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能源曹志安 河南能源永城职业学院—— 依靠创新驱动引领职业教育

2018-01-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本报记者侯博通讯员刘福奎 编者按:河南能源永城职业学院牢记社会责任.顺应发展潮流,积极探索政校企合作办学的新路子,促进政府.学校.企业深度融合,为95%以上来自农村的在校生打造四个平台,促进学生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为农村孩子找饭碗.谋出路,让农村孩子掌握一技之长.成为有用之才,趟出了一条依靠创新驱动.推进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子.2月14日,河南能源永城职业学院2012级11位优秀实习干部.41位实习先进个人和1个实习先进班集体,受到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的隆重表彰,该院订单式培养.生产性实习-

本报记者侯博通讯员刘福奎 编者按:河南能源永城职业学院牢记社会责任、顺应发展潮流,积极探索政校企合作办学的新路子,促进政府、学校、企业深度融合,为95%以上来自农村的在校生打造四个平台,促进学生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为农村孩子找饭碗、谋出路,让农村孩子掌握一技之长、成为有用之才,趟出了一条依靠创新驱动、推进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子。

2月14日,河南能源永城职业学院2012级11位优秀实习干部、41位实习先进个人和1个实习先进班集体,受到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的隆重表彰,该院订单式培养、生产性实习—“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初步显现。

“截至目前,我院"招生招工一体"的订单培养机制就已逐步形成,学院与河南能源下属30多家企业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 实现了订单培养、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就业的美好愿景。

现在,学院不但开设有"海尔班"、"美的班"、"联想班",为这些世界知名企业培养职业人才、专门人才,而且还已经和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合作交流备忘录,为学院迈向国际舞台搭建了桥梁,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河南能源永城职业学院董事长、党委书记曹志安说。 创新办学模式。

2010年以来,河南能源永城职业学院紧抓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积极探索政府、企业、学校共建“股份制”高等职业院校的合作办学之路。永城市政府划拨1612亩土地用于新校区建设,商丘市人民政府以学院原有资产出资,持有学院30%的股份;依托世界500强、河南省第一大工业企业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以增资扩股的方式持有学院70%的股份,并于2012年5月为学院注入办学资金5.

1亿元人民币,使院综 合实力大幅提升。

“目前,学院实行河南能源集团和商丘市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以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为主的管理体制,这种办学模式目前在全省还是唯一的一家。”河南能源永城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再林介绍说。

挖掘农村生源。河南能源永城职业学院副院长李海深介绍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资源重点要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我们学院一直牢记这个社会责任、顺应发展潮流,我们的生源大多数都是农村孩子,而且文化基础较差。一本、二本、三本,乃至高职高专一批都挑过以后的学生,才肯报考我们的学校,因此我们的在校生95%以上都是来自农村的。

生源基础虽然差,但是我们要对学生负责、要对学生家长负责,上了三年大专不能什么都不 会,我们必须要给这些毕业的农村孩子找到饭碗、谋到出路,让这些农村孩子掌握一技之长、成为有用之才。

” 促进校企融合。为了加快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行业部门指导作用和校企联合的优势,学院和河南能源集团永煤公司推行优秀年轻干部互派锻炼、双向挂职工作一年多来,49名互派人员多次组织召开了11场校企专家座谈会,针对学院课堂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实训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举办了9期企业专家、技术骨干专题讲座,11名教师取得副教授任职资格、39名教师获得讲师、工程师任职资格,进一步改善了师资队伍的结构,促进了学院科研成果的转化。

截至目前,学院共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被SCI、EI收录论文5篇;主编或参编论著、教材9部;主持、参与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完成课题100余项,其中我院主 持的三项课题通过省科技厅鉴定,获准立项的地厅级以上项目28项。

拓展合作空间。该院全面实施“校企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大力架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四个平台,强化紧缺人才专业的校企合作力度:先是学院与企业共同建立各专业的实训、实操基地50多处,与河南龙宇能源公司共同出资2000多万元建设的车集煤矿校企合作实操基地、永煤公司陈四楼矿实操基地,被河南省命名为首批省级示范性基地。

然后是组织1000余名大学生分别进入河南能源集团下属的煤炭、化工、机械制造、建筑、商贸企业进行相关企业工种的专项技能实操实习,为学生提供了技能提升平台。

优化办学特色。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学院明确了服务煤炭化工行业、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行(企)业和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 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并以此为指导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探索特色办学的路径和方法,使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全面突破。

学院主动适应企业产业结构升级要求,调整与优化专业结构,对煤矿类专业全面实行“1 1 1、工学交替、分段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建立了课程适时优化机制,实现了课程建设与行业标准建设同步发展。

年末岁尾捷报频传:学院不但被河南省教育厅批准为“省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而且顺利通过了我省紧缺人才培养办学条件专项检查评估专家组的检查评估验收;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被评为河南省2013年度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评为2013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被评为2013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