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连弟后代 自有传人在后头—三任杨连第连连长和杨连第队队长谈弘扬登高精神

2017-10-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中国铁路工程建设网讯(记者张荣文 桑胜文 通讯员高仕红) 今天,曾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命名为"杨连第连"(其与"杨根思连"为共和国历史上特有的两个用英雄名字命名的连队)的中铁十一局集团一公司"杨连第队",迎来它的花甲之年.    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流逝,一代又一代的人员更迭,此起彼伏的时局变幻.风雨沧桑,是否改变了这个曾经砥砺烽火岁月的硝烟.沐浴逢山开路的风雨,为共和国创造了无数奇迹的英雄集团队的底色?杨连第的登高精神是否在他们身上得以传承

    中国铁路工程建设网讯(记者张荣文 桑胜文 通讯员高仕红) 今天,曾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命名为"杨连第连"(其与"杨根思连"为共和国历史上特有的两个用英雄名字命名的连队)的中铁十一局集团一公司"杨连第队",迎来它的花甲之年。

    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流逝,一代又一代的人员更迭,此起彼伏的时局变幻、风雨沧桑,是否改变了这个曾经砥砺烽火岁月的硝烟、沐浴逢山开路的风雨,为共和国创造了无数奇迹的英雄集团队的底色?杨连第的登高精神是否在他们身上得以传承?在利益至上、金钱拜物教盛行、一切都可以市场化或者商品化的今天,如何弘扬杨连第精神?英雄的旗帜到底能打多久?……带着这些时代的课题,在纪念英雄杨连第牺牲60周年暨"杨连第连"命名60周年之际,记者与三任"杨连第连"、"杨连第队"的连长、队长、书记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以英雄为榜样,让职工心目中高扬一面旗帜     记者:台湾历史学家许倬云曾经说过:"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大家拼命赚钱,精神生活空虚,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也不知道应该共同遵守的标准和尺度是哪里。

"类似的警示语,我们在有识之士的话语中还可以找到许许多多。可以说,当前中国面临着比经济衰退更为棘手的危机——精神硬着陆。经济的中国和心灵的中国,差距急剧拉大,整个社会也表现为公共理性的极度缺失,许多人对政治生活的热忱、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减退隐匿了,人们转向从金钱、权力视角为个人的存在价值寻找寄托。

在这种理论与现实相互悖论的背景下,你们是怎样认识杨连第精神的?在一切都趋于商品化的冲击下,你们又是怎样弘扬杨连第精神的?     王云龙(1971年入伍,兵改工时期的"杨连第连"连长,退休前任中铁十一局集团一公司副总经理):     60年来,我们这个英雄连队跨过了曲曲折折的历史长隧,穿越了波诡云谲的市场海洋,经历了胜利与失败、成功与挫折、高潮与低谷、转变与阵痛等改革开放浪潮的激荡之后,人员结构、队伍成分、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晃若隔世的变化。

流淌着铁道兵血液的那部分兵转工人员,基本已退出这支队伍的行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理由置疑:杨连第的旗帜到底还能打多久?     但是,几十年来,我们这个团队之所以能够面对体制转变、机制转换、企业转型、结构调整等等一系列重大变革,始终如一地让杨连第的英雄旗帜高高飘扬、永不褪色,根本的是做到三个不变:     以英雄杨连第为旗帜,以"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登高精神"为队魂的方向不能变。

在我们这个团队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镌刻着一个永不磨灭的印记:"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登高精神"在战争年代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在和平建设时期抑或在改革开放时代,同样是开拓进取的动力。

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是行尸走肉;一个没有精神支柱的团队是乌合之众。为此,我们无论是在军队时期,还是兵改工更名为"杨连第队"之后,始终如一地坚持把景仰英雄、学习英雄、尊崇传统的教育贯穿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企业管理、生产经营、安全质量等具体工作中去,将杨连第精神细化为行为准则,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

