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春款云石氏刻紫砂鼓腹汉方壶

2017-12-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铭文类似春秋早期虢季鼎上的铭文:「虢季乍(作)宝鼎,季氏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亯(享).」西周中晚期,青铜器铭文基本上形成了固定的格式.铭文的结束语多为祝愿辞,期冀所作之器传给子孙后代,此种祝愿辞也形成惯例.清代因训诂.文字.金石之学盛行,所以晚清一些文人紫砂壶上都会铭刻一些金文大篆,以顺应流行,只是历来识者稀少,如今也成绝响.※云石-诸葛勋(1897-1957年)江苏宜兴丁山人,号友石.卧龙.又号云石.玉如,民国陶刻高手,善刻人物.山水.花鸟,刀法利落洒脱,运线流畅,风格质朴.当代陶刻高手鲍志

铭文类似春秋早期虢季鼎上的铭文:「虢季乍(作)宝鼎,季氏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亯(享)。」

西周中晚期,青铜器铭文基本上形成了固定的格式。铭文的结束语多为祝愿辞,期冀所作之器传给子孙后代,此种祝愿辞也形成惯例。清代因训诂、文字、金石之学盛行,所以晚清一些文人紫砂壶上都会铭刻一些金文大篆,以顺应流行,只是历来识者稀少,如今也成绝响。

※云石-诸葛勋(1897-1957年)

江苏宜兴丁山人,号友石、卧龙、又号云石、玉如,民国陶刻高手,善刻人物、山水、花鸟,刀法利落洒脱,运线流畅,风格质朴。当代陶刻高手鲍志强、沈汉生都是他的学生。

诸葛勋1921年进入陶工传习所,师从名师崔克顺,学习陶刻彩绘技艺。1930年代初,诸葛勋被利用公司聘为技工,在壶盆上陶刻,经过对大量日用陶器的陶刻,他练就了一手过硬的快刻技艺。到30年代的中后期,诸葛勋开始在高档紫砂器上陶刻装饰,落款为友石、云石、卧龙。抗战后,诸葛勋为生活所迫走街串巷,在一些农家的紫砂器上进行陶刻。

1939年以后,他参加了合作社,除继续陶刻外,还对陶刻班艺徒进行指导,直至1957年过世,享年60岁。其传器有狮球壶、洋桶壶、花瓶、帽筒等。

※王寅春(1897年1月13日~1977年4月11日)

王寅春是紫砂制作功力很深的艺人,又是位勤奋多产的名艺人,制作茶壶以又快又好而著称。他制作的茶壶,造型雍容大方,规矩挺括,光润和洽,口盖准缝严密,令人赞叹不已,人称“寅春壶”。

在2011年以前,市场上王寅春作品的成交基本在10万元左右居多,到了2012年的春拍中,王寅春的“嵌盖平鼓壶”创出了33.6万元的成交纪录。作为既有精深艺术造诣,又为紫砂工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宜兴紫砂七大老艺人”之一,王寅春作品的市场价值还远远没有得到体现。

1916年,在赵松亭处3年满师后,长期获赵松亭聘用,因他制坯手艺特好,上海客户向他长期定制各式水平壶,他用赵松亭为他刻制的“阳羡惜阴室王”印,盖于壶底,“寅春”章盖于壶,从而名扬上海。1921年,王寅春24岁,其子王长根、王耕大、王三大相继出生,生活压力更巨,因而开始在家自产自销紫砂壶。

1934年,有日本客商向“吴德盛”陶器公司订制300只小花盆,限定两月内交货,当时无人敢接,因为外商合同严格,逾期不仅要退货,而且要罚款。为了改变家里的贫穷困境,也为了开拓日本的花盆市场,王寅春硬是接下了。他夜以继日,苦思冥想,从古人“斫木为模”的成型方法中得到启示,创出了以木模搪胚的方法,提高了工效且使花盆的造型更为精确周正。王寅春也因此开创了宜兴紫砂陶生产使用模具的先例,成为宜兴紫砂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

