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兵恰恰舞 卷二·天下英雄谁敌手:如何让对手陪你一起跳“恰恰舞”(上)

2018-03-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公共关系是艺术而非科学,是生命的游戏而不是逻辑推理.或许你认为借东风与空城计等等在科学或逻辑上是不成立的,但作为一种智慧的样式,它的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若一定要用史实考证的眼光去评判,无异于说海盐是不真实的:谁也没在海边见过,而且海水不可能这么咸--好在这些疑问并不妨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并不断地加以复制和创新.很多人都不明白诸葛亮为何手里总是离不开那把鹅毛扇. 这把扇子的功能很多:扇风.驱赶蚊虫.掸去衣服或座位(包括马背.树根)上的灰尘.掩饰自己内心的表情.吸引和分散对方的注意力.通过手腕

公共关系是艺术而非科学,是生命的游戏而不是逻辑推理。或许你认为借东风与空城计等等在科学或逻辑上是不成立的,但作为一种智慧的样式,它的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若一定要用史实考证的眼光去评判,无异于说海盐是不真实的:谁也没在海边见过,而且海水不可能这么咸--好在这些疑问并不妨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并不断地加以复制和创新。

很多人都不明白诸葛亮为何手里总是离不开那把鹅毛扇。 这把扇子的功能很多:扇风、驱赶蚊虫、掸去衣服或座位(包括马背、树根)上的灰尘、掩饰自己内心的表情、吸引和分散对方的注意力、通过手腕运动增强体内血液循环、作为自己与众不同的标志性装饰,等等。

因而对于实用主义者诸葛亮(正如他在舌战群儒时所自我标榜的那样)来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不离扇子,一点都不奇怪。

由于诸葛亮喜欢音乐,喜欢吟诵,而根据古人音乐、诗歌和舞蹈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的理论,一贯对应试教育(死读书、读死书、高分低能)持批评态度的诸葛亮肯定也喜欢舞蹈。

虽然他在南阳隐居过一段时间,但那段时间他经常出门访友社交(一回到家就蒙头呼呼睡大觉),可见诸葛亮并不喜欢独舞,而是喜欢与人共舞。而以他的个性和行为习惯,Mr诸葛更喜欢别人按他的节拍来跳舞。

他最喜欢跳的是恰恰舞,一种轻快而又优雅、热烈而又俏皮、快慢律动恰到好处的舞蹈。 不信你仔细揣摩一下诸葛亮摇扇子的节奏和他的步法,完全符合恰恰舞的节拍,也是每小节四拍走五步:慢、慢、快快、稍快(捧茶、捧茶、恰恰、恰),慢步一拍一步,快步一拍两步。

这也是诸葛亮一贯的风格,无论实领兵打仗,还是待人接物,都这样:一慢、二看、三通过。前两拍是慢拍,和他手里摇扇子的节奏相同,后三拍是快拍,和他脚下的步法一致。

恰恰舞的要领在于:一是领舞者给舞伴的暗示(引领意图)要明确,二是双方的舞步和手臂动作配合紧凑,给人一种自由洒脱而又互相依存的感觉。 一代伟人、大军事家、思想家、诗人毛泽东曾号召党的领导同志在工作中要学会弹钢琴,意思是说,做事要掌握好节奏和重难点,要艺术地、轻松自如地解决问题。

一代才子、企划大师、蜀汉集团总经理诸葛亮则更喜欢跳恰恰舞。尤其是在战场上,最能发挥恰恰舞进退自如、简单易行的特点。

擅长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毛泽东其实也很喜欢跳起恰恰舞,他在《论持久战》中所说的"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我疲我打"是对恰恰舞最精辟、最经典的描述。在这篇论文中,毛主席对日本鬼子腿短、腰笨、内线空虚、后劲不足等弱点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只要我们采用灵活机动的策略,坚持和对方周旋下去,最终一定能拖垮鬼子,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据说作者原想把这篇光辉著作题为《论恰恰舞》,因考虑到这篇著作严肃的政治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才没那样做。

