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锟的后人 曹锟像银元钱币的征集拍卖

2018-02-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菱形几何纹.人物狩猎纹等,包括了我们目前了解的汉代丝织品的绝大部分.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众多纺织品中,有几件特别令人赞叹的织品.一是纱织品,有一件素纱禅衣,衣长128厘米,两袖通长180厘米,重量只有49克,尚不足今秤一市两;一件是有方孔的纱料,料幅宽49厘米,长45厘米,重量仅2.8克.二是起绒锦,这种锦外观华丽,花纹由大小不等的绒圈组成,花型层次分明,显浮雕状的立体效果.三是帛画和帛书,有一幅覆盖在内棺上的彩绘帛画,画幅全长205厘米,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四角缀

菱形几何纹、人物狩猎纹等,包括了我们目前了解的汉代丝织品的绝大部分。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众多纺织品中,有几件特别令人赞叹的织品。一是纱织品,有一件素纱禅衣,衣长128厘米,两袖通长180厘米,重量只有49克,尚不足今秤一市两;一件是有方孔的纱料,料幅宽49厘米,长45厘米,重量仅2.8克。二是起绒锦,这种锦外观华丽,花纹由大小不等的绒圈组成,花型层次分明,显浮雕状的立体效果。三是帛画和帛书,有一幅覆盖在内棺上的彩绘帛画,画幅全长205厘米,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四角缀有旌幡飘带,画面想象丰富,写景生动,色彩绚丽,线条流畅,描绘精细,可以说是无上精品。帛书有20多种,总字数12万多字,大部分是已失传的古籍。四是汉瑟弦线。弦线直径最细的仅0.5毫米,最粗的为1.9毫米,如此细却加工得非常均匀,令人惊叹。这些精品充分说明汉代丝织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3)唐、宋时期的丝绸

唐宋两代的丝织生产十分兴盛。唐代前半期的丝绸生产,以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和华北地区为主,自安史之乱后,特别是唐之后,中国陷于分裂状态,南方较之北方相对安定、经济破坏少、兼之大量人口南迁,长江以南尤其是华东沿海地区的纺织业的发展则较北方更快,而自此以后遂成定局。所以我们现在一提起中国的丝绸,自然便会想到江苏和浙江沿海数省。唐宋的丝绸产地皆载于《新唐书·地理志》、《宋史·地理志》以及其他的一些典籍里,从这些书所载来看,唐宋的丝绸产地几乎已遍及于当时全国的各个地区。

唐代政府下属的官办纺织手工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基本承袭前代,但规模却大大扩展,分工也越来越细。不仅在长安设置织染署、内八作和掖庭局,在许多州还另设有官锦坊,专门为宫廷织制高级丝绸。这些官办机构以织染署的规模,这个机构下面分设25个"作",其中有10个"作"专司织造,分别从事绢、纱、絁〔shi施〕、罗、绫、绮、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