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加爵事件反思 马加爵事件真相反思 告诉了我们什么

2018-02-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马加爵事件真相反思 告诉了我们什么?马加爵事件已渐渐拉下帏幕,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他不仅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也毁掉了父辈和整个家庭的期望,并且让他们这一生都背负着儿子给他们带来的耻辱.而且更令人同情的是,几乎毁掉的,还有另外5个家庭,这是何等的令人伤痛.但如果我们仅以为这是很独特的个案,而不反思我们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到底哪里出现了偏差,也许除了刘海洋.马加爵外,还会有第二.第三个这样的"好"学生做出令人发指的事情.我想,每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心的人都不愿意这样

      马加爵事件真相反思 告诉了我们什么?

马加爵事件已渐渐拉下帏幕,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他不仅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也毁掉了父辈和整个家庭的期望,并且让他们这一生都背负着儿子给他们带来的耻辱。而且更令人同情的是,几乎毁掉的,还有另外5个家庭,这是何等的令人伤痛。但如果我们仅以为这是很独特的个案,而不反思我们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到底哪里出现了偏差,也许除了刘海洋、马加爵外,还会有第二、第三个这样的“好”学生做出令人发指的事情。我想,每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心的人都不愿意这样的事情重演,为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国内知名的两位心理学专家,和我们一起来探讨和反思。 采访专家:赵国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 姜乾金: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

马加爵事件真相反思一:和我价值观不一样 就是另类 镜头回放:马加爵自白书中说,他们都说我很怪,把我的一些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甚至是一些隐私都说给别人听,让我感觉是完全暴露在别人眼里,别人都在嘲笑我。 专家意见: 姜乾金教授认为,马加爵固然有人格方面的种种缺陷,但整个社会群体只重视和强调一种价值观是有失偏颇的。

比如,80年代大家都抢着下海经商,觉得有钱就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这导致人们只愿意接纳和尊重有钱的人,而看不起穷人和乡下人,从而不顾及这群人的内心感受,不接纳对方,视之为异类。

正是这样一些不断堆积的不良的心理刺激给马加爵提供了仇恨别人的土壤。同学之间应该尊重差异,学会欣赏独特性。当个体在群体中受到孤立、排挤和歧视时,行为容易冲动。

冷漠和敌意让人产生逃避感。社会是多元的,要学会尊重差异。这种观念要从小教育、渗透。如缺乏这样的教育,一旦碰到不如意,反社会性就会增强。 解决途径:用心倾听不同的声音,学会尊重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 我想起一个国外的妈妈这样教育孩子说,无论你将来做什么,在妈妈眼里都没有高低贵贱,即使是洗碗,只要你用心去做,想到你是在服务别人,你的人生就有价值。

马加爵事件真相反思二:学习好就是好孩子

镜头回放:马加爵从初中就在成绩一般的中班一跃成为全年级8个班的第一名,获得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在父亲眼里,马加爵也一直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真的不敢相信他会干出这样残忍的事。

专家意见: 赵国秋院长认为,从老师和家长的眼光来看,马加爵确实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但他们却忽略了他在心理上的成长。学习成绩好,只能代表他智商和认知能力没有问题,并不代表他心理上也是成熟和健康的。这是两码事。 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正常的心理状态,包括基本的认知能力、情绪自控和协调能力;其二是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能体验到快乐和幸福;其三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环境中游刃有余。

解决途径: 家长和老师都要重视这个问题,不要让光环效应蒙蔽了眼睛。即成绩好的孩子自然品德也好,一好遮百丑的认知错误可能会给我们带来血的教训。我们除了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外,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因为只有先做好人,才能做好事。

马加爵事件真相反思三:内向的孩子不惹祸 让人放心 镜头回放:记者对马父进行采访时,他提到儿子内向、很不与人打交道,几乎没什么朋友。可他性格中的倔强却让人印象深刻:小时候跟奶奶争电视频道,在日记上连写下几个“恨”字;高考前,突然就失踪了,直到警方打来电话,家人才知他离家出走,回来只说了一句“去看海了”;大学里和人打牌、打篮球很较真,稍不顺意就发脾气,严重时甚至动手打人… 专家意见: 赵院长说,从作案过程看,嫌疑人马加爵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称之为“人格异常”,这种人的自我概念有偏差,有一种“我不好,你也不好”的心理,往往具有攻击性和毁灭性。

