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重离子加速器建成出束

2018-04-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88年12月12日,中国最大的重离子加速器在重离子物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重要手段,标志着中国的回旋加速技术已进入国际先进行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系统由注入器.主加速.8个实验终端和前后束流输运线组成,可加速元素周期表中钽之前的73种元素的离子.是中国能量最高.加速离子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重离子加速器.超导研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超导研究始于50年代,到80年代后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1986年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宣布获得48.6K的超导材料,并在少数样品中看到70K时出现

1988年12月12日,中国最大的重离子加速器在重离子物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重要手段,标志着中国的回旋加速技术已进入国际先进行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系统由注入器、主加速、8个实验终端和前后束流输运线组成,可加速元素周期表中钽之前的73种元素的离子。是中国能量最高、加速离子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重离子加速器。超导研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超导研究始于50年代,到80年代后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1986年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宣布获得48.6K的超导材料,并在少数样品中看到70K时出现超导的迹象。1987年2月24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又宣布获得100K以上的超导材料,并首次公开宣布了液氮温区超导材料的成分。

北极考察 1950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高时浏进入北极地区从事科学考察,第二年到达当年的北磁极,成为有史可查的第一个进入北极的中国人。1958年,新华社莫斯科分社记者李楠进入北极采访苏联的科学考察站,并飞越北极点。80年代,许多中国科研人员先后从美国、加拿大、挪威等国进入北极。中国于1996年加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成为第16个成员国。1995年3月,中国首次以社会集资方式对北极进行考察,1999年7月至9月间,中国政府组织了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这次北极科考活动是中国第一次由政府部门直接组织对北极地区进行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也是中国科学考察船首航北冰洋。

南极考察 1984年11月,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正式成立。591名科研、后勤支援人员和海军官兵搭乘两艘万吨巨轮(向阳红10号船和海军J121船),开赴西南极乔治王岛海域,进行建站并开展综合性科学考察。1985年2月20日,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建成。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成,1989年2月26日,中国又在东南极大陆南极圈内的拉斯曼丘陵建成了中国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以长城、中山两站为基地,已成功地组织了15次南极科学基地考察活动。到达南极洲的总人数已达2234人,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在相关的研究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首次发现极近地小行星 1997年1月20日,中国科学家在狮子座内首次发现极近地小行星1997BR。

这颗小行星的轨道距离地球轨道最近距离小于7.5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距离的1/5,仅比同步通信卫星约远一倍。 1997BR小行星是世界上发现的第401颗近地小行星,也是中国发现的第一颗近地小行星。由于这颗小行星的轨道距离地球轨道近,引起世界各国天文学界的高度重视。研制成功基因重组人胰岛素 1998年12月,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在吉林省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3个能够生产、销售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国家。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研制成功,不仅结束了中国糖尿病人依赖进口人胰岛素的历史,也表明了中国生物工程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首创转基因羊新技术 1998年2月,中国转基因羊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的专家经多年合作,已获得5只与人凝血第九因子基因整合的转基因山羊,其中一只已进入泌乳期,并在乳汁中分泌出了有活性的能治疗血友病的人凝血九因子。这是中国首次获得具有生物医药产业价值的转基因动物。中国科研人员首创的转基因羊新技术,标志着中国在这项技术上已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为大批量研制转基因羊开辟了新的途径。首次克隆成功“人类致病基因” 1998年12月,湖南医科大学“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际上首次克隆成功以高频性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性耳聋疾病基因,这也是国内克隆出的第一个人类疾病基因。

这一克隆成功具有巨大的科研和开发价值。其成果在临床上用以开展产前诊断,防止神经性耳聋向下代传递,开发基因药物,进行基因治疗等,均具有广泛应用前景。首创超灵敏回旋加速器质谱计 1999年1月,世界首台超灵敏小型回旋加速器质谱计在上海诞生,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研制,其测量精确度达到国际水平。这台回旋加速器质谱计高约3米、直径1.6米,用于对考古、天文、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地球学科领域碳十四应用的分析测量。因灵敏度极高,它能把在千万亿个原子中含量只有一个碳十四的原子捕获到,确立所测考古样品或其他科学实验样品的年代或内在性质。

它是目前国际上惟一一台创新含量极高的回旋型加速器质谱计,它的成功开创了中国首建无国际先例的加速器──新颖回旋加速器的先河,使中国在回旋型加速器质谱计研制技术上保持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培育出第一头转基因牛 1999年3月,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运用自己创立的转基因羊新技术路线,成功培育出了中国第一头转基因试管牛;专家们同时还摸索出一种可以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30多倍。这头取名为“滔滔”的转基因试管牛,身上携带有科研人员导入的人白蛋白基因。这头公牛成熟后,可突破母牛孕期较长的限制,通过配种而加快繁育转基因小牛的速度。此外,由于一头母牛的年产奶量高达1万公斤,比羊高出近20倍,使转基因动物大量、廉价地生产人类所需的珍贵蛋白成为可能。 (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