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为何不嫁给彭德怀 四大差距太大

2017-09-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丁玲是著名作家,彭德怀是大元帅,在中国革命史上这两个人是非常有影响的人物.甚至二人也一度有过交集.自古美女配英雄,两个人在一起当时被看作是天作之合.1936年11月,冯雪峰派人将进步文学青年丁玲送往革命圣地延安,她到了当时的中共中央驻地保安.丁玲受到了当时的最高礼遇接待,专门为她设宴接风洗尘.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当在保安的中央领导人全部到齐.丁玲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提出要到前线去采访红军将士,得到了一致首肯.此时陕北,已成为全国爱国青年男女无限向往的"红色麦加",他们摆脱国民党沿途的封

丁玲是著名作家,彭德怀是大元帅,在中国革命史上这两个人是非常有影响的人物。甚至二人也一度有过交集。自古美女配英雄,两个人在一起当时被看作是天作之合。

1936年11月,冯雪峰派人将进步文学青年丁玲送往革命圣地延安,她到了当时的中共中央驻地保安。丁玲受到了当时的最高礼遇接待,专门为她设宴接风洗尘。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当在保安的中央领导人全部到齐。丁玲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提出要到前线去采访红军将士,得到了一致首肯。此时陕北,已成为全国爱国青年男女无限向往的"红色麦加",他们摆脱国民党沿途的封锁辗转到这里,一时陕北的春天也显得格外具有蓬勃气象。

此时的彭德怀离开他的自己结发妻子刘坤模已经10多年了,没有音讯。来延安的许多女青年,也热情向这位在陕北毛泽东声称的"彭大将军"他示爱。可惜我们的彭大将军却视而不见。

1937年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移驻陕西渭河北岸的三原县云阳镇,彭德怀在这里主持红军整训,准备迎接全民族抗战。正是这时,从十里洋场的上海来到陕北的著名女作家丁玲,却久慕彭大将军的英名,她得到批准,赶往地处前线的三原县云阳镇去见彭德怀,并借此体验红军生活,为创作积累素材。丁玲风尘仆仆赶到云阳镇,见到了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她对彭德怀充满了好感和神秘感,而彭德怀对之也亲切有加。一时间配合默契。丁玲从细微入手,采访这位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彭大将军。她赏识彭德怀,果断决策,灵活指挥的军事作风。但她对彭德怀在个人生活中,似乎大大咧咧,也开门见山地提出,关心自己,就是关心别人。她对彭德怀不时关怀备至,帮助打理生活,甚至一起用餐。

初来之时,官兵都认为丁玲是大作家,这是体验红军生活,为创作积累素材,没去多想。时间一长,官兵们知道丁玲也独身,彭老总十多年来,也从没有结婚,一个"文小姐",一个"武将军",难道不是天意撮合吗?渐渐地,这种议论也就此带着良好祝愿的心情逐渐传开。 不久,周恩来也来到云阳看望训练官兵,显然听说了这里正在发生的"事"。周恩来和彭德怀略带半开玩笑,又有些认真的口吻询问彭德怀:彭老总呀,你们俩何时可以办事。彭德怀苦笑着回答:"没有的事啊。我已经慎重地考虑过:军人,尤其我还是指挥员,与女作家在工作和生活上,均难以协调,不太合适。何况此时我还没有得到自己结发妻子刘坤模的消息,于是那个念头很快被打消了。" 周恩来说:"我等来热望的‘好事’,遂不谐矣。"后来丁玲自己也说:"我考虑再三,差距太大,不太合适。"至于什么样的差距,她没有说。

那么为何二人都承认差距太大,至于什么样的差距,可能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有人归纳:

其一,性格差距太大。一个是文小姐,追求浪漫的生活情趣;一个是武将军,做事情大大咧咧,但是对革命工作却一丝不苟。

其二,丁玲自由主义色彩有些特点,尽管对革命非常向往;彭德怀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指挥千军万马要不得一丝马虎。

其三,丁玲是个文艺青年,生活情趣多样化;彭老总是当时卓越的领导人,富有打鬼子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的重任。

其四,昔日霍去病言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用到彭老总身上自然合适,而丁玲似乎没有这方面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