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静宜回忆录 谢静宜:在毛泽东身边的琐事回忆

2017-08-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谢静宜和80后毛主席特性演员李光彩在一起谢静宜和原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左)在毛主席纪念堂大厅毛主席塑像前合影   谢静宜简介:   她曾经担任毛泽东主席机要员长达17年之久;她曾长期担任北京市委常委,并一度掌控清华.北大,甚至进入中共中央的核心周围--她就是谢静宜,一个曾为人们熟悉后来渐渐淡忘的人.那么,她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婉拒毛主席题诗   1953年,谢静宜(1935年出生,山东青岛人,初中文化程度)从吉林中央军委长春机要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中南海,在中央机要局工作.1959年,她担

谢静宜和80后毛主席特性演员李光彩在一起

谢静宜和原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左)在毛主席纪念堂大厅毛主席塑像前合影

   谢静宜简介:

   她曾经担任毛泽东主席机要员长达17年之久;她曾长期担任北京市委常委,并一度掌控清华、北大,甚至进入中共中央的核心周围……她就是谢静宜,一个曾为人们熟悉后来渐渐淡忘的人。那么,她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婉拒毛主席题诗

   1953年,谢静宜(1935年出生,山东青岛人,初中文化程度)从吉林中央军委长春机要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中南海,在中央机要局工作。1959年,她担任了毛泽东的机要员,此后跟随毛泽东走遍大江南北。

   1968年,谢静宜担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清华大学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初中生掌控清华、北大,这样的事情也只有“文革”中才会出现。

   在1970-1976年间,谢静宜主要负责毛泽东、周恩来交办的工作,并兼任北京市委常委、市委书记处书记等重要领导职务,这是主席身边工作人员荣任的最高级别。这时的她,接近高层政治核心,已成为备受瞩目的政治人物。

由于她工作认真负责,办事能力强,为毛泽东和中央领导完成了大量复杂艰巨的工作,再加上她平易近人,团结同事,善于处理各种问题,因而受到了中央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评价和信任;成为毛泽东身边的得力助手,毛泽东还亲切地称她为“小谢”。

   一次,高度肯定谢静宜工作成绩的毛泽东,曾提议为她作一首诗。令人意外的是,谢静宜竟委婉拒绝!原来,她当时主要是考虑到毛主席公务繁忙,如果花费他太多时间,影响毛主席的工作,这是她所不愿意的。多年后,她以诙谐的口吻说,今天想来,还真有点儿后悔,没让毛主席把这首诗写下来……

   1976年,随着“文革”的结束,谢静宜被宣布隔离审查。后在审判“四人帮”余党时,谢静宜“因坦白认罪较好,被免予起诉”。

   老来仍不忘相思

   如今,谢静宜已从北京市委某单位退休,过着极其普通的生活。谢静宜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因此在医生的建议下,她每天遵循着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晚上10点睡觉,早晨6点多钟起床,中午适当休息一会。她平时不爱抛头露面,很少参加社交活动。而看书、晒太阳和散步构成了她每天的主要活动。

   与她曾经有过的轰轰烈烈的历史相映衬的是,谢静宜也有过美满而温馨的家庭。她和爱人苏延勋从小青梅竹马,有着很深挚的感情。这对恩爱夫妻患难与共32年,直到1991年丈夫抱病离开人世。爱人的去世,使谢静宜几个月都在恍惚中度日。每逢9月9日丈夫生日,她都会去香山脚下苏延勋的坟前为他扫墓,十几年来不曾中断。

    2001年,在丈夫去世10年之后,谢静宜曾写过一首感人肺腑的《江城子》,悼念亡夫:

   十年阴阳各一方,离别久,情深长。相隔遥远,亦可话家常。暮暮一同观天宇,谈古今,论短长。朝朝阳台赏花香。葡萄垂,花齐放。相顾笑看,群鸟寻觅忙。静观天下人间事,柴门院,心宽畅。

   母慈子孝情意深

   除了有一个恩爱的丈夫,谢静宜还有一个孝顺的儿子,名叫苏引。现在她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儿子一有可口的饭菜,总要惦记楼上的母亲。为了观察她的病情,医生需要每天例行检测大便。这种在常人看来既脏又麻烦并且难为情的工作,也是儿子一手承担。除此以外,他还为母亲详细地列了一张观测表,以利于医生的治疗。

