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杨金才 南京大学博导杨金才教授来我院讲学

2018-04-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4年12月10日下午,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当代外国文学>杂志主编杨金才教授应邀在恕园19号楼205教室为外国语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新世纪美国小说的主题特征"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殷企平教授主持,我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讲座.杨教授以诸多新世纪美国小说为脚本,探讨了新世纪美国小说的主题特征.首先,杨教授介绍了许多以"9·11"为背景的作品,认为"9·11"事件打破了美国文坛的寂静,催生了一批美国文学作品,并且大

2014年12月10日下午,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当代外国文学》杂志主编杨金才教授应邀在恕园19号楼205教室为外国语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新世纪美国小说的主题特征"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殷企平教授主持,我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讲座。

杨教授以诸多新世纪美国小说为脚本,探讨了新世纪美国小说的主题特征。首先,杨教授介绍了许多以"9·11"为背景的作品,认为"9·11"事件打破了美国文坛的寂静,催生了一批美国文学作品,并且大多后"9·11小说"跳过"9·11"事件本身,书写造成的冲击和后果。

如:乔纳森·萨弗兰·福厄的《特别响,非常近》、约翰·厄普代克的《恐怖分子》、克莱尔·梅苏德的《皇帝的孩子》等作品。

由此,杨教授总结出新世纪美国小说的第一大亮点:回应恐怖袭击,从本土性和全球性两个方面表达人文关怀。接着,杨教授指出21世纪美国出现多部涉及战争主题作品,但这些作品的关注点不是战争,主人公也不是士兵。

战争为作品提供背景,展示的是战争阴影下的普通人生活,主要引发对战争和普通人性的思考。如:谢莉·哈泽德的《大火》、威廉·沃尔曼的《欧洲中心》等作品,并由这些作品总结出新世纪美国小说的又一亮点:关注政治、人类命运和向往和平。

之后,杨教授指出新世纪美国文学的主题转向了普通生活,关注人伦道德,并总结出新世纪美国小说的第三大亮点:对弱势群体关怀,书写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和情感变化,关注人伦道德,思考人性进而反观整个人类的命运。

这一亮点体现在菲利普·罗斯的《普通人》、《退场的鬼魂》和莫里森的《家》等文学作品上。最后,杨教授指出:如果读者关心族裔文学,那么新世纪的美国小说在跨国跨民族方面也颇有建树。国家、民族、迁徙和流散等主题是移民作家乐意书写的命题。

讲座结束后,杨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积极答疑解惑,给出许多中肯的建议,使在场师生进一步了解了新世纪美国小说的主题特征以及新世纪文学发展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