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克林的子女 曾克林开辟滦东的前前后后

2018-01-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八月,中共中央洛川会议作出了在冀东地区开展抗l:l游击战争的决定.一九三八年七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冀东人民发动了"冀东工农武装抗日大暴动",地处滦东的昌黎.卢龙.抚宁和青龙县人民投入了这一伟大抗日爱国武装斗争.滦东地区地形复杂,形势险要,南部平原物产丰富,北部山区重峦叠障,具有开展游击战争的优越条件.更有勤劳勇敢的人民群众,富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经过声势浩大的抗日大暴动,播下了反抗日军侵略的种子,人民向往八路军,盼望八路军再来.冀东抗日根据地

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八月,中共中央洛川会议作出了在冀东地区开展抗l:l游击战争的决定。一九三八年七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冀东人民发动了"冀东工农武装抗日大暴动",地处滦东的昌黎、卢龙、抚宁和青龙县人民投入了这一伟大抗日爱国武装斗争。

滦东地区地形复杂,形势险要,南部平原物产丰富,北部山区重峦叠障,具有开展游击战争的优越条件。更有勤劳勇敢的人民群众,富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经过声势浩大的抗日大暴动,播下了反抗日军侵略的种子,人民向往八路军,盼望八路军再来。

冀东抗日根据地经过一九四。年以来的大发展,已经向南威胁北宁铁路和日军视为"重要国防资源所在地"的唐山,向西威胁华北日军基地平津两市,向北插入伪满洲国,危及日本的所谓"国防第一线"。因而,华北日军一九四一年的"肃正作战",首先从围攻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始,并。一直把其作为华北日军"治强"、"扫荡"的重点地区之一。

滦河东是敌人后方的后方,我军前方的前方,又是水陆交通要道。滦河又是敌人的天然屏障,设置了严密的封锁线,筑有堡垒多处,所以敌人残酷地统治了四年,开辟这个地区要比当初开辟滦西刚难得多。

一九四二年八月,中共晋察冀十三地委(冀东地委)为开展滦东抗日根据地,作出了"关于(滦)河东工作决定",并相继派出以高敬之为书记,李焕章、田丰、张福德为成员的滦东工作团,东渡滦河,开展抗日游击战,在卢龙、抚宁北部山区开辟出了小块根据地。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开辟滦东军事力量,打击敌伪,把滦东建设成为我军挺进东北的前沿阵地,对于冀东区党分委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全局发展的大事。冀东军分区决定选派曾克林率部出征滦东。原军分区参谋长、时任十二团团长的曾克林是一位老红军干部,以英勇善战而闻名全军。红军长征到达吴起镇的第二天,他在叶剑英的指挥下,率领三个连打垮了尾随追击的1000多马家军骑兵,并歼敌300人。对于此战,毛主席赞叹不已,高兴地说:克林同志,打得好,打得好。一九三八年曾克林带领200多人的八路军主力参加冀东大暴动,并且成为暴动的中坚力量。他率领的十二团是冀东军分区的主力部队,营以上干部大多是老红军,很有战斗力。十二团前身是以冀东暴动队伍组建的八路军第4纵队苏陈支队,一九四。年7月改称晋察冀军区冀东分区十二团,成为冀东地区的第一支主力部队,到了一九四。年底十二团发展到2000多人马。

一九四二年八月,曾克林派出十二团第一营作为突击部队,东渡滦河武装开辟滦东。在部队过滦东前,敌人又集中日伪军13000人,在飞机、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对滦河西的迁安、卢龙、滦县、丰润地区进行报复性"扫荡"。为粉碎"扫荡",根据上级指示,曾克林决定全团分散活动:二营的两个连队在丰滦迁中心区:其余两个连进至都山、平泉地区;曾克林带领团直到都山以南地区活动;一营渡过滦河,向东发展。

