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欣赏行书 行书书写特点书写起源

2017-05-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和艺术性相对不足。相比较而言,草书艺术性高,而实用性相对不足。

学习要点

学习行书要注意把握几个要点:

一、摆脱楷书的法则练习楷书时,我给大家讲的是起笔藏锋,转折处要有提按的变化,钩的笔画要先顿笔再挑出等等,这些要领在写行书是要尽量摆脱和忘记。打个比方,如果把楷书比作武术套路的话,那么行书就是散打,不能每一招一式都从头开始,讲究的是流畅。硬笔行书主张书写流畅,字形大致上合乎规范,这就是好的行书。

二、认真的临摩要学好行书,还要经过一段专门的临摩训练,以掌握它的笔法和结字的规律。在临摹时,要给自己找一本好的字帖,赵孟頫的胆巴碑就是很好的字帖,可以练毛笔字,也可以缩小复印了练硬笔书法,硬笔书法家卢中南、丁永康、吴玉生等人的字帖都可以临写。

练习毛笔字的同时练习硬笔字,对学习书法的好处是非常大的,可以互补。毛笔字是精雕细刻,硬笔字是反复琢磨,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非常有益于加强对书法学习的理解。

三、读帖

练习书法的途径不外乎临帖和读帖两种方法,而练习行书,读帖特别重要。我们起点书画班牌匾的书写者田惠君,是我的好朋友,爱好和我差不多。他练字的方法就是读帖,很少临帖,写起字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本来是写隶书的,但是行书也非常优秀。学书法有从楷书入手的,也有从隶书入手的,写隶书的人容易犯得的毛病就是行书常常写不好,而田先生的行书,却是功力深厚,一派大家风范。据他自己讲,他的方法就是读帖。

四、勤于练习

练习行书在开始的时候有一个适应的阶段,在写不好的时候觉得没面子,没关系,可以在笔记本上练习,也可以在写日记的时候,练习用行书写给自己看。熟能生巧,从一个字到一段字,从几个字、一行字到一篇字,逐渐掌握行书的规律,慢慢也就形成了属于你自己的行书风格。要善于从多方面吸取营养,名人题字,商家牌匾,学校老师甚至是同学之间,只要你认真观察,都可以找到别人写的好字,学会了,就成了你的字。

书写发展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大约出现在西汉晚期和东汉初期。行书的名称始见于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一文:“魏初,有钟(繇)、胡(昭)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升。”唐代张怀瓘《书断》记载:“行书者,刘德升所作也。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

张怀瓘在其《书议》又云:“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明代丰坊在《书诀》中则有更为形象的描述:“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重按,如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

行书正因其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的特有艺术表现力和宽广的实用性,从产生起便深受青睐、广泛传播。行书历经魏晋的黄金期、唐代的发展期后,在宋代达到了新的高峰,于各种书体中逐渐占居主流地位。纵观漫长的书史,篆书、隶书、楷书的发展都存在盛衰的变化,而行书则长盛不衰,始终是书法领域的显学。历代书法大家共同书写了行书发展辉煌灿烂的历史。

随着当代书法艺术的蓬勃发展,行书创作的探索与创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潮,呈现出多元激荡的繁荣景象。在繁杂的书法热浪中,笔者以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执著追求,理性地摸索,从多年的躬耕实践中总结了一些初步的体验与感悟。

在浩如烟海的书法艺术宝库中,行书无疑是一座最为绚烂多姿、丰富厚重的宝藏。其中王羲之创作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颜真卿创作了“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苏轼创作了“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王珣创作了《伯远帖》,王献之创作了《鸭头丸帖》等。这些照亮书法艺术星空的经典之作,是历经漫长岁月淘洗留下的艺术精髓,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审美领域的独特贡献。         

书写特点

用笔特点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行书的用笔有以下几个特点:

[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2]以欤侧代替平整;

[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与画的呼应;

[5]以圆转代替方折;

结构特点

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

谢于朴行书书法作品欣赏(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 谢于朴先生艺术简历: 谢钦铭,字于朴,1954年生于福州。 现为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寿山印社 ...

胡秋萍行书书法作品欣赏(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 胡秋萍女士艺术简历: 胡秋萍,女,1962年 8月生于河南开封,祖籍湖北应城。获全国中青年第三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河南省文艺成果奖、全省宣传文 ...

彭过春行书书法作品欣赏(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 彭过春先生艺术简历: 彭过春,别署过村,字子越,号青泥居士,三缘斋主。1955年1月生于大连。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 ...

孙晓云行书书法作品欣赏(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 孙晓云女士艺术简历: 孙晓云,1955年8月生于江苏南京。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文联副***、江苏省妇联 ...

***平,女,中国民建会员,大学本科,高级讲师,副研究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师范书法教研中心组副组长、重庆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重庆江北区美术书法家协会副***、江北区***委员、民建江北区委副主委。主 ...

李阳洪,男,1976年11月生,重庆双桥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书法博士,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书法教育与实践方向)硕士。现为重庆师范大学讲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2012年4月编 ...

曾学斌,1964年6月生,四川省资阳市人。1985年7月毕业于涪陵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2000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对外交流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书法家协会评 ...

卢德龙,男,1964年生于重庆,中国农工党党员,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就职于重庆市***, 99年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百杰书画家”称号。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重庆市***委员、重 ...

张华武,自号张溪散人、漫芳居士。江西南昌县人。1969年3月生。喜行、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入选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获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大展楹联奖、新世纪全球华人书法展优秀奖,入选西泠 ...

刘小华,1972年5月生于江西新余,1995年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师从邱振中教授。现为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高教书法联盟理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

王维汉,男,笔名常自乐,江西广丰人,1982年毕业于江西大学(今南昌大学)中文系,现为上饶师院中文系教授、书法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副***,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上饶市书 ...

崔延瑶,1947年9月生,江西九江人。自幼爱好书画,后得张鑫指教。以行草、隶书见长,善于收并蓄融入己意,所作朴茂多姿,情趣隽永,耐人寻味。作品获1979年"全国群众书法评比"二等奖,1984年"全国职工书法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