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隈研吾的禅意空间

2018-03-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蓝字 "北京全攻略" 快速关注[老朋友]点击右上角按钮,将本文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楞伽师资记>载弘忍山居问答:"栖神幽谷,远避嚣尘,养性山中,长辞俗事.目前无物,心自安宁.从此道树花开,禅林果出也."如今的建筑大师于循序渐进中学习中国古代禅师的思想,"不向城邑聚落,要在山居",以迎合更多人回归自然的本性.隈研吾,日本建筑设计大师,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多年来,他一直在设计实践中探讨"建筑怎么样才会消失&qu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蓝字 “北京全攻略” 快速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按钮,将本文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楞伽师资记》载弘忍山居问答:“栖神幽谷,远避嚣尘,养性山中,长辞俗事。目前无物,心自安宁。从此道树花开,禅林果出也。”如今的建筑大师于循序渐进中学习中国古代禅师的思想,“不向城邑聚落,要在山居”,以迎合更多人回归自然的本性。

隈研吾,日本建筑设计大师,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多年来,他一直在设计实践中探讨“建筑怎么样才会消失”的命题,尝试用无秩序的建筑来消去建筑的存在感。

亚洲都市的杂乱无章,在被当成常见缺点的同时亦是其魅力所在,隈研吾正是从当下性和本土化出发,考虑把这种混沌实现在一个建筑中,使它与周围的混沌融为一体。

近年来,隈研吾在中国的项目包括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瑜舍、三里屯SOHO等。

隈研吾的建筑风格是从日本的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的,80年代的日本经历了泡沫化的经济带来的经济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也为90年代的“经济危机”埋下了伏笔。

90年代的“经济危机”在对经济领域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建筑这个依附于经济的行业。

“经济危机”的影响致使建筑行业和建筑项目的眼光和着眼点从繁华的大都市转移到了相对偏远的城郊或者乡村,隈研吾作为当时经历了这次金融危机波及的建筑师,也开始将工作的中心转移到城郊地区。

因为当时的建筑环境显示,建筑师已经没有机会在大都市接到建筑项目,只好采取相应的战略转移,来到建筑需求相对旺盛的郊区。

也是从这时起,隈研吾在建筑中开始思考另外的一个问题,就是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因为在郊区的建筑环境不再是繁华都市的高楼紧密,建筑的样式从“纵向”发展转为“横向”的延伸。

在宁静的城郊地区,追求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成为隈研吾这一时期极力追求的目标所在。

日本的知名作家村上春树在《奇鸟行状录》一书中有一段描述:“看似平凡的世界,其实隐藏着不为人所知的微妙世界。”

村上春树是隈研吾最喜爱的作家,隈研吾也多次提到他的很多灵感都是从读书的过程中汲取。

当我们读到这段话,再回过头来反观隈研吾的建筑的时候,我们会惊讶的发现,两者的境界竟然是如此的相似。

隈研吾的建筑虽然看似“平凡的世界”,但是其中同样隐藏着不为人所知的“微妙世界”。

隈研吾在当时接到的第一个项目是鬼老山展望台,这个项目位于日本濑户内海附近,在一个岛屿的最顶端。

当时隈研吾所设想的是要把建筑隐藏起来,建筑的外观是镶嵌在岛屿上的,在土地上开了一个洞。

寻常的建筑想法应该是在山顶上建造一座像塔一样的展望台,像塔一样的状态。

但是隈研吾的建筑外观是开了一个洞,采取了“退而守之”的建筑风格。

“一般的建筑来说都是在一个平地上,但是在这个项目上,我们试图做到正好相反的一种方法,我们想先做一个建筑,在这个建筑立面打开一个洞,做内部的一个结构,我们想跟一般的建筑要做的相反。”

过了三年以后,我们看到树木已经开始茂盛,这个时候使得隈研吾的建筑和周围的环境完全吻合在一起的,建筑成功的消失在了周围的环境中,这是隈研吾最得意的地方。

在中国建筑学界中,隈研吾的建筑中最被推崇是要数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这是当时的现代SOHO邀请了世界12位著名的建筑师建造的具有实验色彩的建筑。

