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公开课 省图书馆尼山书院推出“阳明学公开课”
中国文化传媒网讯 4月22日,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山东省图书馆承办的尼山书院阳明学公开课在山东省图书馆国学分馆开讲。浙江省儒学学会执行会长、知名学者吴光以《王阳明的生平事功及其思想主旨》为题讲授阳明学公开课第一讲。
讲座中,吴光从王阳明自幼立志做圣贤讲起,及至其出仕后不畏强权、被贬龙场,得悟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之道,建立良知心学并“证道天泉”,终至为国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宏观视角阐述了王阳明的生平事功,讲述了阳明学的思想主旨与基本精神。
吴光认为,中国明代理学的根本精神在于阳明学,而阳明学的根本精神在于良知。阳明学的良知精神表现在道德自觉精神、人文精神、多元和谐精神以及力行实践精神。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明德亲民”为政治应用,是王阳明的思想主旨。
“审视阳明心学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是进行干部廉政教育、提高全民道德水平、提升文化自信的需要,也是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一项实际举措。”吴光说,阳明学并非僵死的学问,而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实践价值的鲜活文化。
其所表现出的道德自觉精神有利于全民道德水平的提升,所提倡的“明德亲民”主张对新时代建立民主仁政的治理模式有借鉴作用,所强调的力行实践精神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谋而合,这些思想内涵,对于当下救治社会弊端、开展文化交流等都具有深远影响。
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李西宁介绍,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自2014年11月推出孔子公开课后,又相继推出孟子公开课、阳明学公开课,旨在促进干部群众修身立德,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他介绍,此次阳明学公开课,共邀请了12位阳明学研究专家,介绍该领域研究的前沿成果。
“与往年开课方式有所不同,今年阳明学公开课采取了‘12 N’的方式,除了12堂公开课外,另外还将开展如专题讲座与座谈会、《传习录》精讲等活动,并邀请‘北方王门’后人现场授课。”李西宁介绍,系列授课内容将通过直播方式向山东全省140多个尼山书院、9000多个儒学讲堂同时传播。(孙丛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