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书鸿王临乙 王临乙、王合内:一对异国伉俪的艺术人生

2017-06-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恰同学少年因艺术结缘  不离不弃度六十年风雨在中国现代雕塑史中,比起令人耳熟能详的大师刘开渠.滑田友等人,王临乙不大为人熟知.然而作为第一代留法的雕塑家,王临乙对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及现代雕塑教学起到了开拓性作用,人民英雄纪念碑.民族文化宫.天文馆等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大型建筑上都留下了他的浮雕作品.他与法国雕塑家妻子王合内朴素而专一的爱情故事,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中令人为之动容.28日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至爱之塑--雕塑家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作品文献纪念展>,为观众还原了一对艺术家夫妇的艺术与人生.

恰同学少年因艺术结缘  不离不弃度六十年风雨

在中国现代雕塑史中,比起令人耳熟能详的大师刘开渠、滑田友等人,王临乙不大为人熟知。然而作为第一代留法的雕塑家,王临乙对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及现代雕塑教学起到了开拓性作用,人民英雄纪念碑、民族文化宫、天文馆等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大型建筑上都留下了他的浮雕作品。

他与法国雕塑家妻子王合内朴素而专一的爱情故事,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中令人为之动容。28日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至爱之塑——雕塑家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作品文献纪念展》,为观众还原了一对艺术家夫妇的艺术与人生。

1997年7月16日,雕塑家王临乙的离世将他与妻子王合内六十年的婚姻历程画上了句号。这段跨国婚姻在六十年当中经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波折,始终不变的是彼此相濡以沫、荣辱与共、不离不弃。

二十世纪初期的法国,是西方文化艺术的荟萃之地,尤其是首都巴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更是世人公认的“文化艺术之都”。异彩纷呈的法国美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也成为饱含爱国热忱,渴望救亡图存的中国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重要选择。

青年王临乙正是以他扎实的绘画功底,令徐悲鸿为之青睐并为其争取到赴法国留学的官费。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赴法留学的美术生大多选择学习西画,然而在清末民初的中国,雕塑曾一度被人忽视而成为荒漠,王临乙选择了学习雕塑。

1929年,王临乙踏上了法国这片艺术热土,在最初几年的学习中,他以优异的成绩使从不将奖学金发给外国人的里昂美专为他破了例。在里昂美专学习期间,王临乙一直是素描、速写这两门课程的一等奖获得者,在全法国美术院校的速写评比中被评为第一名。

但是校方规定一等奖奖金不发给外国人,于是又重新进行了考试,而这一次,王临乙仍摘取了桂冠,学校破例将奖金颁发给了他,并同时授予他“龚黛奖”。王临乙不仅在当时以出色的成绩震动了里昂美专,更在四年后以雕塑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正式进入布沙尔工作室学习雕塑。

学习美术这类操作性与领悟力极强的科目不仅需要多动手,更是要拓宽眼界。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无疑给他提供了最便利和优越的条件。

作为巴黎美院的在校生,王临乙一入学就收到了学校发给的各大博物馆的出入证,学院自由的学风使他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流连于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参观展览会更无疑是了解法国美术动态和开阔眼界的好机会,正是在1933年的“巴黎春季沙龙”展览会上,王临乙和王合内相识了。

王合内出生于法国犹太裔家庭,嫁给王临乙以后冠了夫姓,“合内”是音译。她从小喜爱绘画,1933年顺利考取巴黎高等美术学院雕塑系。儿时的王合内曾在家中客厅里发现了一只绘有一群美丽姑娘的小茶杯,这件中国瓷器引发了她对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国家的兴趣。

随着王合内有意识地了解东方文明,这份兴趣变得愈加浓厚。与其他热情奔放的法国姑娘不同,从小身体羸弱的王合内性格十分腼腆,遇见王临乙后,她被眼前这位同样腼腆而文雅的东方人深深吸引。

在共同的爱好——雕塑——的驱使下,两个人共同话题越来越多,巴黎的街头、各大博物馆以及塞纳河畔都留下了二人爱的足迹。在日渐升温的爱情的驱使下,王合内向父母提出了要与王临乙结婚的请求,却不料遭到了父母坚决的反对。

在他们的眼中中国那么远,局势又那么混乱,而且嫁给一个艺人,等于甘心忍受贫困。然而王合内依然很坚持,父母决定让王合内从巴黎高等美院退学,重新回到尼斯图案学校就读,但同时也作出了让步:让王临乙回国拿到职业证书,有条件养活家庭再回来迎娶自己的女儿。

