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飘萍的贡献 邵飘萍是谁 为何在周云蓬"沉默如谜的呼吸”里?

2018-07-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民谣歌手周云蓬每次唱起他的<沉默如谜的呼吸>时,最后都要以低沉的声音诵念一长串名字:"辜鸿铭,胡兰成,刘浩辍,王实味,尤本道,北鸣,陈阿南,刘豌豆,姬晓峰,黎水秀,周静,杨文爽,方力强,王裴,杨小燕,牛天赐,冯铿,邵飘萍--"其中的邵飘萍,是北洋时期一位"以笔为刀".坚持新闻自由的著名"报人",创办了今天的<新京报>的精神前身--<京报>,且长期亲自采访撰稿,秉笔直书,第一时间向读者传达准确.可靠的新闻消

   民谣歌手周云蓬每次唱起他的《沉默如谜的呼吸》时,最后都要以低沉的声音诵念一长串名字:“辜鸿铭,胡兰成,刘浩辍,王实味,尤本道,北鸣,陈阿南,刘豌豆,姬晓峰,黎水秀,周静,杨文爽,方力强,王裴,杨小燕,牛天赐,冯铿,邵飘萍……”其中的邵飘萍,是北洋时期一位“以笔为刀”、坚持新闻自由的著名“报人”,创办了今天的《新京报》的精神前身——《京报》,且长期亲自采访撰稿,秉笔直书,第一时间向读者传达准确、可靠的新闻消息。

邵飘萍的贡献 邵飘萍是谁 为何在周云蓬"沉默如谜的呼吸”里?

正因不接受收买,不向权贵低头,1926年,40岁的邵飘萍被奉系军阀以“传播赤化”为罪名杀害。

   周云蓬曾经说,他歌中念出的人,都属于在历史上昙花一现的人物,“感觉没有彻底绽开就枯萎消逝了”。邵飘萍正是如此,在他新闻事业的巅峰期,这位与陈布雷、段祺瑞、张作霖、张学良、冯玉祥、章士钊、鲁迅、蔡元培、梅兰芳等众多“民国大咖”均有交集的理想主义新闻人,被迫放下了手中的笔。但正因“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即使百年之后这个名字仍然令人念念不忘。

邵飘萍的贡献 邵飘萍是谁 为何在周云蓬"沉默如谜的呼吸”里?

在北京的菜市口大街与南横东街相交处东侧,有条珠朝街。由邵飘萍创办的新闻编译社,原就在这条街上。新闻编译社成立于1916年8月2日,这家通讯社正式发出第一篇稿子,距今已整整一百年了。

邵飘萍

新闻编译社是一家规模很小的民营通讯社,当初只有几个工作人员。顾名思义,此社主要编译外电,但也自己采写一些北京通讯,每晚总有一二特殊稿件,于晚7时左右,以油印或复写方式,从那时还叫“珠巢街”的珠朝街发稿。外埠邮寄,本地则由社员骑自行车分送,每次发稿几十份。新闻编译社独立性很强,消息又迅速,记者效率极高,因此稿件普遍为各大报社采用。

邵飘萍的贡献 邵飘萍是谁 为何在周云蓬"沉默如谜的呼吸”里?

  而《中国报学史》称,新闻编译社是我国自办通讯社之起源。

邵飘萍与妻子祝文秀

有关新闻编译社的存留文献很少。珠朝街上现今民居参差,中山会馆等文物建筑都未能得到妥善保护,编译社旧址更是无迹可寻。使新闻编译社的名字流传下来的,是它的创始人邵飘萍轰轰烈烈的社会活动与秉笔直书的新闻精神。

  邵飘萍生于1884年,原名振青,浙江金华人。他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人、新闻摄影家,创办了近现代著名日报《京报》——即当代的《新京报》之“新”所区隔的原“京报”。邵飘萍与他的《京报》,历经清末、袁世凯当政、北洋军阀混战多个时期,以其新闻人生为参照,可以完整勾勒出一幅出民国前期新闻生态图。

年轻的邵飘萍

邵飘萍从少年时起就显露出对报纸这一媒介的强烈兴趣。他14岁中秀才,18岁入浙江省立高等学堂读师范。  1906年,邵君二十岁,他与学堂中的两位小伙伴一起,带着玩笑性质,办了一张报纸,叫做《一日报》。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这两位小伙伴,一位叫张任天,后来成了数学家,另一位则是大名鼎鼎的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

