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明:父亲王国维一语成谶

2018-01-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动荡的年代里,王国维深感治学之不易,曾告诫子女要远离政治漩涡未料一语成谶.本刊记者专访隐居台湾的王氏之女王东明,追寻这个世纪家族的百年飘零.1927年6月2日,一代国学宗师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湖自尽.噩耗传至城中,学界诸人都极为震惊.梁启超本已离开清华,听到消息立刻赶回清华为王家料理后事,并对自己的女儿说,王国维治学方法,极新极密,今年仅五十一岁,若再延十年,为中国学界发明,当不可限量;顾颉刚在听到消息时,蓦然感到一个猛烈的刺激,为之失望而悲叹.在留下的遗书中,王国维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

在动荡的年代里,王国维深感治学之不易,曾告诫子女要远离政治漩涡未料一语成谶。本刊记者专访隐居台湾的王氏之女王东明,追寻这个世纪家族的百年飘零。

1927年6月2日,一代国学宗师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湖自尽。

噩耗传至城中,学界诸人都极为震惊。梁启超本已离开清华,听到消息立刻赶回清华为王家料理后事,并对自己的女儿说,王国维治学方法,极新极密,今年仅五十一岁,若再延十年,为中国学界发明,当不可限量;顾颉刚在听到消息时,蓦然感到一个猛烈的刺激,为之失望而悲叹。

在留下的遗书中,王国维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

王国维一生飘零,1925年,他受聘成为清华国学院的教授后,一家人才终于过上了比较安定的生活,然而这段日子却只有短短的两年。他的去世又让妻子儿女开始了四散飘零的生涯。

此后因抗战、内战和两岸对峙等原因,王国维留下的五子二女又被分割在海峡两岸,数十年不得相见,待到1987年,仍在世的四名子女于香港重逢时,都已成为白发老人,说起各人后来的遭遇,感觉都是如同梦寐。

如今,在王国维的子女中,尚在世的只有其长女王东明一人了。今年5月8日,将近百岁高龄的她,在台湾新北市永和区的家中接受了《看历史》记者的专访。

长期以来,因为觉得自己的生活乏善可陈,王东明总是不敢于人前提及自己的家世,更不敢著书立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不知道她就是王国维的长女。王东明说,到了去年,在年近百岁之际,她才突然想通了,在别人的辅助下完成了《自述》, 对王氏家族走过的一百年进行回顾 。

早在五四时期,对社会运动常怀恐惧之心的王国维就曾告诫子女要远离政治漩涡,他担心在激进思潮和激烈政争的催化下,最可怕之社会运动恐亦有之。当时又有谁能料到,他这番预言竟然一语成谶,自己的子女亦因此卷入时代漩涡。

而今白首忆往事,王东明感慨不已:经历了民初、北伐、抗战、内战和两岸和解等许多大时代,在诸多的动荡中,我都能平稳地度过,与人和平相处,亦属不易,希望能通过《自述》,留下些许记录,也可为大时代做个见证。

王国维一生共有两次婚姻。第一任莫夫人(1907年病逝于海宁), 育有儿子王潜明、王高明、王贞明。第二任潘丽正,1908年与王国维成婚,1965年病逝于台湾,育有儿子王纪明、王慈明、王登明,女儿王东明、王松明。

1913年,王东明于父亲王国维流寓日本期间出生在京都八番地。那时王家已经有了四个男孩,女儿的到来为王国维带来了许多欢乐。王东明说,家中的老佣人曾告诉她,父亲在她出生时最高兴。当时父亲每日与藏书和古物为伴,晨夕不倦地治学,不但写出了《宋元戏曲考》这一重量级的著作,还在甲骨文、金文和汉简的研究上取得诸多建树,但从国内不断传来的动荡消息仍让他常常陷入忧国伤时的心境中。她的适时而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父亲的落寞。

1916年,王国维返国,到上海的哈同花园内任职。对此王东明说,那时父亲在日本的经济不能自主,生活主要依赖友人罗振玉资助,父亲带着一大家子人,日常费用,渐觉不裕。当时罗振玉因连年印书,所费也甚多,由此父亲不愿再有累于罗氏,遂先期返国。

一代学人,竟常常为生计所困。早在百日维新和诏废八股之时,王国维就敏锐地预感到:来日大难,非专门之学恐不能糊口。从那时起,他就不得不经常依赖友人的资助,或者就职于他并不喜欢的地方。从日本到上海后,王国维对哈同花园并无好感,但是他为了养育家人,也为了利用哈同花园内收藏的古物和文献做研究,而不得不与他所认为的不学之徒虚与委蛇,此外,还兼职为他人整理藏书,参与《浙江通志》的编撰,以增加收入,弥补子女上学费用。

应该说,对于愿把毕生致力于学问的王国维来说,过这样的生活乃是无奈之举,早在30岁那年,他就在一篇《自序》中感慨说:以余之贫瘠而体之孱弱也,又每日为学时间之寡也,持之以恒,尚能小有所就,况财力、精力之倍于余者,循序而进,其所造岂有量哉?

