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予简介 郑愁予:诗歌是一种媒介 诗人要有使命感

2017-10-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华网南京4月26日电"诗歌其实是一种传播媒介,诗人要有传播"真.善.美"的使命感,应更加关切社会和生活."在23至25日举行的世界华语诗人笔会上,来自台湾的著名诗人郑愁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本次世界华语诗人笔会在江苏省姜堰市美丽的溱湖之滨举行.60余位来自两岸四地,以及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华语诗人,围绕<现实和物质的超越--诗歌与溱潼民俗文化的重构>进行采风创作和研讨."民俗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往往是千百年来当地百姓生存状态的写

新华网南京4月26日电“诗歌其实是一种传播媒介,诗人要有传播“真、善、美”的使命感,应更加关切社会和生活。”在23至25日举行的世界华语诗人笔会上,来自台湾的著名诗人郑愁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本次世界华语诗人笔会在江苏省姜堰市美丽的溱湖之滨举行。60余位来自两岸四地,以及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华语诗人,围绕《现实和物质的超越——诗歌与溱潼民俗文化的重构》进行采风创作和研讨。

“民俗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往往是千百年来当地百姓生存状态的写照。诗人写好一方民俗,用诗这种媒介传播出去,就是在完成诗人的使命。”郑愁予说。

每年清明前后至5月间,江苏姜堰会举行规模盛大的“溱潼会船节”。这个由明代相沿至今的“会船”风俗,现已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该地区民俗风情和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

郑愁予以“溱湖会船”为例说,划船者大多是当地上了年纪的妇女,她们划船时美丽的肢体语言正是诗歌可以表现的对象。诗人首先是发现美,然后感情介入,称颂她们,使该民俗在美学上得到提升,赋予诗歌更丰富的生活意义。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现代诗人。重要诗作包括《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诗集》等。郑愁予的成名作《错误》在台湾首次发表时,因为诗作最后“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时间台湾岛多地都在传诵“达达的马蹄”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