不断赋予"杨连第精神"新的时代内容和科学内涵,汲纳更新、生生不息。      坚持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不能变。英雄杨连第这面旗帜之所以能在我们这个团队中始终高高飘扬,是因为在我们这个团队中,有一坚定的"旗手"——党组织的坚强领导。

脱下军装,团队的性质变了,但"支部建在连上"和"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光荣传统没有变。

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无论环境条件多么艰苦复杂,都坚持了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坚持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不放松,防止"金钱拜物教"、"去政治化"倾向对职工队伍的侵蚀。使"杨连第队"在改革开放的复杂形势下,保持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任务繁重环境艰苦的情况下,保持了旺盛的工作热情;在社会物质文化生活多元化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

    坚持开展共荣传统教育不能变。历史的辉煌不能传承,但精神和文化的纽带不能割裂,每个时代都会对既有的文化传统挖掘出新的发现;每个时代的文化实践,都会在激活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中,熔冶出新的精神追求。

学习英雄杨连第,传承登高精神,是一代又一代"杨连第队"职工的必修课。

我们队里建起了以杨连第英雄事迹为主线的传统教育荣誉室;组织力量创作了以弘扬登高精神为内涵的队歌——《阔步走向新时代》;编写制作了《登高精神永放光芒》等等一系列再现英雄杨连第英雄事迹的书籍光盘;每年都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引导职工认真思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实现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登高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对接?"这一时代课题,努力营造以杨连第精神为内涵的立体化文化氛围,使每个职工心头树立起一面旗,导引着职工驶向理想的彼岸。

我们连和队先后两次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有 4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有 14人荣获"火车头奖章",有28人次荣获省部级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以登高精神为队魂,在职工心中立起一个方向标

    记者:大作家狄更斯曾说过:"只有你在意,你才会创造。"杨连第"在意"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以他才创造了依靠单面云梯只身登上当时的全国最高桥,提前抢通陇海铁路的壮举;杨连第"在意"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他才与战友们一道用自己的生命筑起了"炸不断、打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在意"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志气,一种目标,一种价值认同;"在意",是一个人、一个团队创造性活动的先决条件。

一个团队让其成员真正"在意"自己的组织和团体,才会荣辱与共、全力以赴。唯"在意",始会努力创造;唯"在意",企业才能发展。据我所知,这些年来,"杨连第队"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和令人惊讶的壮举,你们是怎样培育这种呼之欲出的"在意"和团队志气的呢?     李继福(1977年入伍在"杨连第连",曾任"杨连第队"党支部书记,一公司登高奖获得者):     市场逻辑是柄"双刃剑",一方面残酷的市场竞争迫使人们去奋发努力;另一方面,市场逻辑也容易把各类社会关系庸俗化为金钱至上。

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奉献精神失去了道德上的感召力和存在的社会基础。

将"登高精神"确立为团队的队魂,需要整体氛围的支持,否则就难以为继,因为在自利与利他之间,同样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     我们在遵循市场逻辑,激励人们创造性冲动的同时,注意打破市场逻辑和市场社会对人性的钳制,将道义美德、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召唤回公共话语之中,以对抗和矫正对金钱、私利过度追求的冲动。

      为此,我们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资源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将传承和弘扬登高精神的主题和目标确立为:激发职工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攀登科技高峰,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将传承和弘扬登高精神的方略确定为:遵循市场经济法则,尊重职工的劳动价值,把思想引导与运用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把弘扬登高精神与员工的个人价值实现挂起钩来;把员工个人理想、全面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把员工的工作业绩与个人的成长进步和经济收入的增长结合起来;开辟让员工尽展所长的竞争平台和用武之地;对每个工作岗位和每个员工的劳动进行科学的测评,量化工作标准,明确岗位价值,使学习弘扬登高精神的员工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定期评选"登高创新奖"和"杨连第式的好干部奖",激励广大职工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标准,追求高目标。

    兵改工以来,我们这个为路而生、为路而长的"杨连第队",先后参建了兖石铁路、南昆铁路、武广高铁、京福客专等10余条国家重要干支线建设,以及20多项高速公路、移民工程、市政工程施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们这个队从1948年组建到1984年撤编,30多年共为共和国修建了90多公里的铁路桥梁,而从"十一五"至今,修建桥梁累计就达95公里,6年超过过去的36年。

