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学报是先交审稿费在通过初审吗

2017-07-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是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Goldbach C.,1690.3.18~1764.11.20)是德国数学家;出生于格奥尼格斯别尔格(现名加里宁城);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原学法学,由于在欧洲各国访问期间结识了贝努利家族,所以对数学研究产生了兴趣;曾担任中学教师.1725年到俄国,同年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25年~1740年担任彼得堡科学院会议秘书;1742年移居莫斯科,并在俄国外交部任职.1729年~1764年,哥德巴赫与欧拉保持了长达三十五年的书信往来.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的信中,哥德

是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Goldbach C.,1690.3.18~1764.11.20)是德国数学家;出生于格奥尼格斯别尔格(现名加里宁城);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原学法学,由于在欧洲各国访问期间结识了贝努利家族,所以对数学研究产生了兴趣;曾担任中学教师。

1725年到俄国,同年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25年~1740年担任彼得堡科学院会议秘书;1742年移居莫斯科,并在俄国外交部任职。1729年~1764年,哥德巴赫与欧拉保持了长达三十五年的书信往来。


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一个命题。他写道:
quot;我的问题是这样的:
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
77=53+17+7;
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
461=449+7+5,
也是三个素数之和,461还可以写成257+199+5,仍然是三个素数之和。

这样,我发现: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
但这怎样证明呢?虽然做过的每一次试验都得到了上述结果,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奇数都拿来检验,需要的是一般的证明,而不是个别的检验。quot;
欧拉回信说,这个命题看来是正确的,但是他也给不出严格的证明。

同时欧拉又提出了另一个命题: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但是这个命题他也没能给予证明。
不难看出,哥德巴赫的命题是欧拉命题的推论。

事实上,任何一个大于5的奇数都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2N+1=3+2(N-1),其中2(N-1)≥4.
若欧拉的命题成立,则偶数2(N-1)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于是奇数2N+1可以写成三个素数之和,从而,对于大于5的奇数,哥德巴赫的猜想成立。


但是哥德巴赫的命题成立并不能保证欧拉命题的成立。因而欧拉的命题比哥德巴赫的命题要求更高。
现在通常把这两个命题统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二百多年来,尽管许许多多的数学家为解决这个猜想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迄今为止它仍然是一个既没有得到正面证明也没有被推翻的命题。
十九世纪数学家康托(Cantor G.F.L.P.

,1845.3.3~1918.1.6)耐心地试验了1000以内所有的偶数,奥培利又试验了1000~2000的全部偶数,他们都肯定了在所试验的范围内猜想是正确的。1911年梅利指出,从4到9000000之间绝大多数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仅有14个数情况不明。

后来甚至有人一直验算到三亿三千万这个数,都肯定了猜想是正确的。
1900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Hilbert D.,1862.1.23~1943.

2.14)在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二十三个最重要的问题供二十世纪的数学家来研究。其中第八问题为素数问题;在提到哥德巴赫猜想时,希尔伯特说这是以往遗留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1921年,英国数学家哈代(Hardy G.

H.,1877.2.7~1947.12.1)在哥本哈根召开的数学会议上说过,哥德巴赫猜想的困难程度可以和任何没有解决的数学问题相比。
近一百年来,哥德巴赫猜想吸引着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并在证明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对一切偶数的研究方面,苏联人什尼列尔曼(1905~1938)第一个取得了成果,他指出任何整数都可以用一些素数的和来表示,而加数的个数不超过800000。1937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夫(1891.