从犯罪心理学来看,马加爵杀人的动机,仅仅因为同学说他打牌作弊,这和4条人命的后果完全不匹配。

通常这个刺激对常人仅引进不快或埋怨,而对马加爵来说却构成了超强刺激,这是由于他长期强烈的自负和自卑引起了他对来自于社会的刺激超强敏感。 他在攻击别人时往往想不到结局。

马加爵杀完人后,并不是销毁尸体,而是放在卧室内,这明显是不成熟甚至幼稚的人做的“游戏”。从这点可以断定,他是个封闭简单的人,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别人的感受,做事不考虑结果。 这种人格缺陷与他性格内向和过分好强有关。

他的内向一是与遗传有关,二是与家庭经济条件和地位有关,这导致了马加爵的外部环境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他的个人空间也非常狭隘。自尊和自卑的强烈冲突导致了他过早地封闭了自己,以致于使他对别人的感觉麻木。

比如,他没看过大海,就独自一个人去看海,全然不顾老师、家人的感受,也不考虑社会的规范,只顾及自己内心的感受,唯我独尊。以致形成怀疑、敌视、不友好、封闭的人格。 解决途径: 能否适度地开放自我,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开放自我可以让封闭的孩子多看到别人的优点,从而化解自己的自负。作为学校和家长,也应多关注内向孩子的心理世界,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可帮助他们更能理解和接纳周围的人。同时,要帮助内向的孩子学会宣泄和处理自己的不满和愤怒的情绪,以防恶性情绪积压导致不良后果。

马加爵事件真相反思四:你对自己的孩子了解吗? 镜头回放:在马父的记忆中,他找不到自己哪一次同儿子开心地玩耍过,也没有哪一次同儿子进行过长时间的交谈,他希望儿子快乐,却很少说出口。也许,是因为儿子考上了大学,在自己和乡亲眼里已经“出息”了,儿子放假很少回家,话也更少了,他的感觉是:好像“成熟”了许多。

专家意见: 赵院长认为,为人父母不能只知道供养孩子吃穿就完了,快乐和谐的家庭也许比物质上的满足显得更为重要。

从各种资料显示的来看,马加爵的家庭是沉闷而缺少快乐的,这样的家庭在中国不在少数,而对于马加爵这样聪明和敏感的孩子来说,这样的家庭环境更为可怕。 也许有人会说,马加爵的家庭教育的缺失是父母素质本身不高,这个观点不成立。

我们不能因为他父母是农民就认为他们教育不了自己的孩子,家庭教育最关键因素不取决于家长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而是取决于父母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马加爵和父母的沟通几乎是零,而我们现实的情况是,我们不少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方面是存在问题的。

父母有时工作压力大,一忙起来,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孩子宁愿整天呆在房里玩电脑或是给同学打电话,也不愿和父母敞开心扉。父母不知道孩子的痛苦,不知道他的矛盾,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情况。

我们作父母的都应该扪心问一问:你对孩子到底了解有多少? 孩子性格有所缺陷或出现过激的行为,归根结底都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如果孩子从小是在一种充满爱的环境下成长,能与父母充分沟通,这样的孩子一般都心理健康。

解决途径: 每天多多少少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认真地和孩子聊天,如在学校的表现,碰到什么困难,同学老师的关系相处得如何,孩子平时交往的同伴是哪些。

并非让父母们越厨代庖,帮他解决具体问题,这样做无非只是向他传送这样的信息:爸爸妈妈爱你,关心你。无论你快乐或悲伤,我们都在你的身边,我们会永远支持你。 反思五:你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吗? 镜头回放: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如父母为孩子扫地,为孩子对老师说谎,以逃避军训等等。 专家意见: 赵院长说,马加爵事件也给我们的父母敲响了警钟。很多的父母只要孩子学习好,愿意为孩子做牛做马。殊不知,正是这样的过度保护,让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和空间。