陈布雷

在杭州求学期间,邵飘萍还与陈布雷、邵元冲等激进分子一同参加了反对清廷将沪杭甬铁路筑路权卖与英国人的活动,积极参与浙江各界的“浙路拒款会”,力保主权。正因如此,他被清地方官府视为反清分子,欲加以逮捕,后经人疏通,化险为夷。

在校期间,邵飘萍一直为《申报》撰稿,针砭时弊,嬉笑怒骂,尽显青年本色。他以犀利文辞被聘为《申报》特约通讯员。1905年毕业后,邵飘萍回到故乡金华,任中学教员。但他很快结束教书匠生涯,彻底投身新闻业。

袁世凯

1912年,邵飘萍到杭州与杭辛斋合作主办《汉民日报》,亲任主编,经常在报上揭露贪官污吏和地方豪绅的丑行。袁世凯窃国为大总统,国家徒有“共和”之虚名。邵飘萍对袁世凯盗民国之名,行专制之实,也时有讥讽,于是不能见容于袁氏。

  1914年,袁世凯下令封闭《汉民日报》,邵飘萍被捕。后经营救出狱,流亡日本,入法政学校读书,并组织“东京通讯社”,担任《申报》驻日记者。在日本,他与《甲寅》杂志主编章士钊过从甚密。

袁世凯称帝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各界反对,上海新闻界电邀邵飘萍回国。他于当月下旬匆忙返回祖国,参加反袁护国斗争,为《申报》、《时事新报》、《时报》执笔。他以“阿平”为笔名,连篇累牍撰文,抒发内心对袁世凯黑暗统治的不满,引起了新闻界与舆论界的重视。

  他任《申报》驻京记者两年期间,其撰写的近200篇“北京特别通讯”风靡全国。徐世昌任总统的就职宣言共2000字,而在其就职的前一天,邵飘萍就将其全文电达《申报》,同行震惊,徐世昌本人也大为诧异。

徐世昌

这能耐源于邵飘萍所具有的独特新闻思想和作风。他认为,应该采取一切手段和方法,得到事实的真相,发出第一手新闻资料以飨读者。为此,邵飘萍不惜化装成知情人和随从,以获得信任取得采访成功。这种“做戏”的方式类似于暗访,但也有人顾及新闻真实性,否定这类“钓鱼”式调查。邵飘萍的新闻观念较为激进,对此并不顾忌,他甚至用这招对付过段祺瑞。

段祺瑞

当时的军阀、政要常出入北京八大胡同,依红偎翠。邵飘萍便广交朋友,混迹青楼,从将军、总长、部长、秘书长、政客、谋士的口中打听许多内幕新闻和秘密情报,夜深半醉而回,立撰电讯,大大扩充了《申报》的新闻信息,吸引了大量读者。

  有时,消息重要他甚至用密电码直接发出,成为独家新闻。

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辞去《申报》职务创办《京报》,报馆设在前门外三眼井38号。《京报》问世,邵飘萍在发刊词中说: “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是即本报所为作也”。 《京报》不仅重视政治时事新闻,而且也特别重视社会新闻的报道,反映民生疾苦,揭露官场腐败,鞭辟入里。

蔡元培

同时,邵飘萍在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下成立新闻学研究会,开讲新闻采访课,并撰写了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等,当时在北大聆听邵飘萍讲课的学生当中包括毛泽东、高君宇、罗章龙、谭平山、陈公博等。

  1919年五四运动时,邵飘萍出于爱国义愤,连续几天在《京报》发表时评。《勖我学生》、《外交失败第一幕》、《速释学生》等揭露曹汝霖、章宗祥等卖国罪行的檄文,触怒了段祺瑞政府,报纸因而被封,他被迫再次流亡日本。

五四运动

  1919年12月邵飘萍被迫第二次亡命日本时,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在已被封闭的京报馆内住了一个多月。实际上,毛泽东当年曾多次拜访邵飘萍,得到了邵飘萍的慷慨资助。所以毛泽东一生难忘邵飘萍,1936年他在延安向斯诺介绍自己生平时,特别提到自己受到邵飘萍的影响。

“他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情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直到1974年,81岁的毛泽东还曾说到自己是邵飘萍的学生。

