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名言 浙大竺可桢学院公布170名新生录取名单
时报讯 这两天,对于416名参加浙大竺可桢学院选拔的大一新生来说,似乎有点煎熬,别看平时在户籍地都是成绩名列前茅的学霸,但进入大学后能不能进入学校的荣誉学院还不一定。在过去的两天里,他们接受了笔试、体能、面试等一系列比拼。
昨天,浙大竺可桢学院公布了新生录取名单,总共170人。从录取人数来说,真的像浙大竺可桢学院副院长唐晓武所说的,宁缺毋滥。记者统计了一下,像预计每班人数不超过20人的7个求是科学班,总录取人数才100人,其中求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班的学生仅6人。
录取人数不多
双选黏合度却高
唐晓武说,别看物理、数学、化学等7个方向的求是科学班录取的人比预计少,可是,学生与老师在选择时的黏合度很高,即双方都感到找对了人。
据了解,今年的求是科学班在挑选学生时与往年有所不同,老师不再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过往竞赛成绩等,直接确定学生去哪个学科班,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在面试时,向老师自述原因,老师在提问中确定学生是否适合。
“有点像《中国好声音》的盲选,最终录取时,还要参考学生的笔试成绩、体能测试,但面试老师对那两项成绩都不了解。”唐晓武说,很意外,在面试老师根据学生表现划定的人选,与笔试阅卷老师划定的人选契合度很高,“平均达到了90%以上,其中计算机科学班最高,最终录取的16人中,只有1人的两项成绩有所差异。”
唐晓武说,从这个结果看,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很了解,而且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确实花了些功夫,对今后的教学挺有利的。
体能略差的人
接下来需要补课
别看今年参与选拔的学生中,不及格率不到13%,从数字面看起来好于往年,浙大体训部主任吴叶海仔细分析了成绩后却发现,其实这届学生的身体素质仍然不比往年好,尤其是女生。从数据上来看,男女生各有2人不及格,但是参加选拔的女生人数差不多是男生的一半。“今年启用了国家7月1日颁布的新标准,学生的肺活量与身高和体重不再挂钩,而且占总分的比重大了,同时女生的长跑合格线比往年要低。”
从测试项目的单项不及格率来看,男生的引体向上毫无悬念地位居第一。总共230名男生,196人不及格。
“不管哪项体能不好,只要人在竺可桢学院,我们就要让学生尽全力练好来。”唐晓武说,新学期开学后,他们还将与学校体训部协商,针对入院新生的弱项加强针对性的锻炼,“该抓的还是要抓,没有好身体就适应不了高强度的学习。”据了解,竺可桢学院新大二、大三的体育课,每周均比其他学生多一节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