其中,隈研吾的竹屋建筑以独特的造型和周围环境的完美结合被大家广泛的谈及。

我们都知道,长城是中国古代建造史上“因势建造建筑”的一个奇迹,在当时社会人力资源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如果将山群铲平后修建建筑的话,是一项不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当时的中国在现有的人力资源条件下,依靠山群的自然优势,建造了一座与山体融合在一起的长城建筑。

依据现有的条件,在原有的物体之上建造建筑的方式,其实早被赋予了东方的色彩。

在隈研吾上述的作品中我们也会看到他在这方面的应用,然而在“公社竹屋”的设计中,他将这种设计手法发挥到了极致。

我们在看到隈研吾先生的“公社竹屋”的同时,我们也许会想到另外一位建筑大师的作品——弗兰克•莱特的“流水别墅”,两件不同的作品都很好的利用了现有的条件,将自然环境很好的融合在建筑中,或者说是将建筑修改成周围环境的一部分。

“公社竹屋”在建造的时候保留了现状,没有破坏环境,随着地面的曲线做了一个建筑。

“公社竹屋”同时又是一座半封闭的建筑样式,你可以在屋内看到长城的景色,夕阳的余晖。

曾有人这样评论这个建筑,如果一位古代的贤士,因为时光的交错来到现在的社会,与繁花似锦的都市生活相比,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个竹屋的建筑。

因为在这里建筑和环境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这也是隈研吾先生一直追求的建筑境界“负建筑”,让建筑间消失掉,最后成为周围环境的一部分。

隈研吾在中国的另外一座建筑同样在实践着这样的建筑思想——杭州中国美院的美术馆。

日本建筑师矶琦新设计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硬朗外部造型会一下吸引我们的注意,而隈研吾在杭州中国美院设计的美术馆需要你仔细的“踏破铁鞋”才能发现它的妙处。

“矶琦新先生的作品是非常强点建筑的造型的建筑,我在做杭州的项目的时候是在做一个反造型的建筑。”

这个建筑同样延续了隈研吾“负建筑”和“让建筑消失”的理念,把建筑镶嵌在一个土丘之上,这座山丘是栽植茶的地方,隈研吾希望他的建筑能很好的融合在山的里面,成为它的一部分。

每一个单元的屋顶都坐落在山顶的地面上,这些屋顶形成整个建筑项目。

看惯了这些“隐性”的建筑,隈研吾先生还有另外的一个建筑形式,那就是六角形或者八角形的建筑组成风格,这个也是我们熟悉的。

隈研吾先生曾经引用石榴这个物体来形容此类建筑的风格。

石榴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光滑单纯的表面之下,却蕴藏了众多的颗粒,包含了太多的可能性和文化的内涵。

在隈研吾设计的西班牙歌剧院中,你就会看到此类建筑风格的完美见证。

这个不是很大规模的建筑,利用六边形的造型样式,将建筑空间分成30个六边形的独立空间,每个空间都能容纳50个人,而且30个独立空间又同时属于一个大的兼容空间之内。

六角形的建筑元素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用柱子也能够起到结构的作用。

“我们的建筑的外观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建筑,但是我们希望它是由里面的琐碎的粒子来构成,我希望是能够表现这样的一个想法。”

其实,反观隈研吾老师的建筑造型,我们发现我们很难用“前卫”、“时尚”这些字眼形容。

确切的字眼可能就是“返璞归真”,不管是与周边的环境的融合还是“石榴型”建筑在形体的回归。

怪不得隈研吾大声抱怨道,“央视大楼、国家大剧院这类建筑在诞生的时候或许会给人感官的刺激,大家都纷纷议论它们,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会对它们失去兴趣,厌倦甚至开始讨厌它们。”

在他看来,建筑不是为了鲜艳,而是营造一种和谐、舒服的感觉。

“建筑界的品牌当然是需要的,品牌的生成方式有非常多的可能。作为20世纪的建筑师,安藤的品牌制造形式是,他做出了一个样式之后,始终在不变地维持这个品牌。”

“但在21世纪之后,各种各样的建筑风格层出不穷地出现,在这个情况下,如果一个建筑师品牌没有任何的变化的话,他会很快地被人所抛弃。”