青年毛泽东

1920年下半年,段祺瑞政府倒台,邵飘萍回到北京,恢复《京报》,并将报馆迁到魏染胡同30号。这里也是邵飘萍1920年后在北京的住处,作为《京报》故址至今仍在。

京报馆

魏染胡同30号标记的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砖木结构小楼,有十几个房间,门口有古典式门廊,两侧有典型的欧式石柱,上方建有观光阳台,正门 “京报馆”三个大字就是当年邵飘萍亲笔题写的。1984年,这里即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但如今楼后的小院里搭满了临时建筑,好几户人家在此生活。

依照当初的格局,楼下是传达室、营业部,楼上是编辑部、经理室等。据说当年邵飘萍把向阳的房间都让给了普通编辑。正是在这里,邵飘萍挥毫写下“铁肩辣手”四字悬挂于编辑室内,勉励同仁“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邵飘萍身体力行,以《京报》为论坛,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和“五卅”、“三一八”反帝爱国运动。

“三一八”惨案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的当天,邵飘萍正在京报馆内,得知消息,立即增派记者赶赴现场,他亲自采访有关方面权威人士,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翌日,《京报》刊载了长篇报道《国民拥护国权大流血──八国通牒之大反响》,全面揭露反动政府公然屠杀爱国群众的真相。

鲁迅

在此期间,邵飘萍与鲁迅先生过从甚密。他们之间不仅是一般的文字之交,更可称为同一战壕的战友。他们一起创办了《京报副刊》、《莽原》等周刊,鲁迅许多著名的杂文和小说都是在这些报刊中发表的。特别是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们同声怒斥横暴凶残的军阀政府。此后,二人同被军阀政府纳入缉捕的黑名单中。

民国以来,北京政府对待文人的态度一直相对温和,整体的舆论环境比较宽松。五四时期学生大规模游行示威,北京政府也只是对个别学生拘禁几日了事。“三一八”惨案前,虽然学潮不断,但北京政府一直比较克制。

张作霖

然而到了1926年4月,直奉军阀张作霖和张宗昌联合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北京的局势越来越紧张。邵飘萍支持冯玉祥的国民军和郭松龄倒戈反抗奉系军阀的行动,反对张作霖的“讨赤”主张,斥责张的亲日行径,被冯玉祥赞誉“飘萍一支笔,胜抵十万军”,更深为军阀忌惮。奉、直两大势力控制北京后,一改此前北京政府的宽松态度,开始随意捕杀报人、学生甚至知名教授。

冯玉祥

邵飘萍为防万一,躲进了东交民巷六国饭店,还发了一篇《飘萍启示》,声明并非所谓的“赤色分子”:“鄙人至现在止,尚无党籍(将来不敢予定),既非国民党,更非共产党。各方师友,知之甚悉,无待声明。时至今日,凡有怨仇,动辄以赤化布党诬陷,认为报复之唯一时机。”

4月24日下午5时许,邵飘萍突然趁夜色乘车赶到京报馆。此时,京报馆附近已经受到监视。一个小时后,邵飘萍处理好事务,准备乘车返回东交民巷,行至魏染胡同南口,遭到侦缉队的逮捕。同时京报馆也被包围搜查,最后侦缉队声称搜出了邵飘萍写的《新俄国之研究》一书的底稿,冯玉祥聘请邵飘萍为军事顾问的聘书、军事电报密码一本及他与冯玉祥的合影等,作为邵飘萍犯罪的物证。随后,京报馆被查封,终期2275号。

梅兰芳与孟小冬

据说邵飘萍之所以反常地返回京报馆,是因被人出卖暗算。时任《大陆报》社长、有“夜壶张三”恶名的张汉举,被军阀以造币厂厂长职位加两万元大洋收买,协助诱捕了邵飘萍。他诡称奉系军阀顾虑外人和舆论的力量,并不敢对邵飘萍施加毒手,还对邵飘萍说形势已经缓和,一切都已疏通好,与张学良取得了默契,只要邵飘萍改变作风,不仅其人身安全可以保证,且《京报》也可照常出版。

这一切都是谎言无疑。这位张汉举后来意外死于在梅兰芳和孟小冬住所发生的勒索袭击案,使梅兰芳对其家人颇为歉疚,张汉举本人却未得到舆论任何同情,时人都说这是他因重金出卖邵飘萍的报应。