此时的王临乙虽然不舍这份爱情,但他来西方学习的目的始终定位于中国的艺术发展,就这样,以优异的成绩拿到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毕业证书的王临乙带着对爱人的承诺回到了中国,一别就是两年。在这两年中,为了婚姻的自由,王合内曾和父母做出了无数抗争。

而王临乙终于拿到北平艺专的教职,他带着学校的聘书再次回到了法国,王临乙对感情的执著让王合内的父母不再提出任何异议。1937年1月13日,王临乙和王合内在法国维尔奥弗郎区政府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两个深爱的人终于将手牢牢地牵在了一起。

结婚十五天后,王合内在里昂的站台与父母惜别,带着父母两年后就回来探望他们的嘱托,跟着王临乙来到了中国。但是这份嘱托以及夫妻二人对婚后安定美满生活的向往一并没有实现,因为他们抵达中国不久,中日战争爆发了。

1937年,战争的乌云笼罩中国,由于北平和上海的相继沦陷,王临乙和王合内不得不跟随学校不断南迁,从湖南沅陵到了云南昆明,最终在四川重庆落脚。一路的颠沛流离让自小生活安逸的王合内担惊受怕,身为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她又遭到逃难国人的冷眼和排斥,每当她走近中国孩子身边想要逗逗他们时,总会被他们嫌弃地躲开,并且边跑边骂“洋鬼子,洋鬼子”,更令她难过的是她疼爱的干女儿也曾因为受不了他人异样的眼神和嘲讽,在众目睽睽之下甩开了牵着她的手。

这一举动深深刺痛了王合内的心,她甚至痛下决心这辈子不再生儿育女,以免混血的孩子在中国依然受歧视。然而这些苦难从没有令她对这段婚姻有过任何的埋怨和后悔。

1940年,王临乙同王合内一起与留法时期的同学常书鸿夫妇、吕斯百夫妇及秦宣夫夫妇在重庆磁器口的凤凰山安了家。尽管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早年就在法国结下深厚情谊的四家人,如今住在一起生活得像一家人一样。在战火纷飞、物资贫乏的岁月里,王合内褪去身上的洋装,换上了粗布衣裙。

热爱生活的她依旧延续了法国时期养狗的爱好,在重庆生活稳定之后,她养了一只名叫“Loly”的大狼狗以及兔子和羊。Loly很有灵性,它被王合内训练得能够听懂法语,它不仅成为四家人日常生活的守护者,也为那段艰苦的日子带来了许多欢乐。

这些动物既是王合内生活中的陪伴,也是她五十年代创作动物雕塑灵感的来源。尽管当时局势动荡,但艺术家们聚集在一起仍然营造出了难得的艺术氛围,他们在拥挤的房间内布置出一间公共画室,依然坚持不懈地从事艺术创作,用手中的画笔和雕刻刀创作出一件件体现抗战精神的艺术作品。

王临乙创作的《汪精卫跪像》和《大禹治水》浮雕就是在重庆时期完成的,并参加了国民政府第三届全国美展。凤凰山这座小山包俨然成了抗战时期的画家村,在那里浓缩了当时中国美术事业及美术教育事业精英们的可贵精神。

抗战结束后,曾经搬迁、合并的学校已各归各位。1946年,王临乙接受了徐悲鸿聘请他为北平艺专教授的邀请,与王合内从重庆搬回北平,在洋溢胡同安家置业。这次回归距离他1936年年初执北平艺专教鞭已过去整整十年。

十年中,中国经历了战争的洗礼,而如今,一切百废待兴。此时已经成长为一个具有丰富创作与教学经验雕塑家的王临乙,受徐悲鸿重托,掌管了北平艺专的财务工作。他本渴望在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后,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建设美好的家园与校园,却不曾想到这一切竟给他带来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打击,并影响终身。

在1952年的“三反”运动中,王临乙因统管财务支出被诬陷为贪污,经他翻修的洋溢胡同小院也成为他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的证据。

为此王临乙被免除全部职务,受隔离审查之余还经受了严酷的人身攻击。从未经历过如此冤屈的王临乙羞愤交加,在极度绝望之下两度试图自杀。王合内心急如焚,为了救她在中国唯一的亲人,她只得登门去求助于重病在床的徐悲鸿校长。在徐悲鸿抱病上书文化部要求彻查此事之后,王临乙才得以洗刷不白之冤。然而这次事件令他的身心深受打击,患上了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余年以来,国内政治运动此起彼伏,“文革”中也没有幸免的王临乙夫妇心中除了恐惧和无奈,更多的是对彼此不离不弃的守护。在他们身上并没有出现那个年代常见的“划清界限”,二人的心反而更加紧密地贴在了一起。