这样的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别人和社会都要围绕着他转,稍不如意,便觉得是这个世界对他不公平,而不会反省自己的缺点,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能容纳到集体当中。久而久之,会形成偏执的个性。

这是很危险的。 解决途径:孩子摔倒了,不要扶,让他自己起来。和同伴们一起玩,吃亏了,也不要插手,让他自己学会解决,这是孩子早期社会化学习必须经历的过程。引导他既能够学会保护自己,又能与同伴们友好相处。家长们还应主动进行挫折教育,有意制造学习、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困难,让孩子独立地去面对。另外,现在的越野和拓展训练也可让孩子们多参加。

相关知识:如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沟通时要坦诚,接纳彼此的看法,并积极地倾听对方所表达的信息; 彼此的要求和请求要合情合理;培养幽默感,给予对方适度的赞美; 主动地关心对方的成长与幸福;尊重他人的自由与适度地自我肯定表达。 如果已经为人际关所困扰,其改善的做法亦可有如下数点: 认知改变与重建:改变是过程而不是奇迹,不要建立在“别人应该知道我的意思”之错误假设上来与人沟通。 行为改变与尝试:改变目前一成不变的行为方式;不要划地自限,自筑围墙,把自己围起来,或高筑围墙与人沟通。可尝试新的做法与表达,或有不同的效果。 态度改变与关系重建:以专注、倾听、接纳、同理、尊重、真诚、积极关注的态度化解彼此的敌对,重新建立更为友善的关系。 沟通分析与练习:透过录音机,无意间录下自己平时与人的对话,做为检视,改进自己沟通方式之参考,并勤加练习学得的沟通态度与技巧。

相关知识:什么是情绪型犯罪? 情绪型犯罪有两种,一种是激情型的,另一种就是仇恨累积型的。马加爵就是第二种。这种类型有四个特点,一是心理活动的发生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而不是因为一个事件,他所说的因为打牌只是一个导火线,背后一定有一个不良情绪积累的过程;第二个特点是,这类犯罪有一个预谋过程,不同于激情型的犯罪,他这类犯罪都是指向性非常明确的,不会杀错,也不会“滥杀无辜”;第三,这类犯罪不会自动停止,因为预谋时间很长,所以犯罪的时候就一定会做到底;第四,这个类型的犯罪人行为都非常狠毒。 如果在情绪累积过程中一旦外在出现一个干预,这场悲剧很可能就能避免。现在很多大学生个性上和马加爵有类似的问题,所以分析马加爵的心理更在于避免其他遗憾的发生。

信息搜索:香港的大学,以学生为本 香港大学的学校管理理念特别值得学习。学生入学,首先会收到一本“大学指南”,上面不仅有学校各种设施和资源的介绍,还特别谈到大学与中学的不同,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至于入学后可能碰到的问题,比如申请奖学金的问题,心理辅导的问题、违纪处分的申诉程序等等,一应俱全,在校大学生碰到哪一类问题,都能按图索骥找到相应的解决部门和处理这些问题的老师。这种人性化的指南,首先就消除了大学新生紧张和陌生的感觉。各大学的心理辅导中心,还为学生开设了各种主题的工作坊,比如人际交往、两性相处、学习困难、职业生涯等等,用团体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克服心理障碍,防患于未然。

相关新闻:监狱将实施罪犯心理评估系统 最近,罪犯心理评估系统项目刚刚开始。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在押犯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调查无疑是犯罪心理学者能够采取的最好的一种研究方式。尽管中国的犯罪心理学者还没有对恶性犯罪――比如杀人案件的罪犯――面对面访谈的机会,但是对其他在押犯人的心理调查已经展开。 这个罪犯心理评估系统以测试量表的形式出现,设有个性、少年、女性、暴力、财产等分量表。现在已经初具规模的是个性分测试量表,这个量表使用范围很广,当犯人入狱以后就要经过个性测试,看犯人的个性结构如何,是否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一个盗窃犯,他是因为图财盗窃呢,还是有心理问题,通过测验就可以掌握这方面的信息,在改造中和刑满释放之前也都要用这一量表进行测验,获取相应的信息。 专家们一致认为,犯罪心理学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是预防。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和足够的人来从事这项工作,马加爵的案件也许根本就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