八月初的一天,第十二团一营作为突击组,在营长欧阳波平、总支书记杨春垠的带领下,越过敌人在青龙河上的层层封锁线,像一把刀子插到昌黎、卢龙、抚宁东山以西地区,随一营过间的还有龚发田游击队。八月十八日清晨,接侦察员报告,日本关东军原田中队从长城口奔迁安、建昌之间的彭家洼来了。欧阳波平等立即率领一营隐蔽在彭家洼南山上。当敌人进入伏击圈后,一营猛烈开火,敌人拼命抵抗。号称"常胜军"的鬼子中队非常凶残、狡猾,且武器装备精良。一营的干部战士发扬敢冲敢打、不怕牺牲的精神,冲上去和鬼子拼刺刀。经过三个小时激战,胜利结束战斗。缴获1挺重机枪、1门小钢炮、6挺机关枪和几十支长短枪。首战千捷,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扩大了我军的影响。第一次彭家洼战斗后,一营接着又挺进抚宁,北出长城,进入青龙、建昌、凌源地区,先后四次较大战斗,击溃日伪军800余人的阻击。一系列的军事活动,为我军大部队的进入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接到一营东进情况报告后,曾克林决定,进一步加快开辟滦河东岸的速度,率领团部和二营、三营于一九四二年十月全部渡过滦河。部队过河不久,曾克林和高敬之、曾辉、周家美等同志在西牛山开会,被敌人发现后,团部和部队便转移到建昌营东南的火贤庄。不久,又为敌所侦知,日军从建昌、迁安县城、大横河、包各庄出去四路兵马,向十二团扑来。面对强敌,曾克林迅速指挥部队抢占有利地形,在大贤庄摆开战场,与前来"扫荡"的建昌日军山本中队激战,把这个中队的日军全部歼灭,缴获轻重机枪3挺、长短枪20支。之后,又把迁安来的敌人击溃。接着,曾克林率部甩开大横河、包各庄的两路敌人,安全转移。由于彭家洼、大贤庄两次战斗,打的都是日军精锐部队,大大振奋了民心,鼓舞了斗志,更进一步扩大了我军在滦东的影响,使群众抗日情绪更加高涨,为开辟滦东抗日游击根据地、扩大抗日武装力量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为了拓展游击区向东北方向发展空间。曾克林组织武装力量向口外突破。一九四三年六月,曾克林带领滦东八路军1000余人马,从抚宁小河峪、龙潭、猩猩峪一带出发,经过一夜的急行军,包围了青龙县南部的龙王庙、木头凳的敌伪据点,连续七八天的战斗,攻下大小据点多处,有力扣‘击了长城以北50里内的日伪军。此后,曾克林多次派出武装力量,掩护地方干部活动,不断开辟新区,分别在青龙、建昌、抚宁设立了5个交通站,建立起了以青龙为通道,连接华北与东北地区的300'~的交通线。

根据"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原则,曾克林率领十二团一面打仗,一面同地方干部一起,广泛向人民群众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和政策,大力揭露敌人的罪行,同时用军事斗争的胜利,配合地方建党建政。我地方干部迅速在400多个村庄建立了基层政权和群众组织,建立了临抚昌和迁卢抚昌两个联合县办事处。一九四二年冬,迁卢抚昌成立了九个区,临抚昌也开辟了抚宁东山以西、洋河以东地区。在新开辟的地区,逐步建立了农救会、工救会、妇救会、青救会、文救会、儿童团等抗日组织,滦东地区长期被日伪统治的局面初步打开。

保卫抗日根据地

曾克林率领十二团由基本区开赴滦东以后,积极进行外线作战,广泛开展游击战,用一个又一个军事胜利推进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开辟工作。由此,滦东抗日工作和地方工作有了迅速发展,滦东抗日斗争局面出现了新变化,农村建成抗日游击根据地,包围着少数敌占城镇和交通要道据点。

抗日形势的迅猛发展,引起了日伪的极大恐慌。从一九四三年春季开始,日伪从界岭口外向口里进犯,在临榆、抚宁、青龙沿长城线一带,实行残酷的"集家并村"和"三光政策"。仅一九四三年九月至一九四四年二月,日伪先后六次出动数千至上万兵力对滦东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以"长途奔袭"、"分进合围"战术,实行"分区扫荡"。

一九四三年夏季,鉴于敌人在滦东修筑许多据点和碉堡,在各县还成立了所谓"县自卫队"、"清剿队"和"反共自卫团",曾克林率领十二团,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填沟壕、炸碉鲣,恢复被敌人占领的地方,并采取"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战术原则,灵活歼敌,用战斗保卫基本区,巩固根据地。

一九四三年六月,曾克林率领十二团在卢龙后官地伏击了鬼子运输队。曾克林派第二营在后官地伏击,其它部队阻击可能出现的援敌。山于后宫地位处交通要道,战斗打响后敌人可能迅速增援,曾克林要求部队速战速决,不要拖泥带水,一定要以歼敌为,避免打成击溃战。二营把五、六连作为这次伏击的主力,五连埋伏在公路两侧居民院中,六连埋伏在村东端十字路品侧,从正面阻击敌人。敌人钻进包围圈后,营对敌发起攻击,顿时,手榴弹和子弹从两侧和正面飞向公路。接着,五连从隐蔽的院落里一跃而起,端着用晃晃的刺刀冲向敌人。二营经过几次冲锋和殊死搏斗,消灭108个鬼子,缴获敌人重机枪1挺,轻机枪3挺,于步枪近百支。在交通要道上,不到两个小时就歼灭了一个中队日军,充分显示了我军的威风,狠狠扣‘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一九四三年七月,曾克林等十二团领导按照中央关于精兵简政的要求,为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对部队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取消了营的编制,变为小团。十二团抽出四连和二连,与地方武装合编组建的七区队和八区队,在发展和巩固滦东根据地的游击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九四四年一月九日,曾克林带领十二团冈部和特务连及三连、五连在抚宁曹西庄一带宿营。上午,敌人的三辆坦克和两辆卡车向村里开来,情况十分危急,在村外的十二团副参谋长杨树元及连长牧野,带领部队与卡车上的敌人交上了火。但三辆坦克横冲直撞,冲进r村庄。这时,村里面只有一个特务连。曾克林正和团里的几位领导研究部署春季攻势问题,在听到消息后,当即指挥部队进行反击。他命令特务连,利用村中的有利地形设置障碍,先阻滞其推进速度,同时组织反坦克小组,迅速将其消灭。特务连指战员发挥勇敢顽强的精神,用掷弹筒轰,用手榴弹炸,跳到坦克上打,连续炸毁了两辆。另‘辆见势不妙,狼狈逃窜。三连、五连战士勇猛追击歼灭敌人30名,烧毁了两辆卡车。这是冀东部队首次打掉敌人坦克。战斗的胜利,使根据地人民欢欣鼓舞,为此,晋察冀军区通令表彰了十二团。

