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金东寒如何 上海科技奖励大会举行 金东寒何积丰荣膺科技功臣

2017-05-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东方网4月2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昨日举行,表彰为上海科技(600608,股吧)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市委书记韩正向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动力机械工程专家金东寒,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计算机软件科学家何积丰颁发"科技功臣奖".共授奖298项(人)据悉,201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98项(人),其中,金东寒.何积丰获得科技功臣奖,28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43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224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德国籍超导电子学

东方网4月2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昨日举行,表彰为上海科技(600608,股吧)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市委书记韩正向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动力机械工程专家金东寒,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计算机软件科学家何积丰颁发“科技功臣奖”。

共授奖298项(人)

据悉,201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98项(人),其中,金东寒、何积丰获得科技功臣奖,28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43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224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德国籍超导电子学专家张懿获国际科技合作奖。

韩正说,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构建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城市创新体系,让科技更好地服务发展、造福人民。

韩正指出,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让创新活力更加迸发。改革是推动发展的最大动力,要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动力,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市场作用、培养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强政府公共服务。

要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让创新引领更加有力。抓紧部署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加强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发、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建好张江示范区。要打造科技人才高地,让创新队伍更加壮大。

“我们要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创造力,要有识才的眼光、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才尽其用。”要培育创新生态系统,让创新环境更加优化。着眼于培育创新主体,积极构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营造好的文化环境、金融环境、政策环境,为科技创新之树施肥增养。

自主创新明显增加

今年获奖人员共2441人次,其中35岁及以下的585人,占24%;36-45岁的929人,占38%;46-55岁的693人,占28.4%;其他的234人,占9.6%。4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占主导地位,占62%。

一批优秀的青年科技英才脱颖而出,其中,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复杂疾病遗传机制研究中若干关键算法的研究与应用”第一完成人上海交通大学师咏勇博士34岁,是本次获一等奖中最年轻的一位;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大型新能源发电机组超低频故障在线监测与诊断成套技术”第一完成人同济大学何斌教授38岁;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数控设备的高速高精运动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第一完成人上海交通大学熊振华教授39岁,青年人才已成为本市科研队伍的生力军。

耐寂寞成为科技功臣

此次,中船重工第七一一研究所所长兼总工程师金东寒、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何积丰双双拿下科技功臣奖。这两位科学家研究的方向不同,但却有一点颇为默契的相同,就是耐得住寂寞,依靠长期的积累获得丰硕的成果。

金东寒从事特种发动机及其动力系统研究与应用开发近30年,主持研制的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种发动机及其动力系统,为我国特种舰船提供了“中国心”,开创了我国新型特船从无到有的历史。然而,他是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做好这件事。

1985年,24岁的金东寒投身热气机研究,而后成为我国该领域第一位博士生。最初的5年,30万元支撑着课题组勉强度日。作为团队中最年轻的一员,金东寒义不容辞地扛起脏活、累活。1998年,他们研制成功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第一台特种发动机原理样机。

2002年,又研制成功了工程样机。在该新型动力装置走出实验室的过程中,他们曾碰到过安全性、可靠性和工程化等一系列难题。不过,在金东寒的带领下,在短短的几年内,先后攻克了发动机关键构件高温合金超细晶化、微动磨损、腐蚀疲劳等可靠性技术难题,使发动机的可靠性达到了当今在役装备的国际先进水平。

何积丰是著名计算机软件科学家,一直从事计算机软件理论及应用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软件领域的程序统一理论,由此开创了软件理论的国际学派。他还建立了数据精华的完备理论,被国际誉为“面向模型软件开发的一个里程碑”。

在轨道交通领域,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模型驱动的可信软件开发工具,应用于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的车载信号软件的分析与验证,提高了车载信号系统模块的可靠性。在汽车电子领域,研发的形式化验证工具链,对上海普华开发的国产汽车电子操作系统进行了验证,成为我国第一个经过形式化验证的汽车操作系统,验证后的操作系统成功通过欧洲OSEK标准化组织认证,并第一次出口欧洲。

在航天领域,研发的嵌入式系统需求分析技术,应用于航天五院重要型号的软件开发过程,该技术改变了航天软件需求依靠人工分析的现状。

多项技术惠及民生

上海交大吴际科研团队的项目此次斩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直以来,科学界都认为,女性出生后不再有新的卵母细胞产生。然而,吴际团队的发现颠覆了这一传统观念。他们首次从成年和5天小鼠卵巢中分离和纯化生殖干细胞,发现卵子再生秘密。这一重大发现意味着,女性生殖有望破除年龄限制。

中山医院骨科董健团队则通过腰椎间盘突出症系列科普书,拿下了科技进步科普项目的二等奖。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在一般常见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感冒,同时呈年轻化趋势,成为严重影响现代人健康水平的重要疾病之一。该丛书通过宣传和告知,提醒人们改变生活方式、科学锻炼,早期干预,预防其发生。

职工优秀成果斐然

让一线职工的“金点子”迸发出光芒。由市总工会从第二十五届优秀发明选拔赛获奖项目以及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中遴选的一线职工发明创造的技术成果,推荐参加了“工人农民技术创新组”,最终宝钢股份(600019,股吧)有限公司厚板部丁海绍发明的“厚板轧机机架辊维护综合技术”获得了2013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据了解,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在“十五”期间建设了一套5米宽厚板轧机,是目前世界上自动化程度最高、功能最强、国内最大和最先进的机器,堪称“轧机之王”。由于是“点菜式”引进关键技术装备,在设计上难免有诸多不足之处,厚板投产初期轧机机架频繁出现故障。

统计显示,在一年中,机架辊故障发生了11次,累计故障时间16.88小时,机架辊功能不投入时间为1351.83小时,平均投入率为75.5%。为了解决这一顽症,丁海绍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改进,使得机架辊的使用寿命从原先的6个月延长至24个月,几年来创造效益381.9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