史中所说的那么庸劣无能,至少在他当官前他有勇略,而当官后还是有智略的。小兵不勇是挣不到军功的,而没一点智略官途也不会扶摇直上(好像没有史料记载他是李鸿章小舅子)。所以个人认为,叶很聪明,很会审时度势,或者说当官后没了勇气担当,也就没有左宝贵将军和聂士成将军那么猛。

之所以被人骂,那是因为朝鲜丢了总要有只羊来顶罪,左宝贵将军殉国,聂士成差点成仁,最后小叶同志只好勉为其难,担起这丧师之罪。

这里还有一点,为什么治他丧师之罪还要彻底贬低他的人格呢?大家都知道,清朝的时候,失地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你丢了一朝鲜肯定是掉脑袋的,可慈禧老妖婆为了那点面子把所有过错都推小叶头上了,避而不谈的是当时中日军力的对比,以及清朝在朝鲜战争中失去的种种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