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叔华史家胡同 北京史家胡同名人轶事:凌叔华接待泰戈尔论画

2017-05-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凌叔华:家中接待泰戈尔论画 徐志摩陪同1947-1948年的史家胡同户口调查表显示,曾住在这里的文人雅士不胜枚举.但最有传奇色彩的当属作家.画家凌叔华.凌叔华出身于一个旧式文人的大家庭.父亲凌福彭与康有为同榜中进士,曾官至顺天府布政使司.辜鸿铭.陈寅恪.齐白石等是家里的常客.从凌叔华的小说<古韵>里,我们可以窥见当初凌府的风月繁华.凌叔华小时候曾跟着宫廷画师缪素筠.郝漱玉学画.1921年,凌叔华考入燕京大学,先学习自然科学,后学习英语.日语.1924年春,诗人泰戈尔应邀到北京访问.北大指派徐志

凌叔华:家中接待泰戈尔论画 徐志摩陪同

1947—1948年的史家胡同户口调查表显示,曾住在这里的文人雅士不胜枚举。但最有传奇色彩的当属作家、画家凌叔华。

凌叔华出身于一个旧式文人的大家庭。父亲凌福彭与康有为同榜中进士,曾官至顺天府布政使司。辜鸿铭、陈寅恪、齐白石等是家里的常客。从凌叔华的小说《古韵》里,我们可以窥见当初凌府的风月繁华。凌叔华小时候曾跟着宫廷画师缪素筠、郝漱玉学画。1921年,凌叔华考入燕京大学,先学习自然科学,后学习英语、日语。1924年春,诗人泰戈尔应邀到北京访问。北大指派徐志摩和陈西滢进行接待。当时,陈衡恪、齐白石组织的北京画会要在凌叔华家的书房开会,凌叔华因为认识陪同泰戈尔访华的一位画家,便邀请他赴会。没想到徐志摩、陈西滢陪同泰戈尔也一起来了。凌叔华问泰戈尔:“今天是画会,敢问您也会画画吗?”泰戈尔便即兴在凌叔华准备好的檀香木片上画了莲叶和佛像。泰戈尔对凌叔华说要“多逛山水,到自然里去找真、找善、找美,找人生的意义、找宇宙的秘密。不单单黑字白纸才是书,生活就是书,人情就是书,自然就是书。”

由于在画会上结识了徐志摩、陈西滢,后来这二位竟成了凌府的常客,并时常带朋友来,高谈阔论,实际上这里已成为一处文人经常聚会的沙龙。凌叔华也与徐志摩、陈西滢成了好朋友。她背着守旧的父亲,与陈西滢秘恋了两年多,直到1926年,二位恋人央求一位长辈出面,凌福彭才同意女儿与陈西滢结婚。

陈西滢原名陈源,字通伯,原籍江苏无锡。1922年从英国获博士学位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凌叔华与陈西滢结婚后,凌福彭将自己家的后花园,给陪嫁让女儿、女婿居住。这段时间,陈西滢在《现代评论》“闲话”的专栏中与鲁迅因“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而起的笔墨论战长达两年之久。凌叔华后来陆续出版了小说集《花之寺》、《女人》、《小哥儿俩》,散文集《爱山庐梦影》,以及英文版自传体小说《古韵》。凌叔华的画,有人评论说:力求从淡雅上把捉气韵,不设色,不蕴染,从清淡高雅上下工夫,似乎透着作者的才情与人品。1946年,陈西滢任(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凌1947年随夫定居伦敦,先后在巴黎、伦敦、波士顿、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她曾五次回国,遍访名山大川,写了许多介绍祖国风土人情和文化艺术的作品。

尽管陈西滢、凌叔华已定居国外,难忘旧友的沈从文时常还来史家胡同他们的旧居探望。1949年1月3日,沈从文在寄给凌叔华的信中说:……又到院中走走,柳树虽未发青,但枝条在阳光下摇摇曵曳,像是当真不久春天会来。回到厅子里时,我告诉他们“这里曾保留过许多朋友的快乐回忆。西林、志摩、老金、乔治叶,小姐或先生,主人或客人,都在这厅子凸出处长条椅上坐过,吃喝过,笑闹过,还有辞世十八年的诗人仿佛尚笑语可闻!”

1984年,凌叔华在中国驻英大使馆举行的晚会上,与萧乾重逢。她对萧乾说:“我生在北京,尽管在西方已经三十多年,我的心还留在中国。”1989年底,凌叔华也许是感到来日不多,她下决心在最后的日子里回到北京的家——原史家胡同甲54号。1990年5月,凌叔华在弥留之际,被女儿、外孙用担架抬到她90年前出生的地方。此时,她的家已经被改作史家胡同幼儿园。孩子们捧着鲜花,唱着歌,列队欢迎。凌叔华望着自己家的老宅和身边的这些孩子,仿佛浮现出自己童年时的影子。她低声说:“妈妈等我回家吃饭。”

凌叔华逝世后,她中学的同窗邓颖超托秘书送来了一束鲜艳的玫瑰。英国驻华大使和香港总督送来了两个花篮。冰心托女儿女婿送上一篮洁白的菊花和玫瑰。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送上一小篮精致的鲜花。萧乾称:“叔华的死,对中国文坛,对中英文化交流都是很大的损失。”

新中国成立后,史家胡同走来了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技等各界知名人士。他们中有:章士钊、徐向前、黄敬、廖梦醒、刘文辉、乔冠华、王炳南、华国锋、荣毅仁、李天佑、彭昭辉、袁也烈、于光远、王子野等。曾在史家胡同人民艺术剧院宿舍工作和居住过的文艺界知名人士有:焦菊隐、舒秀文、曹禺、欧阳山尊、梅阡、黄宗洛、于是之、叶子、英若诚、蓝天野、朱琳……史家胡同历来是一条名士色彩浓郁的街巷。

记载着历史沧桑又充满传奇的史家胡同,它就像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民生的变迁和发展。细细品味,味道很足。

(注:本文作者王兰顺就职于北京市档案馆,多年从事北京胡同档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