   采访结束时,谢静宜要我(本文作者李光彩)留下吃午饭,并且用自己种的蔬菜和亲手做的荷包蛋面条招待我。给我留下更深印象的是,做饭时用过的洗菜水,她舍不得倒掉,而是将它倒进卫生间里的几个专用盆里,用于浇花,以节约用水。

毛主席身后左二是谢静宜

   故事:谢静宜眼中的毛泽东        谢静宜家的客厅,除了沙发、茶几和书柜等几样简单的摆设之外,别无长物。倒是东西两侧壁上简单而又生动的布置格外吸引人的视线:一侧挂着由著名书法家为她书写的毛泽东《七律,长征》;一侧是毛泽东上世纪70年代会见外宾时的巨幅照片。另外,墙壁上悬挂着一副《南乡子》词作:

  “何处望杭州?刘汪两据一号楼。西子湖畔景已旧,悠悠,不见主人泪空流。老人精神抖,稳坐小庄挥神州。古今英雄谁敌手,无有,人民思念好领袖。小谢九九年十一月七日于杭州”。

   词作工整而有韵律,看得出作者扎实的古文功底。谢静宜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是我1999年回杭州参观主席曾住过的寓所时写的,当时也是百感交集,一首词一蹴而就。”

   谢静宜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十几年,对毛泽东是无限崇敬和热爱的。她是这样描绘毛泽东的:一切以民为本,心中始终装着人民;任何时候都身体力行,他无论倡导什么,自己都首先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工作中雷厉风行,原则分明,生活上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平日里谢静宜不管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而从不懈怠,正是耳濡目染于领袖的高风亮节而使然。

谢静宜

谢静宜:在毛泽东身边的琐事回忆

作者:李光彩(毛主席特性演员)

 作为80后一位青年特型演员,扮演主席已有九年之久。在塑造毛泽东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要追求与人物合二为一,达到形神兼备,“我就是”的状态与心理,如同流淌的血液,同有一颗心,这又是何其难。但是,我还要慢慢地进入他的内心世界,正如毛主席身边的众多工作人员讲的,“要演出他的神,体现他的魂”。

为了进一步的深入,更好突破,在早春三月,我又去拜访了主席的机要员谢静宜,她在主席身边工作17年之久,对主席的了解和认识可谓深刻。

当我问起谢静宜,主席的哪些事现在仍使您感动,主席的魅力在哪些方面,对我们当代青年人有哪些现实的启迪呢?她笑着说:“无处不在,都有启迪。”是啊,能被人民歌颂为红太阳的领袖,那自然是如太阳一样温暖,只要他一出来就普照大地。在此与大家分享谢静宜讲的几件有关主席的琐事。

巧劝主席吃饭

在一般情况下,毛主席一天吃两顿饭,若遇到参加会议或外事活动,他就顾不上吃饭,也顾不上睡觉,一心扑到工作中,看文件,看书,思考问题。谢静宜对我说:“记得1959年,主席住在杭州汪庄,一天因有外事活动,主席顾不上吃饭睡觉,也不出屋,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思考问题中去,这下可急坏了周围的同志。”

谢静宜回忆着:记得那天上午,罗光录秘书让我把主席的报刊、杂志送到卫士值班室。我一进屋就感到气氛紧张,与平常不同。卫士长李银桥来回踱步。卫士小田(田云毓)、小封(封耀松)靠在值班桌前皱着眉头,李师傅、韩师傅在伙房待不住了,也跑到值班室门口,着急地望着卫士长,希望他发话回去给主席做饭。

卫士长边来回走动边自言自语说着:“这怎么能行?快一天一夜了,不吃不睡,下午怎么见客人?主席怎么受得了呢?”我听了也急了,于是便对卫士长说:“我去劝。

”卫士长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也只好让我去试试。他看了我一眼说:“好,小谢,你再去劝劝看。只要能让主席上午吃上顿饭,中午睡一觉,下午会见谁、开什么会都没问题。”看来他对主席是很了解的。

我什么也没再问,匆匆而又轻轻地进了主席的房间。主席看了我一眼,微微点一下头又忙于看文件了。我走近站在他桌旁,试探着问:“干嘛不吃饭呢?”主席没吭气,也不抬头,继续工作着。我又说:“一天只吃一顿饭怎么能行?”老人家还像没听见似的,仍伏案看他的文件,手里拿着铅笔不停地点划什么。

