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俊康香港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郑俊康接受《香港商报》采访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07-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3月14日,<香港商报>以"以创新促转型柳州工业提速换挡--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题,刊登了采访全国人大代表.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的报道.现全文转发,以飨读者."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并不构成削弱实体经济的理由,反而是倒逼企业转换动能的巨大动力,"全国人大代表.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表示,"作为中国西南工业重镇.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柳州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柳州工业"春

3月14日,《香港商报》以“以创新促转型柳州工业提速换挡——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题,刊登了采访全国人大代表、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的报道。现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并不构成削弱实体经济的理由,反而是倒逼企业转换动能的巨大动力,”全国人大代表、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表示,“作为中国西南工业重镇、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柳州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柳州工业“春江水暖鸭先知”

郑俊康称,“柳州是传统工业城市,实体经济进退间的微小变化,都会有切肤感受。”他坦言,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反映在柳州经济发展上,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6.5%,低于7.3%的GDP增速。

尽管如此,柳州工业也已经展现积极因素,在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柳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逆势增长39.7%,带动其他经济指标显著向好,其中,财政收入增长7.6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分别增长7.4%和9.7%,都高于GDP增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促进了柳州产业结构的质量效益不断提高。柳州第三产业比例由2012年的27.21%提升到2015年的36.11%,到去年的37.75%,郑俊康对此感言:“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非常及时、有效。”

拥有企业长期工作经验的郑俊康,对实体经济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坦言自己曾一直担心中国经济会走向美国式的“空心化”境地,因为金融杠杆具有很大的财富诱惑性。今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9个方面的工作部署精准施策,让郑俊康兴奋不已,也看到了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希望,特别是国家明确2017年再减企业税负3500亿元、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的政策,他直言:“这给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柳州汽车产业为例,2000年整车产量11万辆,到2016年达245万辆,年产量增长21倍,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10,居全国第三,仅次于重庆和上海,规模以上汽车行业产值2437.4亿元,比上年增长9.7%。

柳州汽车产业的积极变化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接引导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做品牌,做质量,做效益,和需求侧管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和关键点,”郑俊康说。

当前中国实体经济面临产能过剩,国家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在郑俊康看来,并不是简单的减法,而是用改革的加法,推动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拥有广西柳州工程机械厂工作经验,也在美国肯塔基默尔黑德州立大学研修现代经济管理专业,郑俊康明确表示,“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不构成削弱实体经济的理由,产能过剩本身,就足以倒逼企业转换动能。”

位于柳州的上汽通用五菱瞄准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农村市场,精准识别用户需求,加快产品研发和功能升级,成功推出乘用车系列,五菱宏光、宝骏730这两个型号,一直占据全国MPV(多功能乘用车)销量冠亚军位置,宝骏560也稳居全国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销量前列——2016年全球销量前100款车型中,中国入围8款,上汽通用五菱就占据了4席,位居8款自主品牌车型的第1位、第3位、第5位和第6位。

东风柳汽产品结构调整同样成效显著,去年底全新景逸X5SUV上市,销量随即达1万辆以上,形成了商用车、乘用车双足发展态势,成功推动企业进入2.0时代。

在整车企业拉动下,柳州目前形成较为完整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链,上汽通用五菱本地配套率超过50%,东风柳汽本地配套率接近40%,包括,联合电子、福耀玻璃、玲珑车胎等一批国内外知名零部件企业相继在柳州设立生产基地。

据此分析,郑俊康认为,柳州作为中国西南工业重镇、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没有实体工业,没有基础产业,没有骨干企业,城市经济撑不起来,需求侧也会萎缩。为此,柳州将致力抓好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在国民经济中起重大影响的生产性骨干项目的建设,包括汽车、钢铁、机械、装备工业,还包括大型的轻工业和电子信息等产业。

谈到柳州工业的未来发展,郑俊康强调,柳州将继续把改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攻方向,依托“中国制造 互联网”,在巩固现有市场地位基础上,加快推动产品、产业提挡升级,加快新能源汽车基地建设和产品研发投放,不断丰富现有产品线,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能

“‘双创’是今年总理报告的浓墨重彩之处,抓住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郑俊康称,创新是企业的动力之源、立身之本,也是柳州工业长盛不衰并不断实现自我跨越的根本保证和灵魂所在。