9.14~1983.3.20)取得了进一步的成果,他证明了任何一个相当大的奇数都可以用三个素数的和来表示。中国数学家陈景润(1933~ )于1966年取得了更大的进展,他证明了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与另一个自然数之和,而这另一个自然数可以表示为至多两个素数的乘积。

通常简称此结果为大偶数可表为quot;1+2quot;。在陈景润之前,关于大偶数可表示为s个素数之积与t个素数之积的和的quot;s+ tquot;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龙证明了quot;9+9quot;;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quot;7+7quot;;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quot;6+6quot;;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quot;5+7quot;、quot;4+9quot;、quot;3+15quot;和quot;2+366quot;;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quot;5+5quot;,1940年他又证明了quot;4+4quot;;
1948年,匈牙利的兰恩尼证明了quot;1+Cquot;,其中C很大;
1956年,中国的王元(1930~ )证明了quot;3+4quot;;1957年,他又先后证明了quot;3+3quot;和quot;2+3quot;;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1934~ )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quot;1+5quot;;
1962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quot;1+4quot;;1963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也证明了quot;1+4quot;;
1965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夫及意大利的波波里证明了quot;1+3quot;;
1966后,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quot;1+2quot;。


最终将由哪个国家的哪位数学家攻克大偶数表为两个素数之和(即quot;1+1quot;)的问题,现在还无法予测。
你说的是 哥德巴赫猜想 吧
哥德巴赫,德国数学家。1742年6月7日,他在写给著名数学家欧拉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两个大胆的猜想:一、任何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质数之和:二、任何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3个奇质数之和。这就是数学史上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同年6月30日,欧拉在给哥德巴赫的回信中,明确表示他深信哥德巴赫的这两个猜想都是正确的定理,但是欧拉当时还无法给出证明。
1900年,20世纪最传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国际数学会议上把“哥德巴赫猜想”列为23个数学难题之一。

此后20世纪的数学家们在世界范围内“联手”进攻“哥德巴赫猜想”堡垒,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1957年,我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2+3”。1962年,我国数学家潘承洞证明了“1+5”,同年又和王元合作证明了“1+4”。

1966年,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攻克了“1+2”,也就是:“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数之和,而这两个数中的一个就是奇质数,另一个则是两个奇质数的和。

”这个定理被世界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
目前,有许多数学家认为,要想证明“1+1”,必须通过创造新的数学方法,以往的路很可能都是走不通的。
如今,对相当多的中国人来说,哥德巴赫猜想一词并不陌生。

但在1978年以前,绝大
多数中国人不知道哥德巴赫猜想是怎么回事,人们不知道哥德巴赫是谁?甚至不知道哥德巴
赫是人?是物?抑或其他什么东西?然而,忽如一夜春风来,哥德巴赫猜想变成了风靡九州
的名词。1978年《人民文学》在第一期上发表了著名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
想》。随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都予以转载并分别加了编者
按。

紧接着,全国许多家报纸和电台都转载和连播了这篇报告文学,大、中学教科书也纷纷
收入此文。一时哥德巴赫猜想一词弥漫于千家万户,那个身材不高、身体瘦弱、其貌不扬的
书生陈景润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路透社当时发表的消息说:“有一名在一个显然没有
实际重要的问题上取得进展的中国数学家,在这里已被提高到民族英雄的地位。报纸上对陈
景润的报道,将使西方电影明星和政治家感到妒忌。”
现在,20年过去了,那个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的人物陈景润已于1996年3月
19日撇下他钟爱的数学,骑鹤而去;《哥德巴赫猜想》一文的作者徐迟也于当年12月12
日撂下他那支“划过了几十年逝波”的笔,撒手人寰。


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仍无进展
20年前,徐迟的报告文学不仅使中国人知道了“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
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而且也使不少中国人都知晓了陈景润是全世界离
那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最近的一个人。

以当时人们的感觉,这颗明珠仿佛已是陈景润的囊中
之物,摘取它指日可待。就是作家徐迟在创作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时也还保留了一部
分素材,准备在陈景润证明(l+l)的时候追踪再写一篇。

然而20年过去了,中科院院
士、数学所研究员王元(因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做出巨大贡献而于1982年与陈景润、潘承
洞共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目前为止,哥德巴赫猜想没有什
么新进展,还停留在陈景润的那个(l+2)的水平上。