才女张爱玲曾这样形容过跳恰恰舞:于千万年之中,遇见你所要对舞之人,于千万人之中,在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什么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哈罗,一起跳支恰恰舞好吗?"有时连问一声都不需要,只需要踏着鼓点,摆出邀请对方起舞的姿势,相互默默地对视一下,然后你进我退,恰恰恰;我进你退,恰恰恰。

没有多一步,也没有少一步,刚好和音乐保持一致--若仇人相见,则分外眼红,那就更不用说什么了,一上来就开始PK,谁跳到最后,谁就是赢家。

诸葛亮最喜欢化妆舞会,最喜欢戴上面具踏着他创作的《隆中对》乐曲跳恰恰舞。《隆中对》正好4/4拍,也是前慢后快,富有激情和浪漫色彩。

诸葛亮的舞步虽然和他的为人一样比较严谨,但每每也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大胆、新奇的即兴之作,尤其是在戴上面具之后,诸葛亮如同换了一个人似的,连他最熟悉的舞伴也不知道下一步会玩出什么花样。

诸葛亮认为,由于交际舞重在相互间的交流和协作,因而必须二者同时进入角色,步调一致。要做到这一点,最好是双方都戴上面具。这一点很关键很重要,因为戴上面具更能使双方产生角色感,更能感受到自己是在和对方跳舞,而不是一个人自由自在的散步。

而一旦你进入角色,就会按角色的要求去做,也就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真正进入自由游戏、自由创造的境界。诸葛亮的口号是:戴上面具与对手共舞,不亦乐乎!舞而时习(切磋)之,不亦乐乎?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最固定的舞伴有两个人:一个是周瑜,另一个是司马懿。

孟获也算一个,因为诸葛亮有一次连请他跳了七曲恰恰舞,直到孟获求饶为止。 先说诸葛亮、周瑜组合。周瑜是诸葛亮早期的舞伴,很有艺术天分,精通音律且有风度翩翩。

两人的演出,从难度系数和配合的角度来说,观赏度都还不错。只不过每次合作之后,诸葛亮的感觉比周瑜的要好,而后者则多少有点后悔甚至很有点遗憾。 先看"借/祭东风"那场演出。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老杜家诗坛上的杰出接班人杜牧这首诗之所以脍炙人口,不仅在于它超现实/认真地把历史作为一种虚拟的叙事话语来描述(可惜当代中西方新历史主义者们在著书立说时都没有提及杜牧和这篇重要文献),还在于它以游戏/调侃的口气揭示了历史的或然性和不确定性:如果没有那场成就周郎火攻的东风,那段历史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面目呢? 人们通常认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这一"虚拟事件"的描绘有宣扬迷信之疑,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批评《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最大的证据便是"七星坛诸葛祭风"这一回。

但正如前面说过,由于时代的局限,鲁迅先生在评点《红楼梦》时考察了经学家、道德家、革命家、才子、流言家解读红学的角度,却未能提及当代公关学家在红学研究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同样的,由于公共关系研究那时尚未成为显学,鲁迅先生也就不可能从公关的角度对"借东风"这一事件进行分析,自然也就难以体会到诸葛亮筑七星坛祭东风重要的公关意义。

还是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在《三国演义》中"七星坛诸葛祭风"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话说孙权在周瑜、鲁肃、黄盖和诸葛亮的力促下决心抗曹,曹操军士因不善舟楫遂听庞统之言将大小船只连成一片,周瑜和诸葛亮英雄所见略同,做出了同样的判断--欲破曹公,宜用火攻。

某日,周瑜和众将于南岸察看对方军情,忽见曹军寨中,被风吹折中央黄旗,飘入江中。

周瑜笑着对大家说:"此曹军不祥之兆也!"正高兴着呢,忽狂风大作,江中波涛拍岸。一阵风过,刮起旗角于周瑜脸上拂过。瑜猛然想起了什么,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不省人事。

