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苏小妹的5个故事

2018-02-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传说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从小习读诗文,会武会文,精通经理,是个有才识的女辈.据考证,苏轼并没有妹妹,而是民间传说而已.小妹十六岁时,上门说亲的人很多,小妹因为自己年纪还轻,不准备过早结婚,力争年轻的时候多学点东西,因此对前来说亲的人非常讨嫌,但又不能贸然失礼.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要求所有求婚者答三道题,答对了,就嫁给他.苏小妹以才择夫婿,蜀地多才女,到宋代又出了个苏小妹.可说宋代四川的灵秀之气尽革于苏氏一门,苏小妹的父亲苏洵,哥哥苏轼.苏辙个个才高八斗,所谓"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quo

传说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从小习读诗文,会武会文,精通经理,是个有才识的女辈。据考证,苏轼并没有妹妹,而是民间传说而已。小妹十六岁时,上门说亲的人很多,小妹因为自己年纪还轻,不准备过早结婚,力争年轻的时候多学点东西,因此对前来说亲的人非常讨嫌,但又不能贸然失礼。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要求所有求婚者答三道题,答对了,就嫁给他。

苏小妹以才择夫婿,蜀地多才女,到宋代又出了个苏小妹。可说宋代四川的灵秀之气尽革于苏氏一门,苏小妹的父亲苏洵,哥哥苏轼、苏辙个个才高八斗,所谓“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小妹长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圆圆的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额头,突出的双颚,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样子。她从小就爱与两个哥哥比才斗口,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苏轼满腮胡须,肚突身肥,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不修边幅,不拘小节,更是她斗口的对象,于是整天在家口战不休。

一、庙堂对句苏小妹年十五时,生得天香国色,加上才学过人,所以一些风流才子后生纷纷求媒,其兄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非常欣赏名士秦观(秦少游)的才华,遂将秦的一篇文章介绍给苏小妹看,苏小妹看后大为赞赏:“今日风流才子,明朝龙阁学士,天下若无二苏;可以横行一时。”在苏东坡的帮助下,秦少游终于与苏小妹通过媒人定下了婚约。古时男女授受不亲,秦少游定婚前一直无缘见苏小妹一面,虽然耳闻苏小妹美貌无比,但毕竟心里不踏实。一日,得知苏小妹要去一寺堂上香敬佛,他便买通寺庙主持,装扮成小和尚去寺庙大厅等候。

苏小妹上香后,就坐在神像前看佛书,对身旁的小和尚看也不看一眼,好半天,竟打着呵欠在躺椅上睡着了,这就苦了扮和尚的秦少游,香主不走他就不能离开,累得他立了半天,动也不敢动。苏小妹睡足了才醒过来,依然呵欠连天,不看和尚一眼,秦少游有气,出了一句上联骂人:“艳女仰卧,横直两条大口。”这时苏小妹才发现一个小和尚在骂她,她也马上回敬一句:“秃男行礼,上下两个光头。”

二、洞房索句秦少游与苏小妹终于结秦晋之好,新婚之夜,苏小妹顽皮性又上了,设了几道关卡
第一题,是绝句一首,要新郎也做一首,合了出题之意,方为中式。"铜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少游想道:“这个题目,别人做定猜不着。则我曾假扮做云游道人,在岳庙化缘,去相那苏小姐。此四句乃含着‘化缘道人’四字,明明嘲我。”遂于月下取笔写诗一首于题后
云: "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

第二题四句诗,藏着四个古人,猜得一个也不差,方为中式。"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缝线路中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少游见了,略不凝思,一一注明。第一句是孙权,第二句是孔明,第三句是子思,第四句是太公望。

第三题,就容易了,只要做个七字对儿.题目是:"闭门推出窗前月。"初看时觉道容易,仔细思来,这对出得尽巧。若对得平常了,不见本事。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听得谯楼三鼓将阑,构思不就,愈加慌迫。却说东坡此时尚未曾睡,且来打听妹夫消息。望见少游在庭中团团而步,口里只管吟哦“闭门推出窗前月”七个字,右手做推窗之势。东坡想道:“此必小妹以此对难之,少游为其所困矣!我不解围,谁为撮合?”急切思之,亦未有好对。庭中有花缸一只,满满的贮着一缸清水,少游步了一回,偶然倚缸看水。东坡望见,触动了他灵机,道:“有了!”欲待教他对了,诚恐小妹知觉,连累妹夫体面,不好看相。东坡远远站着咳嗽一声,就地下取小小砖片,投向缸中。那水为砖片所激,跃起几点,扑在少游面上。水中天光月影,纷纷淆乱。少游当下晓悟,遂援笔对云:"投石冲开水底天。"前两个题秦少游都很轻松的回答出来了,只有第三个题难倒了他,在苏东坡的帮助下才得到了答案.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在思考的时候不小心掉进了荷花池,在那一瞬间得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