1925年,清华国学院成立,王国维积累了多年的学识终于遇到了发挥机遇。动荡的乱世中,在梅贻琦等人的努力下,清华园为一批学人营造了安宁的治学环境,王国维的一生成就,也在这里达到巅峰。

而今忆及在清华园的日子,王东明既留恋又伤感。留恋的是她随父亲在清华园居住的日子虽短,却享受了天伦之乐,伤感的是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她相继失去了大哥和父亲这两位最亲近的人。

王东明说,父亲最爱她大哥王潜明,但不幸的是王潜明却于1926年感染伤寒症去世,此事给了父亲很深的打击,此后,一家人便很少再看到他的欢颜。

到了1927年,不断传来的关于北伐的传闻更是让王国维忧心不已。在社会运动的浪潮中,湖南学人叶德辉被特别法庭枪毙,冯玉祥的兵锋也指向了北京,几年前,正是在冯玉祥部队的保护下,在紫禁城内任职南书房行走的王国维被迫护驾逊帝溥仪出宫当社会运动来到北京,他是否会有和叶德辉一样的遭遇呢?

由于王国维性格内向,即使是家人也很难看出他的情绪变化。但是在1927年6月2日,家人却突然接到了他在颐和园投湖自沉的消息。

王东明说,父亲投湖的地方水很浅,他窒息而死后,背上的衣服还未湿。大家于是明白,父亲在前往颐和园前,就死志已诀。

法医在王国维的衣袋中,找到了他写给三子王贞明的遗书,纸已湿透,然字迹清晰: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殓,即行藁葬于清华墓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料理,必不至于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不至饿死也。

或许是出于对长女的疼爱,王东明说,父亲在世的时候,她并没有像哥哥们一样被送往学堂,而是被留在父亲身边,由父亲带着念《孟子》和《论语》。

但是,王国维对子女的要求显然没有对学生那般严格。王东明回忆说,每次父亲为她讲课,讲完了问她懂不懂,她点点头,当天的功课就算完了。要背诵的时候,因为她经常背诵得磕磕绊绊,父亲也只是皱皱眉头,不待她背诵熟练,就开始教新的课程了。

花了一年的时间,王东明学完了《孟子》,但是《论语》才学了一半,父亲就去世了,这成了王东明永远的遗憾,后悔当初没有跟着父亲好好学。

虽然自己在国学上的造诣极高,王国维却没有让任何一个子女继承衣钵,而是让长子去考海关,次子去考邮政对此,王东明说,父亲常感在动荡的年代中做一名学人是如何不易,不但要时常经受时局动荡导致的颠沛流离和冲击,还时常为生计所困,他希望儿女们都能凭借一技之长,不至于为生计担忧。

这是否是王国维无奈的选择呢?或是他有意让子女以平淡的生活度过时代的动荡呢?由于他很少流露内心的感受,少年时的王家子女也很难清晰地感受到父亲的用意。

然而,毫无疑问的是,王国维在动荡的时代常常为忧闷情绪所困。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看到俄国覆亡,王国维就认为祸将及我,中国恐以共和始,而以共产终;1919年,五四运动的热潮席卷全国,王国维也因上海掀起三罢(罢课、罢工、罢市)而心绪恶劣,当时他一面告诫潜明、高明诸子,切莫参与青年学生的活动,一面致信友人罗振玉,说此次运动有国际竞争,有政争,最可怕之社会运动恐亦有之大乱将随之矣。在动荡的时代里,自己和家人将会遭遇什么样的命运?这一直是王国维的心事,他觉察到自己的学术生命将不可避免地被时代摇动,但希望家人能够平稳地渡过这一切。

王国维去世后,王东明随母亲离开清华园,在海宁家乡度过了一段平静的生活,陆续念完小学、初中,接着又前往松江女子高中读书;在父亲到清华园任职之前,她也曾在海宁的外婆家度过一段童年时光,她回忆那个时候:午夜枕着钱塘潮声,想着远处江边渔火,童稚时期的记忆,至今年近百龄,犹在脑中盘旋,回味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