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清大校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李海清副教授应邀来我校举办学术讲座

2018-01-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11月27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李海清副教授应邀来我校为建筑系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在地实践——建造模式如何深度影响了中国的建筑设计"的学术讲座.    讲座中,李教授首先以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建造科学观测站为例,对讲座主题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如何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背景下,选择恰当的方式设计并建造?"这一问题供大家思考.接着他分析了在工程中影响建造的设计构想.建造实施和背景环境等因素,并对厦门大学大礼堂.解放后的"干打垒"

    11月27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李海清副教授应邀来我校为建筑系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在地实践——建造模式如何深度影响了中国的建筑设计"的学术讲座。

    讲座中,李教授首先以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建造科学观测站为例,对讲座主题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如何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背景下,选择恰当的方式设计并建造?"这一问题供大家思考。

接着他分析了在工程中影响建造的设计构想、建造实施和背景环境等因素,并对厦门大学大礼堂、解放后的"干打垒"建筑及著名设计师张雷的"诗人住宅"等成功的建造案例进行了分析说明。他认为"意在笔先,匠在意前。

‘匠’是‘意’之达成的社会性,生产条件是前置条件",设计者或建造者是建筑工程的主要控制者,只有将智慧和知识的火花与特定时代社会背景的约束与建造方式完美结合,才能创作出特定形态的佳作。

最后,通过对近百年建造技术的梳理和现阶段我国建造技术的分析,他指出,建筑技术本身并无优劣,只有适合与否。面对目前国内建筑行业的诸多窘境,新技术预制装配或许是解决目前窘境的方式之一。"盖中国之制器也,儒者明其理,匠人习其事,造诣两不相为谋,故功效不能相并"——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