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的资料 为何更接近邓世昌死亡真相的史料被淹没?

2017-12-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日黄海海战之后,<点石斋画报>率先报道了"致远"舰管带(舰长)邓世昌传奇般的英雄事迹.邓在军舰受创严重的情况下,命令船员开足马力,撞向敌舰"吉野"号,准备同归于尽,但不幸被鱼雷击中,慢慢向水中倾斜,邓随后落入水中.落水后,邓世昌一心要与军舰共存亡,舰在人在,舰亡人亡.部下递过来救生圈,他一手拨开;抛过来救生绳,他又一手拨开,他养的一只爱犬咬住他的胳膊不让他沉下去,他一把把爱犬推开,狗狗很执着,又来咬他的辫子,邓世昌就抱着爱犬一起随军舰沉没.这一细节很快

中日黄海海战之后,《点石斋画报》率先报道了“致远”舰管带(舰长)邓世昌传奇般的英雄事迹。邓在军舰受创严重的情况下,命令船员开足马力,撞向敌舰“吉野”号,准备同归于尽,但不幸被鱼雷击中,慢慢向水中倾斜,邓随后落入水中。

落水后,邓世昌一心要与军舰共存亡,舰在人在,舰亡人亡。部下递过来救生圈,他一手拨开;抛过来救生绳,他又一手拨开,他养的一只爱犬咬住他的胳膊不让他沉下去,他一把把爱犬推开,狗狗很执着,又来咬他的辫子,邓世昌就抱着爱犬一起随军舰沉没。这一细节很快就在坊间开始流传,至今仍在我们的部分历史教材中出现。(威海市中心的环翠楼公园广场上有一尊邓世昌的铜像,在他的脚下就有一只狗的雕像。)

我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就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根据个人的亲身经历,人在那种状态下,是绝无可能完成上述一系列动作的。事实上,关于邓世昌落水死亡真相,存在不同史料,现简要概括如下:

《点石斋画报》:邓世昌是被动落水、拒绝救生圈、按狗共沉。

李鸿章(上报朝廷):邓世昌是被动落水,被战友救上来,再跳水自杀殉国,没有狗。

谷玉霖(来远舰水手):邓世昌是自己跳的水,(不知有否按狗)和狗一起沉入水中。

陈学海(来远舰水手):邓世昌是自己跳的水,按下自己的狗,一起沉入水中。

《清史稿》:邓世昌本来抱着救生圈,见到战友来救他,突然挣脱救生圈、沉入水中殉国(全程没有狗)。

上述史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但还有一条史料,具有相当的颠覆性。这条史料来自一位美国人,他的名字叫马吉芬。他在《鸭绿江外海战》中写道:“舰内幸存者只有七名海军士兵,他们依靠舰桥上的救生圈,被海潮冲向岸边,被一只帆船救出。

他们所说,各不相同,难以置信。但唯有一点说法一致,据说邓舰长平时饲养一头大狗,性极凶猛,常常不听主人之命。致远沉没后,不会游泳的邓舰长抓住一块船桨木板,借以逃生。不幸狂犬游来,将其攀倒,手与桨脱离,惨遭溺死。

狂犬亦为主人而殉死。想来义犬救主之说,自古以来屡有所闻,但为犬舍命者恐邓舰长首创先例,实乃不幸之人。”这段记载是根据“致远”舰被救水兵的回忆写成的,这些水兵与邓世昌同处一舰,在舰沉后又一同落水,所以他们看到的在自己身旁、同时在水中“挣扎”的邓世昌的情景远比谷雨霖等人的回忆可信。这段史料显然与我们所熟知的“义犬救主”的故事正好相反!那么,为何这则史料长期以来被淹没呢?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不利于邓世昌民族英雄形象的建构!

戈夫曼说过:“神秘背后的真正的秘密,实际上根本不是神秘,真正的问题是不让观众也知道此点。”当时,为了突出邓世昌的英雄形象,诸如邓世昌是因太阳犬而惨遭溺死等等不利于将邓世昌构建为一个“理想型”民族英雄的记述,被有意识“隐藏”了。

通过官方和知识精英们的不断建构,对历史进行有选择性的记忆,最终国人相信邓世昌就是一位在战场上驾驶着“致远”舰勇敢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而途中中鱼雷落水后,又拒绝救援最终杀身成仁的“理想型”的民族英雄。

战争刚一结束,清廷就通过具有绝对权威的上谕形式,公开对邓世昌进行表彰,这种权威式的褒奖首先使邓世昌英雄的形象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当光绪得知邓世昌自杀殉国的消息后,还写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挽联,并且亲赐祭文、碑文对邓世昌加以赞扬,通过皇帝的钦赐,更使邓世昌的英雄形象具有了不可动摇的权威性和神圣性。

在将邓世昌的英雄形象“社会化”、“模式化”的过程中,非官方的文献叙述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地方志、私家著作等无不对此大加赞扬,而且越描写越细致!(历史的传诵就是这样,越往后记载越详尽,正如顾颉刚所言之“层累的造成的中国古史”)

其实,即使没有这些细节作为支撑,邓世昌的英雄称号仍然是当之无愧!那么,清廷和知识人为何有意识地对此加以建构呢?

面对着国内外的巨大压力,清廷给邓世昌以隆重的待遇,赋予其一种象征性的意义,利用这种种褒扬仪式则力图重新整合社会力量,重树自身权威。而当时的精英们面对着民族危亡加深,极力突出邓世昌这一民族英雄的形象甚至将其神圣化,其原因在于,欲使邓世昌成为当时国人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情况下的一种精神寄托。

在传统中国,生命固然可贵,但“义”的价值更高,这就是孟子“舍生取义”在自杀中的体现。这个“义”赋在邓世昌身上就是“民族大义”。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极力赞赏邓世昌自杀行为也是“救亡图存”这一社会主题的需要。

附:马吉芬,美国人,当时在北洋舰队任教习,是镇远舰的大副,他参加了黄海海战,还受了重伤。后来,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李鸿章要拿他当替死鬼,他就逃回了美国。当时,西方媒体都把北洋舰队说的一无是处,说刚开打就逃跑了。

马吉芬回国后,到处演讲,说北洋舰队绝不是贪生怕死之徒,都非常勇敢,黄海海战也非常激烈。结果,他被西方人骂做是疯子。再后来,他在病房里自杀了,自杀的那天,与两年前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是同一天。

马吉芬留下遗嘱,说:“我的心属于中国,属于北洋水师。”按照遗嘱,下葬的时候穿着“北洋水师”军服,用北洋水师的军旗黄龙旗来覆盖棺木。他的墓碑,背面雕刻着中美两国国旗,正面写着:“谨立此碑纪念一位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却把人生献给另一面国旗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