左右急救回帐中,诸将众人尽皆愕然相顾:江北那边随时都有百万雄师强渡长江的可能,咱们都督一下子成了这个样子,倘曹兵一至,如之奈何?慌忙差人报知吴侯孙权,一面求医调治。 此时诸葛亮虽然完成了力促东吴联刘抗曹的使命,但由于孙刘统一战线联络办事处设在东吴这边,况且大战在即,有许多统战工作要做,所以身为统战部副部长的诸葛亮自然也就留在东吴。

听说周瑜巡视对岸军情时忽然口吐鲜血,诸葛亮望了一眼江岸上随风飘扬的东吴军旗,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

由于眼下正是备战关键时刻,所以诸葛亮打算立即去见周瑜。但转念一想,还是等鲁肃来了再说吧,身为统战部部长的鲁肃照例每天都会来办事处(亦即诸葛亮的临时住处)。 即便一位绝色的MM坐在身边,你也得等舞曲开始响起来才伸出你的手--太性急往往会适得其反。

果然,鲁肃一见周瑜突然病成这个样子,立即赶到办事处将这一情况通报给诸葛亮。没想到诸葛副部长笑着摇了摇那把鹅毛扇,不紧不慢地说:"都督之病,亮亦能医。

"鲁肃说:"若如此,则国家万幸!"即请诸葛亮同去看病。鲁肃先入帐见周瑜,说:"刚才去见Mr诸葛,他说能医治都督之病。可否让他来看看?"周瑜命请入,教左右扶起,坐于床上。

诸葛亮关切地说:"几天没见,都督怎么忽然病了?"周瑜淡然道:"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诸葛亮意味深长地一笑:"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周瑜听了脸色为之一变,随即发出呻吟之声。诸葛亮问:"都督心中似觉烦积否?"周瑜点了点头。

诸葛亮说:"须得先理其气;气若顺,则呼吸之间,自然痊可。 周瑜听出诸葛亮话中有话,于是试探地问:"欲得顺气,当服何药?"诸葛亮笑着摇了摇鹅毛扇:"亮有一方,便教都督气顺。

"周瑜忙说:"愿先生赐教。"诸葛亮索取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写毕,递与周瑜说:"此都督病源也。"周瑜见了大惊,暗思:"哇噻!诸葛这家伙真是鬼得很!竟然早已知我心事!

只好以实情告之。"乃笑曰:"先生已知我病源,将用何药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赐教。 既然周瑜接受了邀请,诸葛亮立刻拿出备好的面具,同时把他早就写好的《借东风》乐谱递给周瑜,精通音乐的周郎瞥了一眼便交给鲁肃,让乐队调试好乐器准备演奏。

周瑜此时的注意力不在乐曲的形式,而在于乐曲的内容,因而一看到《借东风》这个标题,立刻就同意了。 其实周瑜的心病鲁肃和众将应该都能猜到:隆冬之时盛行西北风,若不得东南风,根本就无法用火攻取胜。

关键是大家没办法治他这心病。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周瑜不像曾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那样熟悉节令和天气变化规律,只看到眼前季节盛行西北风,却不曾想到马上就是冬至: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往往有二三日会刮东南风。

这一点曹操也知道,只不过他当时一心盼黄盖来降,一心想着一举平定江南"铜雀藏娇(乔)",自我感觉太好,太麻痹大意(自我陶醉),因而一点都没加以防备。 不过,即便诸葛亮简简单单地告诉周瑜:冬至之时可能会有东南风起。

周瑜会轻易相信吗? 将一个重大的军事行动完全寄托在一种可能性(谁能保证冬至那两天一定会起东南风?)上面,风险未免太大。而且曹操一旦时机成熟,随时都有可能渡江南进,所以周瑜要的不是一种经验性的天气概率,而是一种确定性的东西。