郑俊康告诉记者,拥有80%自有品牌,是柳州汽车的成长密码,自有品牌促进规则制定,上汽通用五菱历经5年努力,将中国微车噪声提案成功写入ECE(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汽车法规)——中国企业首次改写欧洲汽车标准。

在柳州的创新发展中,市政府一直不遗余力,郑俊康也是柳州实体经济科研扶持的主导者。从2006年至2010年10月,柳州市立项支持科研项目729个,补助财政科技研发项目经费2.55亿元;2011年至2015年“十二五”期间,科研立项852个,补助财政科研经费4.44亿元;2016年是“十三五”启动之年,柳州科研立项108个,补助财政科研经费1.27亿元。

柳州对创新产业的支持,可谓无微不至。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市政府去年底出台三份文件,明确“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5个整车制造基地、3个新能源专用车制造基地、4个研发检测中心、10个以上零部件制造基地,力争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能40万辆,实现产值300亿元,占全市汽车产业的9%。

同时,市政府还规定新能源环卫车采购比例不低于40%,新购新能源公务车比例不低于30%,并承诺2020年全市新能源公交车占比不低于70%,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不低于5万辆(标准车)。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市政府亦承诺,2020年柳州全市将建成充电桩1.5万个、充电站38座,并规定自2016年起,新建的住宅小区按不低于规划停车位数15%的比例预留充电基础设施电力容量,按100%的比例预留建设安装条件,新建大型公共建筑物和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不低于10%。

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大大提升企业对科研投入的抗风险预期,使企业实现逆市增长。工程机械行业近几年持续低迷,可以说是哀鸿遍野,这种情形下,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仍耗资2.7亿元建成拥有1000多名研发人员、占地11万平方米国家土方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全球研发中心,其中包括一个建筑面积为22000平方米的全球研发大楼、一个占地面积为10万平方米的全球试验中心,成为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领先企业,也是国内首家荣获“亚洲质量卓越奖”的工程机械企业。

同样,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毫不放松升级换代,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中高档钢材迅速提升到七成比例,2016年钢材产量1400万吨,利润4.2亿元,成为国内少数盈利的钢铁企业之一。

郑俊康告诉记者,柳州2016年申报成为全国30个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之一,有效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全市年内新增市场主体3.79万户,增长7.59%,非公经济贡献率超过了50%。

盼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

实体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包括“一带一路”战略和粤贵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将为柳州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郑俊康在全国两会就建议:“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应上升为国家战略”。

长久以来,北部湾一直是广西政策集成的重点区域,近两年广西区委区政府提出“双核驱动”,北部湾加上了西江经济带,柳州工业基地的产销腹地获得扩充,尤其是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的提出,让柳州大有可为。

据悉,为落实习总书记赋予广西“三大定位”要求,广西联同广东、贵州两省携手打造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

目前,三省区已召开两届联席会,沿线城市也签署了共建行动计划。

“以高铁连片规划一个经济带,全国还是首例!”郑俊康称,他已向全国两会提交议案,建议国家把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力支持广西发展货运交通,尽快启动涪陵-柳州、柳州-广州、柳州-韶关等铁路建设,畅通物流通道,延伸“渝新欧”国际大通道,构建“桂渝新欧”国际铁路大动脉,实现“一带一路”有机衔接。

此外,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今年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到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和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也将为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郑俊康认为,中国的实体经济可以在区域互动中获得发展机会,使创新产品既获得足够的市场空间,也拥有合理半径的零部件国有化配套。

郑俊康仍以汽车为例做出解释:地方政府出于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战略考虑,可以实现高速公路、地铁、滚装码头一起上,但整个产业水平能不能提升,还包括更大范围的汽车贸易结构、销售体系、零部件分布,以及生产基地各方面的关系变化。他认为,这就需要一个更大的区域联动空间。

柳州创新驱动再发力

创新驱动已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实体经济提速换挡的重要保障,郑俊康透露,柳州市将以此为契机,今年在三大方面发力创新驱动。

首先,作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柳州将切实用好2016-2018年国家支持的6亿元资金,并安排地方配套资金36亿元用于创业创新示范建设,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他举例说,在实施汽车零部件再升级改造计划的过程中,既可以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创业创新的空间,又将完善柳州现有的汽车产业链,提升本地产业配套率。

柳州还将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自主创新示范区,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2.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大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30%以上。

作为柳州创新驱动的第三个支撑点,柳州今年还将全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扶持30家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做大做强,并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重点将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积极打造国家智能制造试点城市,力争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达到1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