就是这300只花盆,让王寅春得到了“吴德盛”老板的器重,后经”吴德盛”介绍,1935年王寅春被聘至上海,为上海大古董龚怀希仿制紫砂古器,接触到了陈鸣远、时大彬、徐友泉、陈子畦等人的作品,所仿陈鸣远款「四方鼓腹壶」极富神韵。王寅春潜心学习,吸取前辈的精华,他反复揣磨这些精品的造型,经过仿制,所制成的方器、筋瓤器作品几乎可以乱真。

为了能使作品口盖更为严合,1936年,龚怀希还特地请德国高级技工,专门为王寅春制作了紫砂筋纹器的口盖样版等制壶工具。这几副样版大小不一,精密度高,用超薄型铅片做成,一般技工是绝对制作不出来的。

王寅春有了配套的样版工具,能制出各式古代名艺人的紫砂筋纹壶,如《菱花》、《玉兰花》、《菊球》、《菊瓣》等壶,后来,经过储南强与蜀山切玉圣手金石书画家潘稚亮的教诲,王寅春扬弃仿署前人名款,光明正大的用蜀山切玉圣手金石书画家潘稚亮刻赠的“王寅春”方章,他宝爱此印,一生一直都只用这方印钤于壶底。从王寅春留下的诸多传世紫砂筋纹壶观之,证明王寅春师古不泥、勇于创新,确实为紫砂器开拓了新领域。

1937年抗战爆发,上海沦陷,他不惜抛弃生活用品,却带回制壶样板和特制的工具,为他以后在壶艺上的发扬光大起到很大的作用。返家后仍以制壶为业,制作了销往欧洲的15头咖啡具和销往泰国的洋桶、线圆等造型的壶。为解决生计亦帮窑户制作各式中低档茶壶,这就是盛誉一时的价廉质高的“寅春壶”(他通常只用一颗印章,不论档次高低)。常年制作以高档壶为主,期间也曾制作96头紫砂高档餐具,成为历史之最。

1948年参加上袁壶、缸生产合作社。1954年10月王寅春带着小儿子王小龙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与吴云根各带一个班作为成型辅导员。

1959年、1960年 2次被评为省劳动模范,曾带2批艺徒。多次承制国家领导人出国礼品“13 头咖啡具”、“ 5头梅花周盘茶具”,创作“玉签壶”、“八方盅钟壶”、“六方菱花壶”、“纹井壶”。著名京剧演员梁会超为得其《六方菱壶》曾三次慕名到厂,遂如愿。江苏画院著名画家亚明设计了《亚明方壶》、《六瓣高瓜酒壶》由其制作,二位名家“迁得妙想”合作而成的佳品独具匠心,点土成金,是留世杰作。

王寅春自1958年在厂里带徒工,有一次他制作了一把“牛盖洋桶壶”,作品线条流畅,光润饱满,全班徒工看到后很是羡慕,心里都希望有一把做珍藏。王寅春得知大家的心思,在1970年代,年事已高之时,以三天做十把的速度,一连做了十多天,做了近50把“牛盖洋桶壶”,使每个爱徒都得了一把,这批充满情感的“牛盖洋桶壶”件件挺拔端正、光泽和润,得者视之如宝,此事至今传为美谈。

王寅春从艺60多年,艺术造诣精深却从不张扬自大;为人严谨诚朴却不墨守成规。一生勤劳善思,创制了无数的紫砂精品。光货、花货、方货、筋囊货各个紫砂器型门类,都有经典传世。王寅春的作品无论光素器还是花塑器都带有强烈的个性:方器规矩挺括,敦厚朴实;筋纹器精妙大方,耐人玩味。留下有“亚明四方壶”、“梅瓣壶”、“玉笠壶”、“铜锤六方壶”、“六方菱花壶”、“碗形肩线壶”、“四方条纹壶”、“元条茶具”、“寅春书词扁壶”、“四方升壶”、“高一节竹段壶”、“六瓣酒具”、“高流京钟壶”等数十个品种的精彩作品。即使到1971年,王寅春74岁时,依然能创作出了经典代表作品之一的“裙花提梁壶”,此壶用冷金黄色段泥制成,造型俏丽,线条阴阳,合度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