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凯申的来历 走了“常凯申” 来了“昆仑”?

2018-04-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毛泽东的词作<念奴娇·昆仑>由德文被一名副教授译成汉语后,作者竟成了"诗人昆仑".网友对此评价其荒谬堪比"常凯申"之于蒋介石.记者发现,该文作者陆兴华,现任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北京晨报>1月6日)这是难言的尴尬,也是黑色的幽默.结合此前孟子被译成"门修斯",蒋介石被译成"常凯申",让"同济大学副教授将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毛泽东的词作《念奴娇·昆仑》由德文被一名副教授译成汉语后,作者竟成了“诗人昆仑”。网友对此评价其荒谬堪比“常凯申”之于蒋介石。记者发现,该文作者陆兴华,现任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北京晨报》1月6日)

这是难言的尴尬,也是黑色的幽默。结合此前孟子被译成“门修斯”,蒋介石被译成“常凯申”,让“同济大学副教授将毛泽东诗词作者错译为‘昆仑’”有了较强的冲击和传播效果。

近年来,进入公众的学术笑话越来越多,甚至成了“学术笑话连续剧”,而“副教授将毛泽东诗词作者错译为‘昆仑’”,肯定不是学术界的最后一个笑话。只是,我们不知道这样的笑话何时才能灭绝。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高全喜称,“现在学术书的翻译很多都是教授承包,然后找几个学生来做,自己审阅一下”。当类似的谬误以相同的形式多次出现时,拷问学术制度的病变已经成为必然。否则,我们只能等待一个个笑话的上演。

就笔者的看法,至少有三点值得反思。

一是谁制造了“诗人昆仑”式的“学术笑话连续剧”?走了“常凯申”来了“昆仑”的怪象由谁负责?这种恶性循环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靠什么终止这种现象的蔓延?这些都是翻译界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学者和出版界应慎重对待的问题。但笔者在某国家级报刊上看到一篇文章,为这种“门修斯”、“常凯申”之类的翻译辩解,认为翻译是一种体力活,早已过了精雕细琢的时代。而持这种论调的恰恰是学术界和翻译界人士。

二是如此低级学术笑话的频繁出现,大学何以堪?学子何以堪?当下,学者们的著作越来越多,“大家”也似乎日益增长,但常识性错误充斥之下,怎能渴望大学尊严的存在。对学子来说,是不是意味着一种灾难呢?

三是翻译工作的连续性如何呵护?在利益的驱使下,与论文的庞大数量一样,翻译著作的数量也让人目瞪口呆。但是,翻译的质量早已被束之高阁,如此以来,即使出现比“常凯申”、“昆仑”更低级的错误,恐怕也不会让人意外。在“昆仑”式谬误现象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翻译“机器”的出现,而不是翻译家的产生。道德常存于义与利的十字路口,见利而忘义,便是学术道德失范的最主要原因,对翻译界来说也不例外。

“同济大学副教授将毛泽东诗词作者错译为‘昆仑’”,只不过是学术泡沫的一个变种罢了。就当前情况来看,埋怨这种浮躁的人不少,起来揭露其缘由的人则不多。然而,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找出导致学术浮躁的原因,这种现象就不会有丝毫的改变。对于学术病变的体制性基因,已经到了不能不正视的时候了。否则,不但大师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奢望,就连认认真真做学问、拒绝常识性错误都成了“镜中月,水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