我又说:“叫我可受不了,我一天吃四顿饭还饿呢。”这时主席惊讶而又感兴趣地抬起头来说话了,他问:你一天吃四顿饭还饿啊?你说说是哪四顿饭呀?我说:(主席用指头数着)早饭、午饭、晚饭,夜里工作还有一碗面条。

主席这时好像思想才从工作中解脱出来,哈哈大笑了。笑了一阵说:“你还是一个娃娃哩,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多吃饭,我老了,少吃一顿没事哩。

”我当时就说:“没事?您知道,大家都为您不吃饭、不睡觉急坏了。(主席这时认真听着)值班室卫士长、小封、小田他们急得团团转,连韩师傅、李师傅都坐等不住,跑到值班室来了。”主席这时才有些醒悟地说:“噢,这么严重啊?”正在这时,卫士长和小封也走进来了,对主席说:“主席,吃点饭吧!

”主席畅快地答道:“好,好!吃饭。”当时我们的心情别提多高兴了。我和小封连蹦带跳地先跑出去,边跑边唱:“跳起来,唱起来,工作完成了多愉快……”之后,听卫士说,主席饭后,真的睡了一个小觉,然后才去会客。

领袖为工作可以忘记吃饭、睡觉,这是忘我无私的投入,他津津乐道于对人民的关爱与责任,这种充实的工作,正如孟子所言:充实谓之美!正因为这种魅力,使工作人员更加爱领袖。领袖爱人民,人民爱领袖,这就是真正的人民领袖。

一个饼干盒的故事

劝主席吃饭成功后,谢静宜深切体会到领袖的健康,就是大家的健康,因为领袖与我们心连心。

让谢静宜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当她洗涮完毕准备去吃早饭时,刚出门便碰到卫士封耀松从主席那里下了夜班来吃早饭。他穿过食堂门口,来到我们工作人员住的南楼门前,将手里端着的一个大熊猫牌的饼干盒送给了谢静宜。

他说:“小谢,这是主席让我送给你的,主席说,你喜欢小熊猫,常把他用过的熊猫牌空烟盒收藏起来。他说你吃完了饼干,把这个带有熊猫图案的饼干盒子也送给你了。”谢静宜忙说:“糟了,主席给了我,老人家吃什么呀?”(我心里明白,主席为了工作、学习经常顾不上吃饭,有时只吃一顿饭。

工作人员为了让他饿时吃点东西,又不耽误他的时间,就给他配备了一个饼干盒,放在他桌子的旁边。给了我那怎么能行?)封耀松看到我急了,就说:“没关系,我们再给主席备一盒放在那里好了。

”这时的谢静宜也不知说什么好,既激动又不好意思。因为主席的性格她是了解的,主席说出的事,都是真诚的,不需要啰唆,不要他会不高兴的,只好接受同大伙一起享受。但熊猫牌饼干盒子,谢静宜至今还保存着。

毛主席知道谢静宜喜欢小熊猫,是因为20世纪50年代主席总喜欢抽熊猫牌的香烟,有时见主席抽完烟后,谢静宜总把这个带熊猫图案的小纸盒收藏起来。久而久之,主席也看出来了,有时拿出烟盒抽烟时,发现盒里只剩下一两支,或两三支时,看谢静宜在场,就主动把烟抽出放入口袋,把烟盒递给她。这时她如获至宝,心里总是乐滋滋的。

毛主席每天忙于工作,忙于国家大事,连吃饭都怕耽误工夫,特别是遇上开会,接待外宾,就更把吃睡放在一边。凡是受到毛泽东接见的客人、元首,无不对主席的知识渊博和睿智风趣感到无比钦佩。毛泽东不是神,他是靠勤奋,靠奋斗,靠自己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来战胜一切、取得胜利的。

关心身边人的家事

谢静宜说起第二次毛泽东让她探家,尽是感动,这是伟人对身边人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信任。

谢静宜的父亲是商丘地区一个行医多年而又医术精湛的老西医大夫。解放后不久,一直担任地区和市人民医院的副院长职务。市、地领导同志有病住院时,他自然是保健医生。1961年,因受地委一个什么领导案件的牵连也受到审查。

