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厚的资料 数学家张广厚“吃书”的故事

2018-03-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诸多的科学家的轶闻佳话中,有一个数学家张广厚"吃书"的故事.说的是,一次张广厚从一本国外的数学期刊上,看到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他觉得对自己的研究课题很有启发,就将此文搁在书桌上,潜心阅读.这篇文章虽然只有20 多页,他却翻来复去地读了半年多,由于翻动的次数多,书页白色的边角都被手指摩黑了.他的夫人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像吃书一样."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张广厚读书的特点.他发现一本重要的书籍,就抓住不放,将它"吃"下去,食而化之,吸

在诸多的科学家的轶闻佳话中,有一个数学家张广厚“吃书”的故事。说的是,一次张广厚从一本国外的数学期刊上,看到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他觉得对自己的研究课题很有启发,就将此文搁在书桌上,潜心阅读。这篇文章虽然只有20 多页,他却翻来复去地读了半年多,由于翻动的次数多,书页白色的边角都被手指摩黑了。他的夫人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像吃书一样。”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张广厚读书的特点。他发现一本重要的书籍,就抓住不放,将它“吃”下去,食而化之,吸取其全部的营养。张广厚的这种“食化”读书法,其主要内涵就是精读深钻。正因为张广厚“吃书”得法,所以他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在函数值分布理论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成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应该看到,张广厚的“食化”读书法,不光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一种可贵的治学精神和科学品质。他的这种好的品格是从少年时代就开始磨炼出来的。他幼年靠检煤渣为生,上小学时由于生活负担重,不能集中精力学习,结果因算术不及格,没有考上中学。

面对这一打击,他没有消沉下去,而是奋发起来,刻苦攻读三个月,啃烂了一本小学数学课本,终于考进了中学。上中学后,他仍然是这么股劲儿,抱住书本就“吃”,他的数学书边角都发黑了,磨烂了,就连包书皮的牛皮纸都磨破了,可他的数学成绩也上去了,记分册上全是令人骄傲的“5”分。

张广厚(1937年1月22日-1987年1月26日[1]  ),数学家。河北唐山人。

人物简介

张广厚(1937—1987年),唐山市东矿区(现已更名为古冶区)林西人,祖籍山东,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高中毕业于河北省首批重点高中唐山市开滦第一中学,1956年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得到庄圻泰教授的指导,成绩突出。1962年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当熊庆来教授的研究生,1966年毕业,留数学所工作,1977年任副研究员,1979年升为研究员。

一直从事单复变函数理论、整函数和亚函数理论的研究工作,对几个重要概念即亏值、渐近值、奇异方向和级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多种精确表达式。

在渐近值理论方面,关于渐近路径的长度估计,以及函数沿着渐近路径增长的速度估计,肯定地回答了国际函数论会议上先后提出的五个问题;在值分布理论方面,与杨乐合作完整地解决了亚纯函数的Borel方向的分布规律,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有:《整函数与亚纯函数的亏值、渐近值和茹利雅方向的关系的研究》、《整函数和亚纯函数的渐近值》等。

与杨乐的合作研究成果,被国外的数学家称为“杨张定理”、“杨张不等式”。历任北京市科协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中国科学院京区党委委员、数学所党委副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生平经历

1937年1月22日,张广厚降生在林西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七岁随父兄到矿上当童工,饱受艰辛,从小立下壮志:一定要做个有文化的中国人。1948年底,唐山市解放了。张广厚回到了校园,他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初、高中的学业,并成为高中三年唯一一名数学次次考试均满分的“数学尖子”。

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张广厚是大学同届毕业生中唯一保持六年全优成绩的学生。他的毕业论文,也被刊发在一家知名的数学杂志上。

1962年,在北大教授庄圻泰的悉心指导下,张广厚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师从著名的数学前辈熊庆来教授做研究生,从此,在数学科学的道路上,他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研究生毕业后,他便被留在中国科学院数学所从事研究工作。

1964年下半年,张广厚和杨乐开始合作研究全纯与亚纯函数族。他们发展了消去原始值的方法,获得了很好的结果。正当他们全心投入函数理论研究之时,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张广厚被赶到中城涧劳动,后又到天津小站的解放军农场劳动了一年半。

70年代初,随着文化禁锢的粉碎和经济、科技改革的到来,特别是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科学院的工作,肯定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短短几年间,他与杨乐合作,首次发现函数值分布论中的两个主要概念“亏值”和“奇异方向”之间的具体联系,被数学界定名为张杨定理。紧接着,张广厚又开始研究“亏值”、“渐近值”和“茹利雅方向”三个概念,这是函数理论中三个重要概念。

早在1929年,芬兰著名数学家奈望利纳也曾作过相同的猜测,但10年后,他的猜测被否定了。40年后,这样一个被著名数学家研究却被否定过的难题,在张广厚千万次的论证中,终于找到了合理的解决方法,一举做出这项研究的科学论证。《中国科学》在1973年3月,特为论文出了一期增刊。新华社、《人民日报》也在头版显著位置再次以《张广厚又获世界水平的成果》为题作了报道。

由于他在数学研究上的突出成绩,1983年10月被党中央任命为全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为着数学研究,他始终在超负荷工作。视网膜发炎、玻璃球混浊,他捂住病痛的左眼继续工作,以惊人的毅力为国家数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直到最后积劳成疾。1987年,张广厚英年早逝,享年仅50岁。

人物格言

张广厚名言:学科学,是一口气也松不得的;科学的成就就是毅力加耐性。

科研成果

70年代初,中国文化禁锢粉碎,经济、科技改革到来,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科学院的工作,肯定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短短几年间,张广厚与杨乐合作,首次发现函数值分布论中的两个主要概念“亏值”和“奇异方向”之间的具体联系,被数学界定名为张杨定理。

长期以来,数学家们在值分布论的研究中总认为亏值与奇异方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彼此不存在什么联系。1974年杨乐与张广厚的合作研究则第一次揭示了在这两个基本概念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紧密的联系,并对这种联系给出了定量的表述。

定理说:对于绝大多数亚纯函数(有穷正级),其亏值数目决不能超过其奇异方向数目。对于整函数,结论还可以加强,即其亏值数决不能超过其奇异方向数的一半,他们并举例说明上述结果是最佳的。杨乐、张广厚的结果是突破性的,为值分布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张广厚研究的“亏值”、“渐近值”和 “茹利雅方向”三个概念,这是函数理论中三个重要概念。在1929年,芬兰著名数学家奈望利纳也曾作过相同的猜测,但10年后,他的猜测被否定了。1978年2月21日,数学家张广厚在函数理论研究中获得了具有世界水平的重要成果。

他成功地找到了整函数或亚纯函数的亏值、渐近值和茹利雅方向(一种奇异方向)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给这种联系作出了具体的数学论证,指示了整函数或亚纯函数所反映的客观规律。找到了这个被著名数学家研究却被否定过的难题合理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