大战在即,诸葛亮只能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和某种明确的操作方式让周瑜及其参战的高级将领们坚信:东南风届时一定会刮起来,我们的目的一定会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所以诸葛亮必须满有把握地对周瑜打保票说:"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

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Ok? 光嘴里打包票会呼风唤雨还不行,还必须将具体的操作程序和设备条件列举出来。这正如申报一个业务项目或科研课题,要获得批准,除了阐明其现实意义外,还必须详细说明其实施方案和必要条件,以证明其切实可行。

所以诸葛亮为了增强大家对他借东风的信心,也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大家认真备战,他提出在最显眼的南屏山上筑七星坛祭东风--当然所有这些都是做给大家看的。

诸葛亮同时也作了最坏的打算: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所以他事先让赵云预备一条快船在山下的滩口等他,无论东南风是否会起,他都必须尽快离开(这里已不再需要他),刘备正在夏口焦急地盼他归队呢。 诸葛亮表现得这么有信心,周瑜自然乐于配合:"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大事可成矣。

只是事在目前,不可迟缓。"诸葛亮掐了掐指头:"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如何?"(此时已是十一月十七日)周瑜闻言大喜,矍然而起:病一下子就好了,管你是跳恰恰恰,还是跳探戈或别的什么,我都奉陪。

便传令差五百精壮军士,往南屏山筑坛;拨一百二十人,执旗守坛,听候使令。你要的条件(无论场地、道具、伴舞、场记人员)我都满足你,不管你怎么忽悠,我只要届时东南风起,这七星坛可是你立下的军令状,若祭不得东风,看你怎么向全体东吴人民尤其是全军将士交待? 恰恰舞不像华尔兹和布鲁斯,不需要两人老抱在一起转来转去的。

恰恰舞更看重的是双方步伐和动作的协调一致和目光、手势的交流,而不是身体的接触。

所以恰恰舞像街舞一样,同性组合比异性组合更能展现出其自有、洒脱和默契的特征。或许有人会认为两个大男人组合在一起跳恰恰舞有同性恋之嫌,殊不知史上最牛最牛的艺术组合--"知音组合"俞伯牙与钟子期就是两个大男人,何况在军事艺术俱乐部里,很少会碰到女性。

即便偶尔有女同胞进去,像花木兰那样,也是打扮成男人混进去的。大家盔甲、面具一戴,性别也就无所谓了,关键是在于游戏本身带来的刺激和快乐。

接下来我们看诸葛亮是如何表演的:先在南屏山勘查地形,令军士取东南方赤土筑坛。有军士当即问诸葛亮:如果要借西北风的话,是否取西北方黑土筑坛?诸葛亮故作高深的一笑说"天机不可泄露"。

由于工程不大,祭风坛很快就筑好了:方圆二十四丈,每层高三尺共分三层。最下面一层插二十八宿旗:中间一层周围列黄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上面一层四人,各人戴束发冠,穿皂罗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裾(据说今人的时装表演发源于此)。

前左立一人,手执长竿,竿尖上用鸡羽为葆,以招风信;前右立一人,手执长竿,竿上系七星号带,以表风色;后左立一人,捧宝剑;后右立一人,捧香炉。坛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环绕四面。

很有点赤壁之战开幕式的风格。 诸葛亮真会忽悠的,非如此(故弄玄虚)不能让大家相信东南风会如期而至。不过在气象专家眼里,诸葛亮设计的七星坛,或许很有点像今天的气象观测台:诸葛亮呼风唤雨是假,观测预报天气变化是真。

而据一位名叫"螺丝"的网友考证,虽然这项工程看起来跟当时流行的求风祈雨祭坛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诸葛亮是借此玩阵法游戏,日后那个著名的八卦阵乃脱胎于此。

