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恭绰书法 古卷法缘自绰约——观叶恭绰手批《宋藏遗珍》琐记

2018-01-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古卷法缘自绰约--观叶恭绰手批<宋藏遗珍>琐记肖伊绯成都民国二十四年(1935)元月,上海,一个印着"中华书局样刊"字样的文件纸袋,静静的搁在了叶恭绰先生的办公桌上.叶先生可能与从北平来的周叔迦先生一道走访故友去了,这个纸袋一直搁在那里,迟迟未能开启.大约十天之后,有一天,叶先生回来了,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纸袋.纸袋里有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标准的三十二开本,封面左上侧加黑框写着十个仿宋字<影印宋藏遗珍预约样本>.不过十来个页面的小册子,叶先生看得很仔细.看得出来,叶

古卷法缘自绰约——观叶恭绰手批《宋藏遗珍》琐记

肖伊绯成都

民国二十四年(1935)元月,上海,一个印着“中华书局样刊”字样的文件纸袋,静静的搁在了叶恭绰先生的办公桌上。叶先生可能与从北平来的周叔迦先生一道走访故友去了,这个纸袋一直搁在那里,迟迟未能开启。大约十天之后,有一天,叶先生回来了,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纸袋。

纸袋里有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标准的三十二开本,封面左上侧加黑框写着十个仿宋字《影印宋藏遗珍预约样本》。不过十来个页面的小册子,叶先生看得很仔细。看得出来,叶先生对小册子的印刷质量和款式还是颇为满意的,不时抚卷微颔。

该书是用当年最流行的中华书局仿宋版印制的,字体清秀又不失庄重。由于是初印样本,还特意用红色油墨刷印,格外醒目。书后还附印有两张珂罗版蓝印照片和一张影印折页,这本小册子可说是集中了当时最好的印刷技术与工艺,难怪叶先生颇感满意。

可是,当看到墨印的目录部分时,叶先生皱着眉反复瞄了一通。之后,叶先生拈起桌上的笔,刻意蘸了朱墨,逐行逐字的批改起来。是什么内容让叶先生间或大为不快,要伏案疾书,且有朱墨批改呢?事出因果,究其缘由,才能知其所以然。

原来,早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为了查访西安发现的宋代佛经《碛砂藏》的缺册,因缘注定,竟在山西赵城县的广胜寺中,又发现金代的藏经,叶先生随即与时在北平的周叔迦居士等共同发起,希望能将赵城金藏中的典籍,与《碛砂藏》两相比照,将存世极罕的一批佛教经典选出来影印,名之曰《宋藏遗珍》。

这项工作在3年后,终于有了结果——上海影印宋版藏经会叶恭绰、释范成等决定从《赵城藏》中特选其中的孤本佛教经籍46种,共计249卷,编为上、中、下三集,影印成32开本,线装120册,分成12函,题名《宋藏遗珍》,向海内外公开发行。

这一佛教界、学界、出版界、文化界的盛事,立即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为慎重起见,也为广募资金,《宋藏遗珍》将采取预定购书的方式。一整套《宋藏遗珍》的预定合约内容包括:影印缘起、全书目录、预约价格及方式和一部分影印的书影——全部汇集在这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中。那么,叶先生逐行批改的“目录”部分,究竟会有什么新增的重要内容呢?

首先,叶先生将《宋藏遗珍》中经书的卷数一一注明,这是样本中未曾注明的。然后,叶先生逐一对每一部经书的残缺状况(存留经卷卷数),为补全经书影印了哪些其他版本的藏经等等。这些批注,不但对购买、阅读、研究《赵城金藏》的人士有着重要提示作用,也对后世《赵城金藏》的存续状况、版本校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姑举例示之。《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条目下,朱批:“三卷,原刻中下卷,今依大正藏补全”。《金色童子因缘经》条目下,朱批:“十二卷,原刻本缺二、三、九卷,今依大正藏补全”。《诸法集要经》条目下,朱批:“十卷,原刻本缺六、七、九三卷,今依大正藏补全”。

《御制莲花心轮回文偈颂》条目下,朱批:“二十五卷,原刻本缺十四、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四卷,今依丽(藏)补全”。《注御金刚般若经疏宣演》条目下,朱批:“六卷,原刻本仅存第五一卷,今以敦煌写本上下两卷补全”。

《双峰山曹侯溪宝林传》条目下,朱批“十卷,原刻缺二、七、九、十四卷,今谨据日本昭和八年东方学报第四期所载常盘大定发现第六卷补入”。诸如此类,叶先生均不厌其烦,一一批注,不但体现其治学严谨风范,也为后世学佛者划定经典绳矩。

从叶先生的朱批上看,《赵城金藏》缺佚严重。事实上,《赵城金藏》从发现之初,就从未完整过。按照《影印宋藏遗珍缘起》中的说法,“承徐森玉居士续往检校,得5400余卷,惟依原编千文考之,应有七千卷之富。嗣求之近寺民家,有用以糊壁夹针柄者,出资收赎,又得三百卷附入。

”——这说明,全本《赵城金藏》应在七千卷以上,而自范成法师发现金藏之后,徐森玉居士继而检核时,尚有5400余卷,在附近民居收购那些被当作废纸使用的经卷之后,总共约有5700余卷。

