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宁新论语 《新论语》解构经典 学者钱宁受学界赞赏

2018-04-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重编<论语>的过程中,每句话放在哪里?如何置放?以及言论的前后关系,都要经过仔细思考.反复斟酌,钱宁认为这是编撰该书最大的难点.他也坦陈,曾遇到过很多困难,有的句子难以归类,有的句子语意难定,有的句子充满争议,但就整体而言还是比较顺利的,最后几乎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现真意 大义梳散言在钱宁看来,<论语>未经孔子本人编撰审订,并非一部成熟之作,只是孔门众多弟子不同时期"课堂笔记"的集合.由于编排散乱.语境不清,许多"子曰&quo

在重编《论语》的过程中,每句话放在哪里?如何置放?以及言论的前后关系,都要经过仔细思考、反复斟酌,钱宁认为这是编撰该书最大的难点。他也坦陈,曾遇到过很多困难,有的句子难以归类,有的句子语意难定,有的句子充满争议,但就整体而言还是比较顺利的,最后几乎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现真意 大义梳散言

在钱宁看来,《论语》未经孔子本人编撰审订,并非一部成熟之作,只是孔门众多弟子不同时期“课堂笔记”的集合。由于编排散乱、语境不清,许多“子曰”常常令人感到不知所云,这也几乎是大部分人初读《论语》时的感受。而此次解构《论语》最大的目的,就是把散乱的章句变为有主题、有论证、有展开、有层次、有案例的文本,让孔子思想的逻辑性能在新文本中直接显现,成为一本无需繁琐注释、人人都能读懂的经典。对此,孔子基金会的副秘书长王大千概括钱宁“重构《论语》的意义”在于:“以内在的逻辑性,系统而缜密地再现了孔子的思想,充分体现出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

钱宁认为,以“仁”为核心,重新确立《新论语》的整体结构时,《论语》中的许多“只言片语”就被赋予了新的“结构性意义”。比如,孔子讲“学习”,并非简单地指学习知识,而是将学习看成领悟“仁”的途径;孔子谈诗论乐、抨击时政、评论古今人物,则如同今天的“案例教学”,旨在向弟子们解释和阐发“仁”的内涵,以及在具体事例中如何评判“仁”与“不仁”。钱宁相信孔子的思想具有内在的逻辑,他希望能够通过《新论语》让更多的人认识和理解孔子思想的深度和高度。

虽然目前市场上《论语》解读类的书籍铺天盖地,但钱宁自信《新论语》既不同于古人的文字整理、章句注释、义理阐发,也不同于今人的读书感悟、心得分享、理论研究,它是两千多年来对《论语》的一次革命性“重编”,摆在读者面前的将是一部新经典。

惠读者 匠心受肯定

钱宁大学时重温《论语》,最深的印象是,《论语》中几乎都是充满生命力的名言,被人们在生活中大量运用。十年前,钱宁开始认真阅读《论语》,他写了一部以孔子生平事迹为题材的历史小说《圣人》,后参与拍摄了由此改编的电视剧《孔子》,去年,又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开设了有关孔子的专栏《尼山风光》。“《论语》读多了,章句越来越熟了,但整体的印象仍是‘杂乱无章’。不过,正是在这反复阅读过程中,突然有了‘重编’的想法。”钱宁说。

在学界内部,尚未付梓的《新论语》已经得到了肯定的声音。一些看过《新论语》校样的学者、专家,都给予了积极评价。孔子第75代孙、孔子研究院原副院长孔祥林先生的评论具有一定代表性:“有感于《论语》的编辑散乱、翻阅数遍往往不得要领,钱宁打破《论语》原有章节顺序,以‘仁’为核心,提纲挈领,重新编次,使初读者也能了解孔子思想精华。此创举为普及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独辟新径,将嘉惠众多读者。”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表示:“不加一字,不减一字,编而不作,《论语》一新。”

当然,钱宁也明白,这样一部“改动”经典的作品很容易引起争议,但他仍然坚信《新论语》有它出世的价值,他说:“两千多年来,每一代人对《论语》都做出了自己的解读,我希望,《新论语》可以视为我们这代人对《论语》做出自己解读的一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