到了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Mr诸葛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诸葛亮只能这副打扮,那年代专业的气象学家们在呼风唤雨时都一个个像歌坛巨星那样闪亮登场),来到坛前。先支走鲁肃(免得他在这里碍手碍脚),说周瑜那里更需要人手,并以自谦的口气故作轻松地说:"倘亮所祈无应,不可有怪(必要时在周瑜面前说说情)。

"然后嘱付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

如违令者斩!"意思是:若我祭不得东风一走了之,尔等亦不可大惊小怪、说三道四,更不得阻拦。众皆领命。诸葛亮遂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祝此次演出圆满成功),然后中场下坛休息。

如此一日重复几次,却并不见有东南风。--也就像气象局官员一样按时上下班混点子,何时起风只要老天爷才知道。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周瑜率领程普、鲁肃一班军官在帐中,只等东南风起(诸葛亮说得那么肯定,不防信他一回,况且周瑜也想通了,只能这样赌一把,死马当作活马医。

不然还能咋的?)便大干一场。黄盖已自准备火船二十只,船头密布大钉;船内装载芦苇干柴,灌以鱼油,上铺硫黄、焰硝引火之物,只等周瑜号令。吴侯孙权的船也在离寨八十五里处停泊,只等周瑜佳音。

周瑜差鲁肃遍告各部下官兵将士:"俱各收拾船只、军器、帆橹等物。号令一出,时刻休违。倘有违误,即按军法。"众兵将得令,一个个磨拳擦掌,准备厮杀。--上下一心,众志成城:这正是诸葛亮筑坛祭风所要的效果,大家都对火攻充满信心。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换个角度说:如果确认东风会起,万事必然会准备得妥妥当当的。 结果一切都不出诸葛亮所料。七星坛不仅成为鼓舞东吴抗曹必胜信心的号令台,同时也是掩护诸葛亮退场的安全通道。

其他人都各就各位、随时准备向对岸发动袭击,只有诸葛亮悠闲地站在南屏山上。山脚下有一处隐秘的滩口,赵云接应的快船已稳稳的泊在那里。诸葛亮心里明白,当周瑜决定让他筑坛祭风的那个时刻就已经对他产生了杀心:若祭得东风,说明这位潜在的竞争对手的确太厉害,若不早除必定留下后患;若祭不得东风,贻误战机,按失职、渎职罪,他诸葛亮也该军法从事。

所以诸葛亮必须算准时间差,不管有风无风,抢在丁奉、徐盛奉周瑜之命来捉拿他之前,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已料定都督不能容我,必来加害,预先教赵子龙来相接)。

--他在东吴的使命已经完成,即便周瑜赢了,也不可能指望把七星坛当作他的领奖台。

由此可见,七星坛祭东风是诸葛亮为了坚定周瑜及全体东吴将士"火攻破曹"信心的一次公关造势(有点类似今天的营销宣传)活动,这一点周瑜本人很快就意识到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作为主战派领军人物,他必须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坚定大家的胜利信心,凡是有利于抗战备战的行为,一律给与肯定和支持;凡是不利于抗曹破曹的,坚决反对。

正是由于周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诸葛亮的七星坛祭东风才能演出成功。 因而这场借东风,一方面是诸葛亮演戏给周瑜看,另一方面则是周瑜借诸葛亮的演出给孙权和全体将士看,二人像是戴上面具跳恰恰舞一样,恰!

恰!恰!每一步都配合得很默契,恰到好处。只不过对周瑜来说,舞曲快结束时,诸葛亮一个脱手步来个优美的转身,提前拜拜了,实在有点遗憾。

表面看来,《三国演义》在美化、抬高了诸葛亮的同时,往往贬低甚至丑化了他的对手。实际上并非如此,比如这里的七星坛祭东风,两人韬晦之精妙同样令人佩服,而且最后的结果也是双赢(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是双赢,如果你跟不上对手的节奏,跳得很被动的话,会被拖得很惨或提前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