柳河圈地处卢龙,周围群山环抱,是冀东十二地委和专署机关所在地。这里不仅是我军的指挥中心,而且是我军后勤基地。一九四四年三月,日军有计划地对柳河圈进行合围。抚宁、卢龙、昌黎、唐山等地日军共约3000人,兵分九路向十二团合击,妄图一举歼灭这支滦东八路军主力。根据情报,曾克林判断出敌人的企图后,当即决定主力不与敌人恋战,迅速撤退。同时,趁敌尚未形成合围之际,由高敬之带领党政机关及群众转移,十二团特务连进行掩护。特务连巧妙地利用地形阻击敌人一天一夜,歼敌150多人。最后,在当地老乡的帮助下,利用黑夜安全突围。

一九四五年一月,随着抗日形势的发展变化,由于滦东根据地的扩大和抗日队伍的发展,上级决定在滦东地区,以十二团为基础,扩大成立冀热辽军区十六分区,由曾克林任司令员,徐志任政委。分区下辖十二团和十八团,以及卢抚昌和临抚昌两个县支队,部队活动的范围为迁安、卢龙、抚宁、临榆等四个县和口外的青龙、绥中、建昌、兴城、朝阳、凌源等地。

经过三年多的游击战争,滦东游击根据地由无到有,由小到大,开辟和建立了东至辽宁朝阳,南到昌黎渤海边,西到抚宁洋河,北到青龙、建昌,南北长达600多里的根据地。原冀热边区第三行署专员高敬之在回忆中说,军队对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巩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滦东的地方武装力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这主要是曾克林领导的十二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打响出关第一仗

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党中央、中央军委向全国各解放区军民发出号召:对日寇进行最后一战。八月十一曰,朱德总司令向全国人民武装发出命令:向一切敌占交通要道展开积极进攻,迫使日伪军投降。冀热辽军区任务是进军东北。根据军区部署,曾克林司令员和唐凯副政委带领导十六军区部队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六日由作为冀热辽军区的东路军向锦州和沈阳方向前进。

部队直达山海关以北40里处的前所车站后,拔除了当地的敌军据点。部队占领前所后,原定的任务是迅速向锦州、沈阳出发。当了解到山海关至沈阳的铁路可以通行,山海关的敌人较少,只有日军600人,伪军一二千人,已是惊弓之鸟这个情况,曾克林和唐凯认为部队有把握拿下山海关,决定调动部队攻打山海关。曾克林把下属的各个部队主要领导召集起来,一起仔细分析研究如何行动。曾克林特别指出:控制山海关极为重要,可以为我们先头部队解除后顾之忧,又能保证后续部队进入东北,部队可以利用铁路交通,加快速度。

当时,十六分区的队伍已与苏军一个小分队会师,这个分队人数虽然少,但装备精良,有重炮和汽车,曾克林派联络参谋与他们沟通,要求他们配合攻打山海关。经苏军上级同意,苏军小分队配合八路军攻取山海关。中苏两军领导一起商定,中苏两军派出一个小组,乘坐一个吉普车,前往山海关与日军谈判。日军强调:山海关不归"满洲国"管,他们奉上峰命令,要向蒋介石的中央军投降。在劝降未果的情况下,曾克林命令所属部队开始攻击。第十八团以"天下第一关"城楼为主攻目标,第十二团以火车站、桥梁厂为主攻目标,两面夹击敌人。苏军部队长带领所属小分队,紧密配合。分区直属队等进入隐蔽集结地,作为预备队,待命投入战斗。

经过四个小时激战,到晚9时,战斗胜利结束,共击毙和生俘日军200多人,打死打伤伪军数十人,生俘伪军警1000多人。同时,收缴长短枪3000多支,迫击炮、掷弹筒50多门,各种机枪70多挺,子弹10万发,还有其它大批军用物资。沦陷十三年之久的华北军事要塞山海关终于被光复,重新又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战斗结束之后,曾克林按照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的指示,把山海关移交给军分区副司令李道之、政委徐志带领的第二梯队后,吸收2500多人参加部队,乘坐列车向沈阳进发。九月五日顺利到达东北最大城市沈阳。九月十四日,曾克林偕同苏联红军代表,从沈阳乘坐飞机赴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中央当即做出"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曾克林率部在向沈阳进军的途中,在绥中、兴城、锦西、锦州等地留下一批指战员和随军地方干部,摧毁伪政权,建立地方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