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徐小平:大学毕业最不该出国留学

2017-07-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前段时间罗辑思维的罗胖说:"刚毕业的大学生最不应该做的是什么,考研.工作.考公.创业.出国,我选的答案是出国,这个答案有点出人预料,出国在过去印象中都是好孩子干的,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出国(留学)呢,因为中国目前的发展是世界级的机会,上车容易下车难,徐小平老师前半辈子就是做出国留学生意的,但现在当他看到有孩子要出国就尽力劝阻,因为中国各方面发展太快,一旦断开连接在连上就太难了.当然这只是价值观测验,不是绝对的."出国留学已沸腾!海归严重贬值08年-13年美国4所中等偏上的高校中国学生增长了

前段时间罗辑思维的罗胖说:“刚毕业的大学生最不应该做的是什么,考研、工作、考公、创业、出国,我选的答案是出国,这个答案有点出人预料,出国在过去印象中都是好孩子干的,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出国(留学)呢,因为中国目前的发展是世界级的机会,上车容易下车难,徐小平老师前半辈子就是做出国留学生意的,但现在当他看到有孩子要出国就尽力劝阻,因为中国各方面发展太快,一旦断开连接在连上就太难了。

当然这只是价值观测验,不是绝对的。”

出国留学已沸腾!

海归严重贬值

08年-13年美国4所中等偏上的高校中国学生增长了961%,到2015年中国在海外留学生突破50万。

还有几组数据,美国的中国留学生退学率每年在25%,每年中国留学生交的保释金平均在200万美元,23万的中国留学生22个月花了150亿美元买车,同比美国留学生只花了47亿元。

我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英国谢菲尔德在中国的教育旅游推介会,会上他们的副市长自己说现在谢菲尔德有两所大学8000多中国学生,一年的消费时6500万英镑,也就是6个多亿人民币,每年15万的在英国留学生和22万的在美国留学生消费将近1000亿人民币。

2001年的时候谢菲尔德大学大陆学生有285名,现在有的班级能有80%是中国大陆学生,上课讨论中国学生之间也全用中文交流。

问题还在于,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甚至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家庭也要把孩子往外送,有个在三线城市做公务员的家长和我说,孩子在英国读一年书花了将近50万人民币,买了不少奢侈品,消费观也变了,现在完全供不起了。

去年四月份广州日报的一则新闻,标题是《海归留美7年花770万,回国后月薪3000》,另一个是来自北美留学生日报的一篇文章,标题为《海归在北京:海归的密度和酒精的浓度一样高》,现在很多用人单位甚至明确拒绝招聘海归,尤其是一些国家一年制的硕士,因为觉得这些海归都是一帮家庭条件优越,娇生惯养,能力一般,交际能力差,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只会花钱不会挣钱的小孩子,连心高气傲的资本都没有!

▲谢菲尔德中国教育、旅游推介会

大学排名都是给中国人看的

在英国上学时,我查阅任课老师的简介,我发现有几个英国老师的毕业学校好像听都没听过哎,其中有一个老师的毕业学校,在不同机构给出的排名里排名非常稳定,稳居倒数,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

后来才知道英国本地人更看重专业本身而不是排名,因为很多是相同的专业,在不同院校开设的课程和教学理念、目标是不一样的,当地学生会在选学校时去研究下上什么课,是哪些老师上,那些排名靠前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很多不在排名内的院校,比如一些私立院校,还有些职业专业院校,不代表学校就差。

英国本地人,上研究生、上本科的就不算普遍,哪像咱们个个大学生,很多英国本地年轻人中学毕业就去工作了,因为大部分英国公立大学是要对本地学生收学费,不像公立中小学是免费的。

我有一朋友现在在伦敦一所排名还挺靠前的一所大学读教育类的专业,最初在选专业的时候,她就是想找个一比较好的教育学院,在国内她就听人介绍有一个叫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这也不是给人家做广告,她最初想上的就是这所学校)。

