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式平的妻子 被毛泽东称为“邵大哥”的邵式平

2018-03-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邵式平,江西弋阳县邵家畈人,1900年1月生于农民家庭.他幼时在乡村读私塾,由于家境贫困,常常辍学,直至1916年虚龄18岁才考入弋阳县高等小学.在这里,他与来自漆工镇的少年方志敏"同窗三年,结为至友"(方志敏语).在弋阳高小期间,他协同方志敏在校园创建了赣东北第一个青年进步组织---弋阳革命青年社."五四"运动波及弋阳,方志敏和邵式平满怀一腔爱国热血,率领青年学生走向街头,高呼"外御敌寇,内惩国贼"的口号,游行示威,把古老沉寂的小县城搅得沸沸扬

邵式平,江西弋阳县邵家畈人,1900年1月生于农民家庭。他幼时在乡村读私塾,由于家境贫困,常常辍学,直至1916年虚龄18岁才考入弋阳县高等小学。在这里,他与来自漆工镇的少年方志敏“同窗三年,结为至友”(方志敏语)。

在弋阳高小期间,他协同方志敏在校园创建了赣东北第一个青年进步组织———弋阳革命青年社。“五四”运动波及弋阳,方志敏和邵式平满怀一腔爱国热血,率领青年学生走向街头,高呼“外御敌寇,内惩国贼”的口号,游行示威,把古老沉寂的小县城搅得沸沸扬扬。1919年夏,邵式平小学毕业,考取了南昌第一中学。他仍与同时赴南昌求学的方志敏(在江西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常常“闹学潮抨击学校和社会腐败,开展各种进步活动”。

1923年秋,邵式平考进了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在这里,他通过先期考入该校的黄道,结识了一批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邵式平衣着朴素,学习刻苦,性情豪爽,每与同学相聚,总好评论时政,且知识渊博,很有见地。在周围的同学中,他声望很高,被大家戏称为“无穷大博士”。由于同学们拥戴,他担任了北师大学生会主席。

1925年春,邵式平由陈毅和黄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常常与黄道等人结伴去北京大学红楼听“党课”。在这里,共产党先驱李大钊、赵世炎、瞿秋白等人的演讲,令他大开眼界。

不久,上海“五卅”惨案震惊京华。6月3日,邵式平带领学生参加了北京各界声援上海“五卅”运动的示威游行。从此,他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从事学生运动,开展反对段祺瑞执政府和帝国主义侵华的革命斗争,并被同学们推举为学生会的负责人。这年10月22日,他又率领北师大学生,参加中共北京区委和李大钊发起的争取“关税自主”的示威游行。他走在学生队伍的前面,带头振臂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媚外政府!”“无条件的关税自主!”

当学生游行队伍来到段祺瑞执政府楼前,更是群情激愤,岂料政府要员当即派出军警镇压。邵式平正欲挺身论理,却被挥来的警棍砸破了头,昏倒在血泊之中。重伤的邵式平,被革命互济会送往当时的东交民巷法国医院住院治疗。陈毅闻讯前去探望,他热情豪爽地赞扬邵式平的勇敢精神:“我的‘大博士’,你好厉害呀!头也敢往段贼的警棍上碰!”

“怕死不革命,革命就不能怕死!”邵式平望着同样是一身豪气的陈毅,心头顿时滚过一阵热浪,激动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怀着一腔爱国激情的邵式平,未等头伤痊愈,又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11月,他又一次充当北师大学生会的负责人,带领学生游行示威,他早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1926年初,邵式平担任了北师大的党支部书记。3月18日上午10时,北京总工会、总商会、学生总会等180余大大小小的社会团体,以及各校师生共5000余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自发举行国民会议,抗议日、英、美等8国向段祺瑞执政府提出了“最后通谍”,并结成了“请愿团”,要求驱逐8国公使出境。

邵式平率领北师大学生参加了这次著名的爱国聚会,参与了这天中午开始的“请愿团”的游行示威。2000多名学生和群众的游行队伍,经东长安街、东单、东四向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政府国务院请愿。游行的学生群众一会儿高唱《国民革命歌》,一会儿激昂地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段祺瑞!”等口号。下午1时,游行队伍来到执政府的东辕门,丧心病狂的段祺瑞,居然下令卫队对手无寸铁的请愿学生进行镇压,如狼似虎的卫队用大刀、铁棍对学生追打砍杀,有的甚至开枪射击,死伤者累累。邵式平熟识并十分敬佩的女师大江西籍学生刘和珍,就是惨遭杀害者之一。噩耗传来,邵式平悲愤填膺,失声痛哭。

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士聚集在宣武门外的江西会馆,为刘和珍和杨德群两烈士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邵式平参加了这个追悼大会,他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会上慷慨陈词:“……反动军阀政府镇压手无寸铁的学生,使我们更加认清了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的本质。”

“三一八”惨案后,段祺瑞执政府继续向爱国青年下毒手,公开在报纸上发表捉拿学生首领的通缉令。邵式平的名字也上了反动当局的黑名单,属警方要捉拿的“暴徒”之一。中共党组织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迎接即将到来的北伐战争,安排了一批骨干撤离北京,派往南方开展工作。1926年5月,邵式平便以“北京案后援会湘鄂赣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江西南昌工作。

从此,邵式平结束了学生生活,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