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峰吴仪 寻找吴德峰后人 追忆父辈生死之交

2017-08-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父亲曾冒死掩护至交摆脱暗杀,新中国成立后未能谋面,七旬老人想弥补遗憾--     长江商报2月26日报道 昨日,记者收到一封70岁老人的来信.四页信纸,平静中追忆着80多年前惊心动魄的革命往事.写信人是张同昭,他的父亲张振寰,曾与解放前"潜伏"国民政府官至公安局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武汉市市长的吴德峰亲如手足.张振寰在白色恐怖中舍身掩护吴德峰,助其摆脱国民党的暗杀,后来由于种种阴差阳错,直至离开人世,二人未能再次相见.张同昭诚恳希望记者牵线搭桥:"联系上现居北京的吴德峰后

    父亲曾冒死掩护至交摆脱暗杀,新中国成立后未能谋面,七旬老人想弥补遗憾——     长江商报2月26日报道 昨日,记者收到一封70岁老人的来信。

四页信纸,平静中追忆着80多年前惊心动魄的革命往事。写信人是张同昭,他的父亲张振寰,曾与解放前“潜伏”国民政府官至公安局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武汉市市长的吴德峰亲如手足。张振寰在白色恐怖中舍身掩护吴德峰,助其摆脱国民党的暗杀,后来由于种种阴差阳错,直至离开人世,二人未能再次相见。

张同昭诚恳希望记者牵线搭桥:“联系上现居北京的吴德峰后人,寻找见证父辈莫逆之交的书信、照片等物品,共同追忆他们的深情厚谊。”

“你快走,其他的我来办!”

“父亲和吴德峰十几岁就认识,后来一直同学、共事,几十年的老交情了。”张同昭是张振寰30多岁才得的独子,很多事情是听父亲零零碎碎讲出来的。

张同昭介绍,1910年代,其父亲张振寰不到20岁,从天门老家来武汉求学,考入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结识了年纪相仿的吴德峰,由于性格、志趣相投,经常在一起,两人成了挚友。毕业后他们一同被分配到湖北省政府机关工作。

“1924年,吴德峰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父亲没有加入,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张同昭说,1926年,吴德峰担任武汉市公安局长的时候,父亲张振寰担任公安局司法委员,对于吴德峰在国民政府中的地下活动,父亲了解很多,但从来没有泄露过。

1927年汪精卫公开叛变后,武汉地区的白色恐怖空前严重,国民党内部的清党行动也空前公开化。“我父亲从小道消息听说国民党方面要抓吴德峰后,来不及休息,第一时间通知吴德峰,告诉他已经被列入黑名单了。当时吴德峰考虑了一下,说是不是先办个辞职手续再走,我父亲着急地说,瞒不下去了,再不能迟疑了!

你直接走,剩下的移交手续我来办妥!” 张同昭说,吴德峰在“公安局长交接仪式”幌子的掩护下,乔装改扮过江,与汉口地下党的同志衔接离汉,顺利脱险,急得国民党当局四处悬赏捉拿。 “想不到,父辈们这次分别后,竟未能再次相见。”

23年后书信相邀却擦肩而过

私通共产党,还助其逃脱逮捕,张振寰不可避免地受到牵连。张同昭说,父亲不久就被免职,被“发配”到西北偏远地区的县城任职,直至解放前夕。

张同昭回忆,父亲经常自言自语,说“不晓得德峰是到了苏区,还是留在了白区,留下来是十分危险的!”可见挂念之深。

解放后,张振寰一家三口来到宜昌。1950年初春,他从报纸上看到吴德峰任武汉市市长的消息,高兴地说:“德峰回到武汉了!他还在!”张同昭说,当时父亲提笔就给吴德峰写了一封信,没想到,才过几天,他们就收到了回信。

“我那年10岁,记得很清楚,信封上印着‘武汉市人民政府’几个红字,信是用毛笔写的,竖排字。”张同昭回忆,信中内容大概是:寿山(父亲字)兄,多年杳无音信,非常挂念,接到来信十分欣喜,请速携家人来汉,我会把一切安排妥当。

“父亲当时那个高兴啊,兴奋啊,我都不知道怎么形容!”说到这里,张同昭脸上也笑开了花。他说,父亲平时话很少,但那天特别话多,马上就开始收拾东西,还跟母亲絮叨“不知道德峰现在什么样子了……”

然而,两天后准备启程时,父亲又改变了主意。张同昭记得,当时父亲跟母亲说:“武汉刚刚解放,百废待兴,德峰作为一市之长,肯定日理万机,我们就不要再去麻烦他了。”

就这样,在离别多年后,张振寰和吴德峰擦肩而过,从此再也没有书信往来。“我知道父亲心里也觉得很遗憾,但是他就是这种性格,不喜欢麻烦人。直到临终前,他还拉着母亲的手嘱咐:不要去麻烦德峰。”

然而就在前年,张同昭意外听堂姐说,1950年秋天,两个武汉的机关干部,点名要找张振寰,说是他救过共产党的干部,立过大功。但是那时没人知道张振寰一家在哪里,因为他们已经搬家了。

“跟吴伯伯面对面,我们没相认”

令张同昭感觉机缘巧妙的是,父亲去世几年后,他和母亲竟然有机会跟吴德峰面对面。那是1953年,吴德峰被调到荆门国营五三农场任总场场长。恰巧,张同昭跟随母亲和继父也来这里住。张同昭说,当时他家居住的平房,距离吴德峰的办公室只有一两百米远。13岁的他经常到农场去玩,远远看着吴德峰门口的警卫站岗,吴德峰经常骑着自行车到处视察,在食堂打饭时,也经常可以遇到他本人。

有一次,张同昭和母亲乘坐继父单位的卡车外出,母子二人远远看见吴德峰骑着自行车过来,司机停下来让吴德峰上车,吴看副驾驶位子上有一名孕妇,二话没说就爬上后面车厢了,跟张同昭母子面对面坐着。

“我当时小声问母亲,要不要告诉吴伯伯父亲的事?母亲拍拍我的腿,轻声说,父亲不愿意去麻烦他,我们不应该攀这个亲。” 张同昭回忆,当时他既兴奋又有点失落,只能趁吴不注意多看他几眼。

“现在想起来,那么多机会都错过了,真的很可惜很遗憾。” 张同昭说,人老了就爱怀旧,想着自己日子也不多了,就想替父亲完成心愿,弥补他的遗憾,也了却这份牵挂。

“我想试着联系一下吴德峰的后人,看能不能在他们那里找到父亲的遗迹,比如跟吴德峰同窗和共事时的照片、二人往来的书信等等。” 张同昭理理花白的头发,眼里充满期盼。

(长江商报 刘春燕)     张同昭拿着父亲手写的对联稿委托本报寻找吴德峰的后人。(长江商报 倪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