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林记者 李松林:不是记者“很傻”而是权力“装傻”

2018-01-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近日,针对广东雷州小升初考题答案泄露事件,雷州教育局长称记者"采访这个事件很傻,取消考试后事情已经结束."此前,教育局长称考试只是学校自行组织的"摸底测验",但学生家长称初中仍将按分录取.(6月28日,中国广播网) 法国有句谚语,"什么样的土壤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在这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土壤上滋生的任何考试都有可能成为决定子女命运的"龙门",谁能不在乎,不关心?可是,当有人在考试前提前拿到试题和答案,具有公平选拔性质的考

近日,针对广东雷州小升初考题答案泄露事件,雷州教育局长称记者“采访这个事件很傻,取消考试后事情已经结束。”此前,教育局长称考试只是学校自行组织的“摸底测验”,但学生家长称初中仍将按分录取。(6月28日,中国广播网) 法国有句谚语,“什么样的土壤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在这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土壤上滋生的任何考试都有可能成为决定子女命运的“龙门”,谁能不在乎,不关心?可是,当有人在考试前提前拿到试题和答案,具有公平选拔性质的考试也就褪去了值得信仰和期待的裁判色彩。

只剩下公众的质疑和埋怨,舆论的谴责和追问。 面对巨大的质疑浪潮,权力部门开始信口雌黄,含糊其辞。先是表示小升初的考试只是学校自行组织的“摸底测验”,与教育部门没关系;接着继续卸责,把考题答案的泄露归结于“不像高考和中考那样有严格的保密措施”;最终忍无可忍,对采访记者露出权力发狂的丑态——“你知道吗,你采访这个事情是很傻的。

我们已经取消考试了,这个事情就结束了。

”不可回避的是,也就是在这样的“权力三步走”战略中,公众的质朴情感和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常被消弭即逝,权力的傲慢和厚颜常被一览无遗,遭受轻蔑和唾弃。 然而,采访漏题事件的记者真的“很傻”吗?我看未必。

不是记者“很傻”,而是权力在“装傻”。 近年来,记者与权力的交锋常被提及。可以如此说,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记者,二者相生相克,互为寄存。一方面,权力通过记者释放信息,力求树立良好的执政姿态;另一方面,代表公共利益和社会良知的记者犹如“啄木鸟”,需要对权力作为形成监督约束,在权力和公共利益之间架构一座意见沟通桥梁。

可惜的是,这一切都只是理论上的蓝图,理想与现实往往千差万别。

当记者遭遇权力,往往并非扎根在对等的谈话土壤上。记者常常被权力喝问:“你是哪个单位的”、“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常常被权力命令“你必须进行正面报道,引导好主流舆论”。权力控制记者、控制舆论的傲慢和欲望由此可以窥见一斑,但反观事件始终,权力对事件本身的认错和反思似乎被有意忽略和变相掩盖。

作为现行教育系统中最先进、最公正的考核办法,考试被赋予了远远超过公平公正的选拔意义,其本身乃是万千家庭放飞希望,实现梦想的一个平台,怎么经得起权钱的揉搓和肆意破坏?况且,记者采访本事件并非出于对当地教育系统的恶意攻击,而是旨在朔清本源,积累相关经验教训,揪出隐藏在事件背后被利益熏心的那些为非作歹之人,还以公众知情权、监督权,还以考试公平公正的特性。

很显然,没有反思,没有制约的权力不会甘心让步于记者和公共利益。权力随意发飙将是比考题答案提前泄露更可怕的一件事情。面对愈来愈高的舆论质疑浪潮,建议某些权力部门放低姿态,主动出面配合事件调查,积极反思过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公众都看得一清二楚,记者负责任的采访很可爱,只是权力自己在“装傻”罢了。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