以他个人的看法,估什几十年内哥德
巴赫猜想不会有什么新进展。”250多年了,哥德巴赫猜想都没有被解开,因而再过几十
年,甚至100年也不稀奇”。
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学问题,只要具备小学三年级的水平就能理解它。

18
世纪上半叶,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例如6=3
+3,24=11+13。他对许多大偶数进行了验算,果然与他的猜想一致。1742年,他写信求
教于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威的瑞士数学家欧拉。

欧拉回信说,这个猜想肯定是定理,但我无法
证明它。有人对一个一个的大偶数进行了这样的验算,一直算到了三亿三千万,都表明哥德
巴赫猜想是对的,但就是不能证明它。200多年来,就是这道连小学生都能理解的题却难倒
了无数的数学家。


本世纪20年代,挪威数学家布朗用一种古老的数学方法“筛法”证明了每一个大偶数
可分解为一个不超过9个素数之积与一个不超过9个素数之积的和(简称9+9)。

从此,
各国数学家纷纷采用筛法去研究哥德巴赫猜想。1924年德国数学家拉德马哈尔证明了(7+
7);1932年德国数学家爱斯台尔曼证明了(6+6);1938年前苏联数学家布赫斯塔勃证明
了(5+5);1940年他又证明了(4+4);1956年前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夫证明了(3+
3);1958年我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2+3);1962年我国的数学家潘承洞证明了(l+
5);同年潘承洞又证明了(l+4);1965年布赫斯塔勃、维诺格拉夫和意大利数学家庞皮
艾黎都证明了(1+3);1966年5月,陈景润证明了(l+2)。

这使中国人在哥德巴赫猜
想的研究中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在外行人看来,(1+2)与(l+l)仿佛只有一步之遥。但王元说,(l+2)与(l+
l)的距离其实很远很远。陈景润是吸收了全世界关于哥德巴赫猜想60年的成果,再加上陈
景润的天才创造和勤奋才把哥德巴赫猜想推进到(1+2)的水平上。

然而,愈近巅峰,路愈
艰难。1981年,中科院学部委员(今称中科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潘承洞曾撰写文章,在
介绍了爱氏筛法、分析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历史和现状后写到:“自从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
(1+2)以来的15年中,对这一猜想的研究没有取得任何重大的进展,现在也看不出沿着
人们所设想的途径有可能去解决这一猜想。

……国内外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我们必须对筛法
及有关的分析方法作出重大改进,或提出新的方法,才可能对猜想取得进一步的研究成
果……看来是这样简单合理的猜想竟是这样的困难,至今实际上还没有任何办法去真正研究
它们。

”1984年,王元用英文写了一本名为《哥德巴赫猜想》的书,由总部设在新加坡的
世界科学出版社出版。王元写在该书序言的最后一句话是:“可以肯定地说,对哥德巴赫猜
想的进一步研究必须有一个全新的思想。

”他等于向全世界宣告,哥德巴赫猜想的新突破必
须依赖于数学新方法的突破和发展。即使到今天,王元依然认为,使用目前的数学方法依然
是不可能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
哥德巴赫猜想:备受业余数学爱好者青睐
20年前,徐迟以他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一文“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平了反”
(王元语),为科学正了名,向人们吹响了进军科学的号角。

与此同时,这篇报告文学也使
哥德巴赫200多年前的猜想在中国不少数学爱好者的头脑中安家落户。
使徐迟、陈景润等人始料不及的是,《哥德巴赫猜想》一文发表后,难以数计的中国人
加入了证明这一猜想的行列。

他们都想摘取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王元先生说,《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后,他和陈景润不知收到了多少封讨论哥德巴赫猜
想的来信,也不知有多少人宣称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时至今日,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几乎每
天还能收到这样的来信。在数学所业务处,记者看到好几大纸箱的讨论猜想的来信。处长陆
柱家研究员对记者说,“这些来信大概除了我之外没有人去处理它。

