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哈斯扎哈 [大家]:北京城的扎哈·哈迪德印迹

2017-10-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6年4月1日,著名女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的突然离世,让北京这座明星建筑师的实验园失去了一位大牌实验者.与西方许多大都市相比,近几年北京的城市发展相当特别.在前者因资金紧张而为基础设施的基本维护和更新而苦恼时,北京却在经历着一场"建筑狂欢".高层公寓.写字楼.体育场馆.演艺中心等建筑设施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建设速度之快在现代城市发展史上可谓前不见古人.在改变城市天际线.提供居住.办公和娱乐空间的同时,这些新兴建筑也在改变着北京的传统建筑哲学.中国文化崇尚秩序.和谐.统一,这些理

2016年4月1日,著名女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的突然离世,让北京这座明星建筑师的实验园失去了一位大牌实验者。

与西方许多大都市相比,近几年北京的城市发展相当特别。在前者因资金紧张而为基础设施的基本维护和更新而苦恼时,北京却在经历着一场“建筑狂欢”。高层公寓、写字楼、体育场馆、演艺中心等建筑设施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建设速度之快在现代城市发展史上可谓前不见古人。在改变城市天际线、提供居住、办公和娱乐空间的同时,这些新兴建筑也在改变着北京的传统建筑哲学。

中国文化崇尚秩序、和谐、统一,这些理念在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得到了充分体现。如果将北京的老城区看作是一张活字版,那么四合院就像是整齐地码放在其中的铅字,无论从颜色、规模还是建筑形式上看,都体现出极强的一致性,很难找到“出头鸟”。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对居住、商业和公共用地需求的日益增加,一些现代派风格的高楼大厦开始逐渐出现在北京的城市景观中。虽然这些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与相对单调、统一的传统建筑形式形成了反差,但他们的风格却并没有奇特到令人费解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这些建筑并没有打破北京固有的那种追求低调、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存的建筑哲学。

然而,近些年一股新的潮流正在改变这种传统的建筑理念。许多新兴建筑无论从设计理念还是建筑风格上都相当惹眼。相比于之前那些功能齐全、低调、与周围环境相衬的建筑,开发商们更加青睐那种能够对现有工程技术和人们的想象力提出挑战的建筑设计,他们似乎想通过这种全新的高调建筑昭示自己的独到品味、经济实力以及雄心壮志。

一时间,那些被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都视为不现实或太过激进的设计受到了北京的欢迎,包括“鸟巢”(国家体育场)、“水煮蛋”(国家大剧院)、“大裤衩”(央视新址大楼)等在内的一系列奇特建筑接二连三地成为了北京的新地标。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建筑的设计师并不是想借助新奇设计一夜成名的新手,而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明星建筑师”,其中包括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有人甚至将北京比作明星建筑师的实验园。2016年4月1日,随着著名女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的突然离世,这座实验园失去了一位大牌实验者。

如果说“明星建筑师”这一概念需要一位代言人,那哈迪德可谓当之无愧。这位被称为“建筑界Lady Gaga”的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在很多人眼中更像是一位明星大腕。除了她的建筑设计之外,哈迪德的衣着、服饰甚至是其光顾的社交场所都曾是其粉丝和批评家评论的对象。

2010年,哈迪德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百大影响力人物之一。此前,很少有建筑师获得过此称号。在中国,哈迪德也得到了令其他建筑师望尘莫及的知名度,她去世的消息一经传出,便成为社交媒体的关注焦点,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广为转载。她的大腕地位或许是其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成就的最好证明。

哈迪德以其充满未来主义的建筑设计风格著称,她那些令人瞠目结舌、浮想联翩的设计在2004年为其赢得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茨克奖。尽管如此,她的设计还是招来了许多争议和批评。她为卡塔尔设计的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主体育场由于形状酷似女性生殖器而招致冷嘲热讽;2020年东京夏季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也因其庞大的规模与周边环境不符而被当地建筑师们批评,这座估价20亿美元的昂贵建筑最终因为财政预算不足而被政府抛弃。

哈迪德的一些已在北京落成的建筑也没有免于责难。坐落于北京朝阳门的银河SOHO在2012年高调亮相后,便引起了争议。市民们拿建筑的独特外形开涮,称建筑的两个塔楼为“坟头”。一个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北京民间公益组织批评该建筑违反了北京对古城保护的相关规定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对北京老城景观造成了破坏。

此外,无论是该建筑所突出的横向伸展的曲线、形如蜂巢的塔楼,还是其庞大的规模都与周边那些被玻璃幕墙包裹、四四方方、中规中矩的高楼大厦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使后者显得“过时”。简而言之,哈迪德的建筑与周围环境不那么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