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兵程志强 三军仪仗队队长

2018-01-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程志强,男,中共党员,1955年3月出生在山西省永济市,党员,研究生学历,大校军衔.1973年12月入伍,历任三军仪仗队战士.班长.排长.连长.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师长.副参谋长等职.他是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首都阅兵擎旗手.在30年仪仗生涯中,出色完成香港.澳门回归交接仪式升旗等任务.2008年8月指导参演官兵出色完成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而歌>表演任务.2009年担任国庆60周年大阅兵徒手方队阅兵副总指挥,出色地完成了阅兵任务.他带领的三军仪仗队被中央军委授予"军旅标兵


    程志强,男,中共党员,1955年3月出生在山西省永济市,党员,研究生学历,大校军衔。1973年12月入伍,历任三军仪仗队战士、班长、排长、连长、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师长、副参谋长等职。他是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首都阅兵擎旗手。在30年仪仗生涯中,出色完成香港、澳门回归交接仪式升旗等任务。2008年8月指导参演官兵出色完成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而歌》表演任务。2009年担任国庆60周年大阅兵徒手方队阅兵副总指挥,出色地完成了阅兵任务。他带领的三军仪仗队被中央军委授予“军旅标兵”荣誉称号。他个人被中组部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9次,14次被评为优秀党员。

    他身材高大,英俊魁梧,嗓门洪亮,目光炯炯。程志强站在面前,一种英武之气袭来,让你心生敬畏。好在作为山西运城老乡,与他的谈话变得随意,渐渐地一个有血有肉的河东男人跃然纸上。程志强,曾以刚劲、优美的军姿被誉为“天下第一兵”。作为一名仪仗队战士,他用自己矫健的正步给祖国的尊严平添了别样的色彩。

  
仪仗之神

    说程志强是仪仗之神,不是吹嘘。这里的神更多的是神奇和神气。26年的仪仗生涯,他担任了8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执行队长。参加组织了1356次国家重大庆典和迎宾仪式,他带领的部队已先后接受了100多个国家元首及军队高级将领的检阅。在小学第一册的课本上,有一张张粗犷的面孔,那张面孔的正面标着“解放军”三个字,在孩童眼里,“解放军”就是他的替身。


    每当一次次高举着鲜艳的军旗受阅,迈着雄健的步伐向国宾报告。程志强说他感到了无比的激动和自豪,因为此刻的他不再是自己的个体,而是国家的象征。尤其是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典礼,军旗手程志强第一个迈着矫健的步伐进入天安门广场,成为他刻骨铭心的记忆。在分列式中,他必须以991步正步走743.25米的天安门广场,以每分钟116步的速度,要求8分33秒走完。当他踏下最后1步,电子秒表显示的时间正好是8分33秒。这就是中国的军旗手,世界第一流!从此他荣获了“天下第一兵”的桂冠。可有谁知道,这是作为预选军旗手的程志强在阅兵前进行了9个月的强化训练的结果。步速,以秒计算,分秒不误;步幅,以毫米衡量,毫厘不差。他头顶烈日骄阳,面迎雷电暴雨,攥烂了3根旗杆,流出了成吨汗水,走完了一半“长征”路,穿破了8双鞋底加厚1公分的特殊训练鞋……

回归之威

    1997年,注定是让世界铭记的年份。那一年香港回归祖国。当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冉冉升到香港的上空,全世界的华人沸腾了。此刻,作为香港政权交接升旗仪式总指挥的程志强却如释重负般地平静了下来


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程志强其实当时正在经历甲亢的折磨,但为了这个神圣的时刻,他拒绝了医生住院疗养的建议,拿了些药就投入了“战斗”。他七下香港,实地考察会场以及与英方谈判交接仪式的细节。

英国人的傲慢与苛刻让程志强心中憋足了劲——一定要用中国军人的姿态去证明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要站出民族的尊严和气节。英国人还撑着大英帝国的面子,丝毫不肯让步,6月30日23:59分属于英国,7月1日01秒属于中国。

这就意味着留给升旗仪式的时间只有一分钟。根据香港会展中心场地的情况,司礼方队由陆海空三军各1名执行队长、3名旗手、12名护旗手,共40人组成。程志强从上千名仪仗兵中挑出50名精兵强将,亲自带队训练。

他按照香港会展中心我军仪仗队的预定位置,在训练场上搭起主席台,进行摸拟训练。考虑到政权交接仪式是在凌晨举行,他们不仅白天训练,还特意增加从晚上10点30分到凌晨2时的夜间适应性训练。

在艰苦的训练中,程志强患了病,低烧不止,拉肚子,有时一天拉20多次。但他始终坚持站在指挥台上组织训练,终于有一天,他因身体极度衰弱摔了下来,直摔得浑身是血,此事差点惊动了外交部和“上层领导”。

程志强的脾气也变得非常暴躁,如今提起来,他都会露出惭愧的笑容。有一次,电话一直响,正在考虑方案的程志强终于忍不住了,他让勤务兵将电话砸了个粉碎,然后还自言自语地说:“我让你再响!”,过后,他却不停地写检查,给同志们道歉。

    五星红旗从此高高飘扬在东方之珠香港的上空,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在此刻扬眉吐气。交接仪式结束后,温斯中校将自己指挥仪仗队用的手杖送给程志强,还在铜牌上刻上了程志强的名字,表达他对中国仪仗兵的衷心钦佩。程志强回到北京,因过度劳累,高烧40度不退,体重一下降了50斤,住进了医院。

    1999年,程志强担任澳门回归升旗仪式总策划、总指挥,将国威再次高扬!