着名佛学家欧阳竟无于1934年9月派其高足弟子蒋唯心,前往赵城广胜寺一探究竟。在住持和尚明澈上人协助下,蒋先生整整检校40天,阅完当时尚存的4957卷《赵城金藏》。从5700余卷到此时的4957卷,其间消失的800余卷金藏,去向何方,即便在当时,也无从知晓。

剩下的不足五千卷金藏仍然吸引着众多目光,1936年,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曾派人到赵城考察,要以22万银元收买这部藏经,遭到以广胜寺住持波罗和尚为首的寺院僧人以及护法居士的断然拒绝。后来,又曾有日本僧人专程来到广胜寺,以每市尺1块银元的高价,收买《金版大藏经》未遂。至此,似乎五千卷金藏终应安顿下来,学者、信徒理应就此抱残守缺,精研佛理了。

天运难料,人心莫测。1938年2月26日,日寇占领赵城,广胜寺及其封存五千卷金藏的飞虹塔危在旦夕。经住持力空法师多方周旋,在八路军军方支持下,成功迁运出境。据1942年7月6日《新华日报》报道说,“赵城佛教胜地广胜寺为两千余年之古迹,藏有古代经卷4700余卷,为古代文化之珍宝……”云云,可见即使抢运出境的这部分金藏,也只有4700余卷了,又有200余卷不知所踪。

经卷虽逃此一劫,可战火绵亘,终无稳妥之地。后来,所有经卷被藏在一座废弃的煤窑里,达3年之久。1949年,这批历经战火的经卷,被分装到42个箱子里,移交北平图书馆收藏。经逐一检核,此时的金藏仅存4300余卷。

从最初发现时的5700余卷到最终馆藏的4300余卷,1400余卷金藏于数次劫难中终化劫灰。这1400余卷再也无法看到的经卷,其原本之影像可能在叶先生等影印的《宋藏遗珍》中尚能一窥真容。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套《宋藏遗珍》的版本学价值、学术价值、历史价值部分的等同于《赵城金藏》本身。叶先生的这番苦心经营,也终是为后世躬耕下一片大福田。

这本薄薄的《影印宋藏遗珍预约样本》,正是叶先生当年苦心孤诣、广布福田的真实写照。那些朱墨斑澜的批注与题记,如同国人之血泪、信士之心灯。享太平、沐佛光的后世诸仁,视此不皆应时常警醒,倍加精进吗?

附录:《影印宋藏遗珍预约样本》卷首红印部分,酌加句读,转录如下:

影印宋藏遗珍缘起

曩因摄印宋碛砂藏经,汲汲向全国征访阙叶,适闻山西赵城广胜寺有古藏秘守。乃嘱范成法师遄往度求。不恤曰:炙雨淋之苦,至则灵山云护古殿香扃。启视经橱,凌杂破损。稽诸石刻,寺建自汉桓帝时,其藏经为卷轴式,则元太祖所印施者。

承徐森玉居士续往检校,得五千四百余卷,惟依原编千文考之,应有七千卷之富。嗣求之近寺民家,有用以糊壁夹针柄者,出资收赎,又得三百卷附入。久嗟散失,终难完整。夫此藏名式之矜贵,实未见于前此之公私着录。

今就各卷所附见者推论,如画字卷有大金正隆二年跋文;本字卷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主钱?开此论施题遄;疑字卷有河中府猗氏县刁主题名;家字卷有太原府文水县刁主题名;碑字卷有汾州录事司题名;尹字卷有南宫县宋镇抚伦仓副、冠氏县安僧录馆、陶县、堂邑县、朝县、杨谷县、博州水城水寨等刁主题名。

按宋史钱?本名宏?,以犯宣祖讳称?。据此卷所题,是在太平兴国后开雕,其先于正隆近二百年。其本字卷次则在画字卷二百余字之下,故何以前雕者降阶列后,后雕者反窜等居前,岂当曰,豫布千文经目。

钱?仅认雕本字卷之摩诃止观,依经次而然耶。摩诃止观为天台智者大师所造,钱?以浙人施雕浙着,颇近世情。不然,即故有钱?旧物,而此藏收入,袭其卷端之题文矣。

至刊地可于雕主征之,今雕主多为晋人,此藏必刊成于晋地,集缘近便,其势宜然。然若定为钱?始刊,似又应隶于吴越,与晋地之说相忤。此则有可以解譬者,钱?之名,今此藏仅一见耳,其论施不多,未必雕版定在浙地。

或初在浙地开雕,嗣后辇之返晋。如紫柏大师之五台方册藏版终归径山之故事,此说宁不可据总之。此藏之为山西民间所完成,殆无疑义。其版龄多则九百五六十年,至少亦七百八十年以上也。北派刻风,字体朴劲,行款疏密相间,绰有古趣,只以地处僻左,时际乱离,十方闻见既希,全藏流行遂蹇。

而其摄收之弘博,甄选之精严,虽当残缺之余,犹令人惊叹不已。有梵经佚典,有法相秘文,有古德未见之专书,有历代失编之要录。

兹辑出四十六种,都二百五十五卷,亟用新法影印,分为上中下三辑,约一百四十册。海内耆硕力赞其成,巨着巍然重兴于世。岂非现代佛化事业中之一大因缘乎。同人谨溯所以,幸获发见之故,且愿凡读碛砂藏者增一副编,为立名目曰:宋藏遗珍。伏祈大雅匡教是幸,而集经目暨预约办法具布如左。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