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德珩家族 政治家教育家许德珩

2017-11-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许德珩(1890-1990),字楚生,九江市人.当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夫人劳君展(1900-1976),湖南长沙人,早年参加毛泽东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留学,毕业于巴黎大学,曾师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物理学,1925年与许德珩结婚.许德珩的曾叔祖许振兴,原是清朝的一名副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被派到广西任候补知县,颇不得志,于清咸丰年间,参加太平天国革命,天津奠都后,当了军帅.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全家受到株连,隐姓埋名,迁居他乡.祖父许殿勋,因受株连,不敢进取功名,而

许德珩(1890-1990),字楚生,九江市人。当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夫人劳君展(1900-1976),湖南长沙人,早年参加毛泽东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留学,毕业于巴黎大学,曾师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物理学,1925年与许德珩结婚。

许德珩的曾叔祖许振兴,原是清朝的一名副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被派到广西任候补知县,颇不得志,于清咸丰年间,参加太平天国革命,天津奠都后,当了军帅。

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全家受到株连,隐姓埋名,迁居他乡。祖父许殿勋,因受株连,不敢进取功名,而以行医为业。及至同治年间,清政府追查太平天国官员渐松,他父亲许鸿目卢才等得参加府试,中第一名,补为禀生,被人推荐到浙江绍兴府当文案。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因同情徐锡麟、秋瑾革命事件,又被株连罢职,逃回故乡,后入九江同文书院任教。 许德珩幼年聪颖,6岁随长兄德琛在家馆启蒙。后入私塾,深得塾师刘畅春赞许。

第一年读完《三字经》、《幼学琼林》。第二年老师给他开讲《诗经》、《左传》、《四书》。以后又自学了《纲鉴易知录》等。几年私塾,给他打下了深厚的典经研读基础。父亲从绍兴回来,指导他读《新民丛刊》,邹容的《革命军》,严复译的《天演论》和梁启超的文章,这些新书给他灌输了民主革命思想,对他启发很大。

许德珩于光绪三十二年向在九江小学读书的同学学会了英文字母。从十六岁起,到九江县城向一位同文书院的毕业生学英文和数学。

因无力在城里食宿,只好每天徒步往返四十里,进城求学,风雨无阻,从不间断,苦学两年,奠定了后来进入中学的基础,同时也锻炼了体质和意志。 宣统元年(1909年),德珩考入九江中学堂(前身为濂溪书院)。

这期间,颇受杨秉笙(地理教师)、王恒(图画教师)两位曾留学日本的老师器重。经他们介绍,德珩参加了同盟会,剪去了长辫子,立志改革。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九江光复。许德珩以许础的名字,投笔从戎,参加宪兵队。

李烈钧任九江都督其间,他由当时宪兵司令、革命党人廖伯琅推荐,在秘书处当秘书。这时,他曾写过一首新诗,表达心迹,其中有云:“从军乐,从军乐,推翻君主,扫除暴虐,千年皇帝打倒,民主共和真快乐。

”“真快乐,真快乐,走上革命,誓作新民,不愧邹容秋瑾,一往无前真快乐!“次年,九江中学开学,他又到学校读书。1913年,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国民党人发动了”二次革命“,李烈钧在湖口宣布独立,任讨袁总司令,并发布讨袁檄文。

德珩再次投笔从戎,第二次到李烈钧部,参加湖口讨袁之役。 1915年初,许德珩考入北京大学后,结识了李大钊、毛泽东等人,以李大钊介绍,他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并和邓中夏等人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以扩大新文化运动和爱国民主运动的影响。

他是当时全国学生统一组织“学生救国会”创办的《国民杂志》负责人之一。这个杂志的宗旨是:增进国民人格,灌输国民常识,研究学术,提倡国货。

主要特点是:公开议论政治,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由李大钊任导师,邵飘萍任顾问,于1919年1月1日创刊,蔡元培写了序言。德珩写了题为《吾所望于今后之国民者》的代发刊词,从“感受、耻辱、痛惜、知耻、力行、勤奋、毅力“等七个方面,进一步阐明这个杂志的宗旨。

并在杂志的第二卷第一期上发表了李泽彰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宣言》介绍到中国来较早的译本。这些言论在当时的爱国知识分子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学生爱国运动。在“五四”运动中,许德珩是著名的学生领袖之一。他受北京学生联合会的委托,起草了《五四宣言》,尖锐地揭露了日、美、英、法等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呼吁国民“下一大决心,作最后的愤救”。

他还参加组织了集会和游行示威。这天上午,在天安门集会约计三千多人,游行示威队伍从天安门广场先到当时不许中国人成群结队进出的东郊民巷使馆区,再经御河桥,东单牌楼,石大人胡同,直奔赵家楼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

当时,曹汝霖溜走了,章宗祥被打个半死。有的同学来到曹汝霖的卧室,看到卧室陈设得太华丽,十分气愤,就用火柴把绿色的罗纱帐点燃了,顿时室内大火,房子也烧起来了。

北洋军阀的军警随即赶到,大部分游行示威的人已经撤离,许德珩和少数在外面维持秩序的三十二人,无一杀头。痛殴卖国贼之后,许德珩与黄日葵到上海筹备全国学联,拜会了孙中山先生,向其报告将在上海成立全国学联,并请其在成立大会上讲演,孙中山欣然接受。

学联成立后,他担任全国学联日刊编委会主任委员。这年,天津学生为驱逐军阀曹锐,成立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赴京请愿,北京学生会派许珩德接待,他陪同周恩来会见蔡元培。

1920年,许德珩为继续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他刻苦学习,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译有《社会方法论》,蔡元培先生在该书序言中称赞他“虽然经济状况常常给他以困难,而他的刻苦用功积久不懈”。

以后由蔡元培审定并推荐给商务印书馆出版,。收入《万有文库丛书》。在留法其间,他结识了在里昂大学读书的劳君展,两人经常通信,彼此志同道合,甚为相得。德珩自1915年丧偶,便立志求学与学生运动,改字“楚僧”,以示无意续婚。

一次, 在与君展通信中,她把德珩署名“楚僧”的“僧”字圈掉,写上“生”。改为“楚生”。表露了姑娘的爱慕之情,从此, 他们友情进入爱情,在感情上深入一步。1924年夏,君展在法国里昂大学毕业,得到了硕士学位,入巴黎大学理科,并从居里夫人学习镭学,他们才经常会面经过五年多时间的互相了解,在蔡元培的极力撮合之下,于1925年在巴黎中国饭店举行婚礼。

蔡元培赠十六字红缎题词:“爱结同心,互助互励。

学术事业,勤奋无已”。 1927年春,许德珩夫妇受国内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的鼓舞,酝酿回国,后因劳君展正从居里夫人研究镭学,于是决定德珩一人先行回国。回国后,他来到当时命中心广州教官,讲授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史。

继而应恽代英之邀到武汉,担任武汉中央政治学校政治教官,武汉第四中山大学教授,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代主任。 大革命失败后,许德珩于1927年9月初偕夫人君展离开武汉,到达上海,从事社会主义理论的翻译工作。

1931年,许德珩应北京大学之聘,赴北平任教,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5年,许德珩积极投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学生爱国运动。

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周恩来的建议,许德珩回原籍江西任江西抗敌后援会主任委员,动员抗战,保卫家乡。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举行成立大会,许德珩被选为九三学社理事长。 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德珩满怀豪情地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工作。

他曾先后担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水产部长。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常务委员,第四、五届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许德珩同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和宋庆龄等,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90年2月8日,许德珩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100岁。 许德珩喜爱诗词,精于书法,眷恋故土,热爱家乡,有求墨者,欣然允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