“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建筑师品牌已经不是建立在一个维持的状态下,而是建立在一个“破坏”的基础上。”

“就像是路易威登这样的品牌,它之所以不断地在做创新,其实它是在展示一个不断破坏的过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它越发被人记住。所以后一种状态,它更接近于艺术。”

“我觉得我的品牌形成过程,是更接近于21世纪的这个破坏性形成的形式。”隈研吾这样认为。

一粒种子落下,长成一棵树,被砍伐,做成木板,用于建筑,成为人生活的一部分,在那个场所的自然环境中不断风化。

一路经历了怎样的时间?一切都被积存在了这一片一片的木板之中。

电脑的一枚芯片里储存的信息量大得惊人,而所有的物质中都存储着更大密度和更多真实感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建筑师的工作就是将这些信息巧妙地提取出来——这样定义未尝不可。

建筑和空间、人和建筑、空间之间,人应该是主角、建筑应该是配角。

而在当下中国很多建筑里面,所呈现出来的建筑成了主角、人成了配角,对于这种情况在今后的日本里会有所改变的。

“在没有工作的时候我就是在飞机上,在飞机上就是看看书,在看书的过程中知道了各个地方的文化历史等背景资料,但是这么说也是在工作的一部分。”

“日本禅是从道元和尚开始的。道元和尚是日本禅宗的始祖。要说这个,我想举一个禅宗公案来说明。”

“有一次,道元到中国来,在一个庙里,他去拜见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和尚,却见他自己在做饭。

道元就问:“你都做到这样高的位置了,为什么还要自己做饭呢?”老和尚答:“这就是禅。”

在这一瞬间,道元和尚就顿悟了,回到日本后,他从禅宗发展出来的要义就是:禅宗与生活是一体化的。

“于是,所谓的禅,所谓的宗教性,所谓的文化性,这些都结合得很紧。”

“在中国工作,对我来说是一项重大转变。之前,我始终有意识地反对西方的设计方式与原则。”

“可日本太小,无法让我实践这些理念。中国却拥有数目惊人的多元状态。”

“在这个地方,多元文化、历史以及传统并存,自然环境的多元化也同样让人惊奇,与日本的安于现状完全不同。”

“在这种自然融合文化上,我觉得有很大的不同。I.M.PEI(贝聿铭)作为20世纪的建筑师,他那时期自然融合的方式,在于建筑体本身,基本上是以混凝土为主体,加入玻璃透光的元素进来,他那种融合是有限度的。”

“到了如今,我希望把这种融合放得更大,不但是希望“破坏性”更大,而且是以这种融合为主体,这点是我觉得我和I.M.PEI最大的不同。

隈研吾于1979 完成东京大学工程研究所建筑系硕士课程。

1985-86 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和亚洲文化委员会研究所做访问学者。

1987 年设立空间设计工作室。

1990年 设立隈研吾及其合伙人事务所。

1998-99 担任庆应义塾大学环境信息系教授。

1994年参加由日本经济产业省遴选的优秀建筑设计。

1995年获得日本商环境设计家协会1995年度设计奖大奖。

1997年地域设计奖大奖。

1997年获得美国建筑学会杜邦Benedictus奖第一名。

1997年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奖。

1999年获得设计奖。

1999年获得波士顿建筑师协会未建成建筑优秀奖。

2000年获得“互动内部空间”设计选集大奖。

2000年获得日本建筑学会东北宪章的设计大奖。

2001年获得意大利为石博物馆设置的国际石造建筑奖。

2002年获得芬兰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

1992展年举办个展——东京M2专栏,东京都世田谷区。

1993年参加迷宫城市展,东京都丰岛区涩谷艺术博物馆。

1995年参加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

1995年参加个展——传输速率,东京都港区间画廊。

1996年参加地域设计奖大奖。

1995年参加意大利米兰双年展。

1997年参加日本东京都文京区大学“虚拟建筑——大学博物馆”展。

1999年和2000年参加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

2000年参加法国奥尔良建筑实验室2000。

2008年参加中国展

隈研吾出版的著作有:《十宅论》:日本有10个阶层,各个阶层都有自己固定的住宅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