张学良

邵飘萍被捕后,新闻界紧急开会研究营救对策。最后,上海《新闻报》、《时报》等13家报社派出代表,组成游说团找到张学良。4月25日17时,13名代表来到张学良下榻的石老娘胡同寓所,恳求释放邵飘萍。面对众人的求情,张学良说,逮捕邵飘萍是老帅(张作霖)与吴佩孚的决定,虽然他与飘萍私交不浅,但也回天乏术。

会见一直持续了3个小时,张学良始终不为所动,最后被代表们逼得急了,他说:“飘萍虽死,已可扬名,诸君何必如此,强我所难。”最后,张学良以要开会为名,甩下一众说客,拂袖而去了。

郭松龄

张学良不能施救,据说还是因邵飘萍支持了与张家嫌隙很深的郭松龄。当时媒体接受政府部门和军阀的津贴是行业惯例。北洋政府每月给新闻界的“津贴”中,《京报》被列入最高等级。据说,郭松龄倒戈时,张作霖也给了邵飘萍一笔数额巨大的“津贴”。

  不过,收了张作霖的津贴后,邵飘萍并没有替他说话,而是在《京报》上贴出两幅写真,把张作霖注为“马贼头目”,称郭松龄为“人民救主”,惹恼了张作霖。郭松龄与张学良是师友至交,但因郭氏与张作霖决裂,张学良与郭松龄也只能遗憾分列各阵。对邵飘萍张学良更不能顾及,也不敢求情了。

邵飘萍遗体

4月26日凌晨1时,直奉联军总执法处对邵飘萍草草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审讯后即裁决他“宣传赤化”、判他死刑。当日5时许,邵飘萍被绑赴天桥刑场执行枪毙。邵飘萍生命就此终结,《飘萍启示》也成了他的绝笔。第二天,《晨报》这样描述邵飘萍被害时的情景:“当时邵穿长夹袍,青马褂。

汽车行抵刑场,由警队扶之下车,走至监刑官案前报名,即向监刑官狂笑数声。往南行数步,由行刑者用马枪向脑后射击,砰然一响,邵应声倒地,弹由右眼穿出,即时毙命。”

邵飘萍死后,北洋军阀不准家属收尸,把遗体塞在“舍材”(为枪决者粗制的薄皮棺材)中埋入枪决现场。不久,其家人冒险寻到葬地。据载“开棺后看到飘萍尸体。子弹从后脑进入,从前面左颊部位穿出,呈小三角形。他头发蓬乱,血迹斑斑,身穿华丝葛长衫,黑色纱马褂,丝光袜,红皮底黑色缎面鞋。

邵飘萍夫人汤修慧

1926年邵飘萍被反动军阀杀害后,《京报》亦遭停刊。其夫人汤修慧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于1928年恢复出版了《京报》。1931年9月20日,汤修慧不惜以死为价,报道了“九一八”事变。1937年7月28日,《京报》出版最后一期,随后停刊,结束了它19年不畏强权、秉笔直书的风雨历程。

  如邵飘萍所说,“报馆可封,记者之笔不可封也。主笔可杀,舆论之力不可杀” 。邵飘萍创办的《京报》被后人称作“一张承载中国报人光荣与梦想的报纸”。百年倏忽而过,新闻传播的载体一变再变,如新闻编译社创始人邵飘萍一般的“报人”,如今已愈发边缘,但邵飘萍所提倡的“铁肩辣手”新闻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

《京报》简介

近现代著名日报。1918年10月5日由邵飘萍在北京创办。日出一张半。以“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为办报宗旨,重调查报道和政治评述,因内容丰富、文字精悍、版面活泼著称当时。因尖锐抨击军阀反动统治,支持群众反军阀的斗争,于1919年8月21日被安福系查封。

次年9月17日复刊。鼓吹新思潮,曾出版“马克思纪念特刊”、“列宁专刊”等。陆续设有《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儿童周刊》、《文学周刊》、《西北周刊》、《科学与宗教周刊》、《图画周刊》、《蟒原周刊》、《小京报》、《戏剧周刊》(徐凌霄主编)和《国语周刊》(钱玄同主编)等多种副刊。

其中以创办于1924年12月 5日,由孙伏园主编的《京报副刊》最著名,为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