    由我们队参建的兖石铁路,于1987年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我们队在焦枝复线创新使用的"既有线扩堑深孔控制爆破技术",获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 "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WTB—1型围岩塌方报警器获第二届国际专利及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金牌奖;由我们队承建的全国首座公路劲性钢骨架转体桥——巴东沿江大道2号桥,于1998年被评为"铁道部优质工程",创新采用的挂模现浇箱形拱肋混凝土施工技术,荣获湖北省和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被评为国家级工法;我们承建的长江三峡移民工程九畹溪大桥,于2000年被共青团中央和铁道部联合命名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工程;武汉轻轨一期工程荣获2005年度"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

我们队先后被全国总工会授予"职工书屋示范点",被湖北省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和"工人先锋号"。

    在纪念杨连第牺牲50周年之际,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迟浩田欣然挥毫为我们队题词:"学连第勇攀高峰,求创新与时俱进"!

可以说,我们队正是传承和弘扬了杨连第那种"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登高精神,才练就了"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翻越不了的高峰"的看家本领。这是杨连第"登高精神"魅力所在,是历史留给我们"杨连第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

以登高精神为核心价值,在职工心中点亮一盏明灯

    记者:尽管"杨连第连"、"杨连第队"已经走过60年的风雨征程,但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仍然是雄关漫道、关山重重,此所谓"一山放过一山拦"。     作为一代代矢志于勇攀高峰的"杨连第队"职工,如何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登高精神",以打造具有时代精神和独具特色的团队文化优势?如何在杨连第精神的指引和激励下,肩负历史的责任,继往开来实现新的跨越?攀登新的高峰?     刘从阳(2006年毕业于西安西华大学,现任"杨连第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常胜不衰的队伍需要永远不倒的旗帜。

杨连第的"登高精神"既包含了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牺牲精神,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也包含了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这种精神和价值取向,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一脉相传,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脉相传,与新时期的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构成了我们这支队伍持久的向心力和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始终抓住对职工的传统教育不放,让每一名职工,特别是新职工,了解团队历史,培植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共同的荣辱观,让大家汲取企业精神的养分,真正成为企业合格的一分子;通过对既有文化传统的探索,挖掘出新的内涵,深化为团队的价值认同,成为恒久的核心理念;将先进的价值理念贯穿于工程施工过程中去,时时以杨连第为镜子,处处以杨连第的事迹为标准,时时刻刻维护、珍惜"杨连第队"这个文化品牌。

同时,在创建优质工程和提供优质服务过程中,造就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2010年10月,我们队担负了京福客专闽赣Ⅰ标重点控制工程——江田特大桥的施工任务。

作为"登高精神"的传人,我们坚持"高、快、严"的施工理念,不断攻坚克难。2011年,我们队完成施工产值4800万,创造了建队史上最高纪录。

在特大桥最为关键的连续梁施工过程中,年轻的技术室主任吴志杰,坚持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日夜坚守在工地,每个钢筋笼的间距,每个部位的尺寸,他都亲自去量;每一个预埋件,他都亲自到现场指点布置,特别是在浇筑混凝土时,他24小时坚持在现场全程监控混凝土的质量,实现了"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测量零误差"、"试验零失误"、"环保零投诉"的目标。

受到了业主、设计院、监理等单位的一致好评,并被建设单位评为"连续梁施工样板工程",我们队也成为全线的标兵。

    一代代"杨连第队"职工在成长,一个个"杨连第式"的先进模范在涌现,一串串凝聚"登高精神"的精神之花在绽放,一座座历史丰碑在耸立。

我们"杨连弟队"全体职工,将始终以"登高精神"为价值取向,努力把"杨连弟队"打造成"专业突出、优势明显,全面过硬、品牌彰显"的一流工程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不懈的努力,在中华大地上书写出气壮山河的诗篇,在发展道路上耸立起永不磨灭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