经过政治运动洗礼后的王临乙,原本腼腆的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寡言,然而再多的言语也比不上长情的陪伴。1997年,王临乙因突发肺炎去世,走完了他89年的人生历程。他走了,将孤独的她独留在这人世间。而在她的心里,他始终不曾离去,她常对来探望她的学生说:“看,临乙回来了,他在门口站着呢。”在追悼会上,她在他的额头深深一吻,就像他还未离开。

他雕刻的是历史她塑造的是慰藉

早期负笈海外求学的有志之士大多抱有学成救国的爱国理想。民国时期留学欧洲的雕塑家们不仅为中国引进了西方传统雕塑的写实模式,开启了中国现代雕塑进程的第一步,更在之后对于雕塑民族化的探索中,以严谨、准确的西方雕塑写实手法为基础,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雕塑的形式语言,创立出具有中国韵味的民族雕塑风格。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备受瞩目的城市公共艺术工程,在新中国雕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纪念碑上的浮雕可谓是艺术家对中西方雕塑语言探索与融合的经典之作。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主创者之一,王临乙创作的《五卅运动》无疑成为他雕塑创作成熟期的典范之作。

1952年6月,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没过多久,从“三反”中沉冤得雪的王临乙随即被聘为纪念碑美术工作组成员之一。能够参与如此重要的政治任务对他而言不仅意味着所谓的贪污问题得到了澄清,更是一个难得的创作机会。为此,王临乙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纪念碑浮雕的创作当中。

生长于上海的王临乙是“五卅运动”的亲历者,将此题材交给他去创作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1953年秋,为了在纪念碑浮雕创作中吸收和借鉴民族艺术传统,美工组组长刘开渠率领组员进行了中国古代雕塑考察。通过这次有针对性的考察,王临乙在创作中明显地体现出对中国传统雕塑语言的吸收和把握。

在《五卅运动》的构图上,他借鉴了河南巩县石窟寺北魏石刻浮雕《帝后礼佛图》,人物按前、中、后的空间位置,统一地呈横带状排列,画面效果十分整体,且节奏感强。

在浮雕模型的设计中,他不仅把握到浮雕的厚度与层次,轮廓与光影等艺术处理手段,还将浮雕中的每一位人物在严格的解剖塑造下,刻画出其具体的身份属性。虽然画面中仅出现了十七个人物的头部,但最终效果却呈现得有层次有张力,人物众多的磅礴气势,极具感染力。

在长达四年的创作周期中,创作组为每一位主创雕塑家都配备了一位画家和助手,然而《五卅运动》从草图的设计、画稿的完成直至后来立体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来看,王临乙相较于其他主创人员而言,更明显体现出其作品构思创作过程中的独立性,展现出深厚的绘画功底。

在中国古代雕塑中,王临乙对汉代雕刻大气朴茂的风格情有独钟,在雕塑创作中也力求整体性与概括性,毫无琐碎之感。正是他超凡的艺术才华与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使《五卅运动》浮雕成为纪念碑浮雕中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

与丈夫王临乙雄浑的艺术风格相比,作为一名卓越的女雕塑家,妻子王合内的作品纯净、超脱,特别是她的动物题材雕塑,充满着对生命、生活以及对中国的热爱。王合内喜欢动物,无论是在法国时期还是来到中国以后,凡是她居住的地方都会饲养动物作为陪伴。

身为一个初来异国他乡语言不通的外国人,动物是王合内寂寞内心的慰藉;一生没有生育子女,又使动物成为她倾注母爱的对象。跟随王临乙携手走过的六十年婚姻岁月,二人不仅有感情的互动,更多的还有艺术思想上的碰撞与交融。

他们一起考察中国古代雕塑,都为汉唐艺术浑厚朴拙的风格而倾倒。在王合内的动物雕塑中,无论是熊还是豹,简捷而有力的造型都是她深受中国古代雕塑语言影响的产物。在她典型的动物母子题材中,不仅可以看出塑造手法上东西方艺术语言的融合,从生动的造像里也可以看到她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及一个女性艺术家所独有的细腻视角,那是充满母性与爱的感人视角。

在六十年相濡以沫的陪伴中,王临乙与王合内携手走完了他们充满爱的艺术人生道路。

这份爱不仅存在于日常平凡生活的点滴之中,也体现在他们的艺术作品里。于王临乙而言,他的作品中镌刻着对国家、对民族的大爱;于王合内来说,她充满温情的作品,表现出对世间最平凡生命的感动。回顾王临乙与王合内相知、相守的一生,爱是他们生活与艺术的主旋律,在他们的生命里,唯有爱,不可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