那年春天,谢静宜正随主席在外地出差期间,突然接到丈夫的来信,告知父亲发生的问题,要她报告主席,说如不适合继续留在主席身边工作可以回京,要正确对待。当时谢静宜看信后,立即先报告了汪东兴同志,然后又把信给主席看。

主席看后和蔼地安慰谢静宜:“小谢,别着急,父亲是父亲,你是你。过去很多例子都证明,父亲革命儿子不一定革命,儿子革命父亲不一定就革命,你父亲的事跟你没关系。”谢静宜感动地说:“主席,我不适合在您身边工作了,把我调回吧!

”主席哈哈大笑,说:”没必要,你父亲的事,跟你有什么相干呢?何况还不清楚他是个什么问题?”然后既严肃又很肯定地说:“不走,还在这里工作。”谢静宜激动地望着主席,这是主席对身边工作人员的信任和关爱。

谢静宜本来是作好思想准备,听主席这样一说,心头的石头落了地,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动。她含着泪,高兴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一个多小时后,汪东兴又来找她谈了话,安慰说:“小谢,你别有顾虑,主席说啦,你父亲的事,你哪里知道呢!跟你没关系,不同意你走,好好工作吧!”

几个月过去了,主席从外面视察返京。当专列驶向丰台车站时,主席的卫士田云毓通知谢静宜说:“小谢,主席请你去一趟。”谢静宜来到主席车厢后,老人家又认真地对她说:“小谢,再过几分钟就到北京了。回去后,可能有些人甚至某些领导会因你父亲的问题而另眼看你,歧视你,你要正确对待,也不要怕。

若他们做得太不像话了,要告诉我,我会保护你的。因为组织上是了解你的,不要为此背包袱,好好工作。”谢静宜听着顿时控制不住自己,泪水夺眶而出,顺着面颊流淌下来。当时她紧紧握住主席温暖的大手,望着他慈祥的面容,啜泣着说:“谢谢主席,谢谢您的关心、信任。”

出差之余安排身边人回家探亲

后来,机关党组织和同志们对谢静宜仍和以往一样。但她父亲的问题并未解决,其母亲、弟妹的生活陷入困境,她丈夫有时给家寄钱接济。这在当时是有压力的,怕有人说划不清界线。主席知道此事后,肯定了她丈夫的做法是对的。因为主席曾问过谢静宜:“你给家里寄钱没?给你父亲写信没?”谢静宜回答:“没有,小苏寄钱了。”主席批评她说:“小苏做得对,你不对。你父亲即使有错误,你应该帮助他呀,他是你父亲呀!”

1962年3月中旬,主席巡视南方后到了武汉。一天护士长吴旭君来到谢静宜房间说:“小谢,主席请你去一趟。”谢静宜见到主席后,老人家说:小谢,过几天就要回北京了,你先回家看望下你母亲吧!你父亲出了问题后,你母亲一人带着你弟妹过日子也难呀,还不知你父亲的薪水是否全发,即使你父亲有问题,你母亲是个好人啊!

难为她了,你回去一趟,看看她,安慰她一下好。另外还交你个任务,看看那里人民的生活比起你上次回去时(1960年)有没有新的起色?群众的生活如何?然后你再回来或在郑州等我们的车一起回北京。”

主席的关心和照顾深深感动了谢静宜。当她正准备行装时,护士长吴旭君来了。吴说受主席之托,为她准备了路上吃的干粮,是从食堂买来的几个黑白面掺和在一起做的馒头(因当时困难时期,出差常吃这样的饭)。这在当时已经很好了。

怕路上买不到吃的,火车上长途旅客仅买一个烧饼。两人说话时,吴旭君又把两百元钱放进了谢静宜包里,边塞边说:“这是主席让你带回家的。”当时谢一听就急了,说什么也不要,怎么能要主席的钱呢?吴旭君说:“你不要,主席会生气的。”谢静宜犹豫思考了一会儿,觉得护士长说得对,主席的脾气是这样的,不管身边的同志也好,亲戚朋友也好,人民来信也好,谁有困难,只要被他知道了,总要解囊相助。

这就是人民领袖、世界伟人,不是神、胜似神的毛泽东,其魅力无处不在,总是心系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