因为哥德巴赫猜想虽然
很简单,但要证明它却很复杂,非专业人员看不懂,专业人员又没有时间整天埋在这里处理
这些来信。”陆处长曾给不少人回过信,告诉他们正确的途径是先写出论文向学术刊物投
稿,如果编辑部认为有价值会请专家审稿的,数学所的研究人员都有自己的研究工作。


而,不断有人寄信来要求鉴定。有人即使接到了陆处长的信依然不屈不挠地来信。
王元先生说,有许多人来信与他讨论哥德巴赫猜想,有的人不分昼夜还往他家里打电话
讨论,更有甚者,有人不知怎么知道了王元家的地址,上门非要与王元讨论哥德巴赫猜想,
弄得王元哭笑不得。

王元说:“我到国外去了那么多次,也没有听说有这么多业余数学爱好
者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

国内那些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业余数学爱好者,往往是低层次的,
没有受过严格的数学教育。像一般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几乎都没有搞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
因为他们都知道它的难度。”
业余数学爱好者究竟能不能证明这一猜想呢?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一文中描写陈景
润上高中时第一次听到哥德巴赫猜想的情景时写到:当老师介绍了这一猜想后,学生们吵吵
嚷嚷地认为没什么了不起。

第二天就有几个相当用功的学生给老师送来答案,宣称哥德巴赫
猜想已经证明。老师说:“你们算了吧,白费这个劲干什么?你们这些卷子我是看也不会看
的,用不着看的。

那么容易吗?你们是想骑着自行车到月球上去。”这位老师的意思很明
确,靠初等数学的方法是不能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所陆柱家处长解释说,如果一个人
没有良好的高等数学基础,不了解一些非常现代的数学方法就想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就好比
拿着改锥、锯、刨子造一架航天飞机,你说你造出来了,谁信呢?假如能用初等数学的方法
证明,那么200多年来也早就被人证明了。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惠昌常教授对记者说,他曾经见过一些业余数学爱好者号称攻克哥
德巴赫猜想的论证,那些论证往往是有问题的。

数学方法讲究的是严格的逻辑论证和推导,
而那些号称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论证往往是想当然的推理:因为今天上午阴天,所以下午肯
定要下雨。

假如是这样论证的话,那么从数学上讲结论是不能被承认的。
数学所收到的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来信五花八门。湖北武汉市的一位数学爱好者给数学
所寄来了一封信,他在我们常见的一页普通信纸上仅用了14行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
想,证明过程极其简单。

当年陈景润曾说过,1965年他初步论证了(l+2)时,论证过程
还用了200多页稿纸呢。即使刚刚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陈景润文集》中收录的论证
(l+2)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也有20多页。


广东韶关的一位数学爱好者,在1996年底给数学所业务处的信中写到,他寄给数学学报的
论文已经8个月了,仍无结果,“为使审稿工作简单明了,作者愿出资委托贵处举办一个答
辩会。

答辩规模为:邀请约20名专家,每一专家审稿费及出场费200元。租场地、印刷、
劳务及一切会务费用均由作者承担”。
许多业余数学爱好者都强调他们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是为国争光,有人甚至说:“陈景润
死了,我来接班。

”王元先生对这些人的评价是:与1958年“***”时期的“人有多大
胆地有多大产”有异曲同工之妙。王元先生劝告那些正在从事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业余数学
爱好者不要再白白耗费时间去做无谓的探索了。


迄今,哥德巴赫猜想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数学家们依然还看不到证明它的“光明”前
途。不过在各国数学家们已走过的追逐哥德巴赫猜想的探险路上,中国数学家们做出过巨大
贡献,并且保持着冠军头衔。

1996年,德国数学家Volke教授曾到中科院数学所访问,他
说:“中国数学家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贡献那么大,如果哥德巴赫还活着,我猜想他一定会首
先选择到中国来访问。”他还赠送给数学所一件礼物:哥德巴赫与欧拉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
通信的复印件,以表示他对中国数学家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