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纯身家 阜丰成中国最大味精厂 ——民营企业家李学纯

2017-09-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阜丰成中国最大味精厂 --民营企业家李学纯  ● 戴庆成(香港)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涌现了一批新的民营企业家.这些企业家,看准当时政府提出要加快经济改革的机遇,趁机收购了部分国企进行重组,结果在短短数年内就令"五痨七伤"的旧企业脱胎换骨,业务扩大,成为全国以至全球知名的品牌.来自中国山东的阜丰集团掌舵人李学纯,正是这样的一位总裁.李学纯在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忆述,当年他"入场"的第一步是在1999年收购一家濒临崩溃的味精生产国企.当时全国虽然有两百多家味精厂,但那

阜丰成中国最大味精厂 ——民营企业家李学纯

  ● 戴庆成(香港)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涌现了一批新的民营企业家。这些企业家,看准当时政府提出要加快经济改革的机遇,趁机收购了部分国企进行重组,结果在短短数年内就令“五痨七伤”的旧企业脱胎换骨,业务扩大,成为全国以至全球知名的品牌。来自中国山东的阜丰集团掌舵人李学纯,正是这样的一位总裁。

李学纯在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忆述,当年他“入场”的第一步是在1999年收购一家濒临崩溃的味精生产国企。当时全国虽然有两百多家味精厂,但那时候味精生产却正处于一个低潮。

“厂家是很多,但大体上每家的生产能力都比较小,所以大家的竞争能力都不是很强。稍为出现几个厂家,发展得比较快,规模比较大,于是厂家在竞争能力方面也就出现两极化:竞争能力好的就越来越好,竞争能力差的就越来越差。”

有危才有机

然而,李学纯深知有危才有机的道理。明知自己购买的这项资产,其管理是比较落后的,存在很多弊端,但他仍然觉得,只要可以管理得好的话,这家国企仍有可能带来好的效益。于是,一直从事发酵行业的李学纯,就跟一行40多名朋友集资195万元人民币(39万新元),收购这一家国企,正式加入味精生产的市场。

不过,买过来以后,李学纯才发觉问题比想像的大。他说,在被收购前,这家国企基本上处于破产倒闭的边缘,大多数员工士气低落,生产能力低,资金也很紧张。“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当时的行情不是很了解。对管理个别生产设施还好,但未能掌握整个行业的大图景。”

与此同时,不只内部有困难,连整个行业也不景气,“当时全国两百多间味精厂,80%和我们买的这一家都差不多,已经停产。”

但最后李学纯还是“化腐朽为神奇”。他采用的第一步是稳定军心。那时不少国有企业都处于困难时期,有些很长时间没有工资可发,包括李学纯买下的那一家。“我们在买机器的时候,预留一笔钱暂时给职工先发一个月工资,职工就感到很高兴。于是我们在买资产之余,也买了员工的技术力。”

李学纯过后也看准其他生产商都有类似困难,所以在他们停产后,把闲置的机器设备买过来,然后恢复生产,把产品卖出,累积资金,再用来买更多设备……就在这样重复地恢复生产、扩大生产后,阜丰的生产力,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现在,阜丰在全国有五个生产厂房,是中国最大的味精原料谷胺酸生产商。另外,阜丰也是2006年中国成长百强企业的第七名。 对谷氨酸需求

全球保持6%增长

随着规模扩大,李学纯指出,2000年至2008年,全球对谷氨酸的需求将保持6%的增长,而中国将超过8%;味精行业则保持全球6%的增势,需求量达200万吨,而国内需求量则达到140万吨。集团不排除未来通过收购来扩大公司规模。

为了达至这个目标,李学纯说,未来的一项重点任务是加强环保生产工作。他说,“我们这个行业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对于电的消耗非常大,所以我们决定自己建有热电厂,把发电后的蒸气输出再用,使成效提升、成本降低。”

由于生产过程有大量的污水排放,这些污水如果直接排放的话,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非常不环保。李学纯续称,“我们还会把这些污水加工,利用来生产复合肥料,变成有用的资源。这样除了可以获得很好的环保效果,也能增加不少效益。”

“我们当时像捡破烂一样,把味精厂买了回来,再把产品卖出去,就这样赚了第一桶金回来,现在更要好好地对待这些烂东西。”李学纯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