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当了大队长后,程志强把建设世界一流的仪仗队作为奋斗目标。尽管他已是师职干部、挂上了大校军衔,但仍坚持每天泡在教练场,言传身教。在他的精心培育下,仪仗大队官兵练就了一套“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仪仗硬功。在程志强的带领下,三军仪仗队成为一支震撼世界的队伍,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到:“中国仪仗队是我看到的最出色的一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说:“中国仪仗队堪称举世无双。”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趋频繁,仪仗司礼的改革成了程志强思考的内容。这个1米85个头的魁梧男人在此时显露出了他细致的一面。说到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作为一个体现国家礼仪的队伍,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正步训练,每一个仪仗兵的一举一动,甚至一个眼神都需要透露出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以及神圣不可侵犯的霸气。

程志强为了这个可下了不少功夫。他精通作词、作曲、书法、绘画、编舞,他说:“这些看似不着边际的艺术是赋予仪仗兵精髓不可或缺的,许多民族性格的因子就是通过这些元素而得以体现。

”执行队长担负着仪仗司礼的现场组织指挥、向外国元首报告、陪同检阅等任务,要求身材高大、英俊魁梧,对嗓音和眼神也都有特殊的要求,向外国元首报告时,必须声音洪亮、字正腔圆,给人以气势、震撼和力量。

为了练好嗓功,程志强常常一大早就跑到没人的地方吊嗓子,晚上怕影响别人休息,就在洗漱室把头埋在水盆里练吐气。为了练就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他经常抽空到戏剧学院向表演系的教师请教,并借来人物脸谱细心琢磨各种眼神,反复练习,使自己的眼神能够准确地向来自各种文化背景下的外国贵宾传递中国军人正直大度、善良友好、坚定自信的情感。

作为执行队长——“向总统报告的人”,程志强无数次地在外国元首面前展示出中国军人的尊严和伟岸。他负责组织三军仪仗队完成了包括迎接克林顿总统在内的500多次迎外司礼任务,次次万无一失。一次,非洲某国元首来访,他因担心自身安全,安排了五位身材高大的女侍卫紧随其后,把自己围了个严严实实,直到检阅前仍寸步不离。

面对这种棘手的情形,程志强大步走上去,用磅礴的气势向他报告:“总统阁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列队完毕,请您检阅!

”同时用眼神向元首示意:在社会主义中国,您可以不带侍卫随意访问。这位元首从程志强的口令和眼神里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尊严和自信,会意地点了点头,朝身后挥挥手,侍卫们当即退了下去,使检阅顺利地进行。

    常年走正步、练队列,程志强悉心记下了40多万字的训练心得和体会,有18篇论文在军内外刊物上发表。其中,他总结出的《队列四步教学法》在全军部队和院校进行了推广,石家庄陆军学院、国防科工委等单位都把他总结的《队列训练通俗教学法》印成教材,总参谋部委托八一电影制片厂根据这套教学法,拍摄成军教片《队列》,成为国庆50周年阅兵方队进行队列训练的经典教案。程志强带领官兵用汗水、苦水、血水,展示了祖国的形象、民族的尊严、我军的雄姿,赢得来华访问的世界各国领袖的盛赞。1992年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发命令,授予三军仪仗大队“军旅标兵”荣誉称号。

仪仗人生铁血之情

     在永济老家,喝酒划拳常有人这样行令:古有关云长,今有程志强。老家人说这娃能耐,还说这娃实在。程志强对于家乡,对于长辈始终心怀感恩。他有一句很实在的话:“爱祖国首先爱故乡,爱故乡首先爱老娘,爱家庭首先爱老婆。”

    但程志强提起自己的妻子却是眼含热泪。他说他并没有兑现了自己说的话。为了仪仗事业,他将儿女情长和天伦之乐搁下了。

    在一份反映程志强的材料上,记载着这样几个数字:入伍27年,探家5次,共59天,按规定,程志强这些年应该享受正常休假24次,共695天。这就意味着他把其中的636天本来应该休假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上。这些年他没有回家与父母过—个春节,结婚让妹妹代作新郎,4位亲人去世没回家。程志强熟悉仪仗队600名士兵的名字、基本情况,被士兵们称之“活电脑”,他曾帮助283名退伍战士找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