我这个朋友比较细心,之前在网上特地搜了很多信息,最后觉得这个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确实不错,她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她找的中介的留学顾问,她当时非常相信中介,她的这个留学顾问,还在英国留过一年学,她就告诉中介想申请这个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这个顾问说没听过这个学校,一句话就给回绝了,并还是强烈推荐现在我这个朋友读的学校,这一来呢,我那朋友就有点动摇了,最后想想应该还是中介了解的多些吧,就来到了现在的学校,来了以后,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学校里很多教育学方向的老师都是这个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毕业的,事实是伦敦大学的教育学院在教育学方向确实在世界上也很有名,遗憾的是,我那朋友最后还是选择了中介的推荐,并没有坚持最初的想法,被排名坑了也被中介坑了。

这里还想说一点,中国的留学中介是个暴利行业,中介费就不应该收,国外大部分中介都是免费帮你申请学校的,因为大学会有返佣,一个学生一万元左右,另外现在国内大部分留学顾问没有留过学。

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观念早已落伍

很多人出国是冲着国外大学的教学、学术去的,在国内比较盛行的重视科研而荒废教学的现象,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确实很少见,教授们兢兢业业,教学准备非常充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外高校的教授们没有十足的科研压力而不影响他们的教学质量,因为没有拿到终身教职的助理教授(相当于国内的讲师职称)除了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他们至少在有些学校被要求承担相较于资历老的教授更多的教学任务),他们还要竭尽全力出科研和学术成果,否则学校或所在系所可能与他们解除聘用合同。

在学术方面,人们常诟病国内学界裙带关系盛行、发表和出版成果有诸种猫腻,而据此以为在国外这种学术圈鱼龙混杂的现象不存在,甚至认为国外的教育和学术环境就是圣洁无比的。其实不然,人性总有软弱,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政治,西方学界的裙带关系和发表出版成果的猫腻只是表现得比较隐蔽。

比如说,匿名审核论文的办法,国内也在做但做得不怎么好,而西方学界一直贯彻着匿名审核的原则和筛选程序,可是很多时候,即便是论文作者匿名,从作者做的东西、引用的文献,内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东西大致是哪些人做的、写的。

在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领域,因为存在相对比较客观的评价标准,如果做出来的东西是对的则是对的,可是比如在人文领域,因为不同的论证在很多情况下只有强和弱的区分而不存在绝对的对错之分,不同阵营的研究者如果真的想为难对方,对方的文章落到其手中的存活可能性还是很小的。

不同的学术传统底下的人相互看不惯、瞧不起对方的现象即便在西方也是存在的。

在英国,像传媒、商科这种中国学生热衷的专业,就课程内容而言跟国内比差别并不大,甚至有的还不如国内院校。比如新媒体、电子商务、物联网的研究就和国内差很多。别看每学期学生有不少论文、报告、研讨会,很多时候大家也都是在应付差事,研讨会就本就是中国学生和中国学生聊天,外国学生和外国学生聊天,老师要么自说自话,要么客串个主持,说两句不痛不痒的观点。

论文上,表面上要求严格,尤其对剽窃和抄袭的标准规定的非常细致,但英国大多数老师也通情达理都让你通过。

所以现在相当一部分留学生的写作流利程度,也就相当于英国本地普通的小学生的水平,可能还不如小学生写的通顺,更何况现在这种论文代写的服务铺天盖地,生意火爆,你还得提前预约。

与“留学热潮”相伴的是“留学生事件”。城管帮、洛杉矶留学生施暴案及家长贿赂证人丑闻、洛杉矶飙车案、留学生替考案、凌辱同学案……

《围城》里的方鸿渐,欧洲游学期间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他与苏小姐鲍小姐以及唐晓芙的情感纠葛,他不想结婚,但父亲却塞给他一个老婆,有机会出国留学,他不想得什么学位,在父亲和岳父的催促下,才买了一个假文凭充数。

在海外,留学生以孤独寂寞为伴,难以融入当地社交,男女情感有时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寄托。

《留学的真相》第二季 第一集(下)

中国留学生为啥找老外 调查结果让我“屎尿未及”

我们从《围城》里读出了“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现如今的留学又何尝不是“围城” 呢?

部分内容参考 中国留学生鸿蒙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