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豪桥梁专家 中国桥梁专家——李国豪

2018-03-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国豪是当代著名的桥梁工程与力学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豪一生热爱家乡,对家乡的深情厚意永远留在家乡人民的心里.李国豪于1913年出生在梅县一个客家农民家里,16岁离开家乡到上海同济大学读书,毕业后又被选送到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毕业回国后,曾多次想回家乡看看,但由于工作繁忙而一直抽不出时间,可他经常写信了解家乡的情况.1982年12月,他乘到广州讲课之机,抽空回梅州2天.李国豪回到阔别30多年的家乡后,一心想着家乡的建设事业,他在故居仅用了半天时间会见同乡亲属,随后

李国豪是当代著名的桥梁工程与力学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豪一生热爱家乡,对家乡的深情厚意永远留在家乡人民的心里。

李国豪于1913年出生在梅县一个客家农民家里,16岁离开家乡到上海同济大学读书,毕业后又被选送到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毕业回国后,曾多次想回家乡看看,但由于工作繁忙而一直抽不出时间,可他经常写信了解家乡的情况。1982年12月,他乘到广州讲课之机,抽空回梅州2天。李国豪回到阔别30多年的家乡后,一心想着家乡的建设事业,他在故居仅用了半天时间会见同乡亲属,随后就到梅城各工厂、学校、农村等地参加座谈,特别是到正在兴建的东山大桥工地上考察,提出修改原设计方案,为大桥节省了40多万元。随后又与梅县地区科教界人士作发展梅州地区科教事业的座谈报告。

1984年6月他挥笔写下《重返故乡》一文,除赞叹家乡的变化、对人民生活极为关切外,还着重谈到完全支持复办嘉应大学,并积极到上海北京等地发动乡人办好嘉应大学。他应聘为嘉应大学筹委会名誉主席,并欣然挥笔题写了"嘉应大学"几个苍劲的大字。1996年当他得知嘉大有些学生较为贫困时,内心十分难过,把个人拥有的50万元赠给嘉大作教育基金费。此后又为嘉应大学专科升为本科,在提高师资素质、生源的培养等方面出谋献策。1996年6月李国豪在参加嘉应大学设立的"名誉校长李国豪教育基金会"期间,应邀江成欢院士一起回故乡,又一次来到梅江河畔,为架设一座联结梅江两岸的剑英纪念大桥,进行勘测选址,指导设计。

李国豪因搞科研等原因,晚年仍留在上海,但时刻关心着家乡的建设。

特别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两度回梅州后,他心里总是想,祖国需要我在上海工作,而我在上海又该为家乡做些什么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他决定在上海组织一个客属组织,以这个组织来沟通和加强梅州和海内外乡亲的联系,帮助家乡更好地振兴经济。于是在上海发起和组织了"上海嘉属各校联谊会",后又成立了"上海梅州知识分子联谊会"。这一倡议立即得到在沪的客籍乡亲的响应和支持,并且一致推选李国豪为该会的会长。

自从联谊会成立以来,李国豪通过这个纽带,多次邀请梅州市党政领导和科技人员到上海去参观学习、交流经验,也不断派出人员回梅州了解乡情,解决科技和经济教育等方面的疑难问题。

李国豪说:"你们来上海,上海嘉属联谊会表示热烈欢迎,在上海工作的梅州籍人,绝大多数是专家学者,虽然拿不出钱来支持家乡,但是他们有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这就是智力、科学技术,智力的作用不可估量,但也是现成的东西,需要开发。"此后联谊会的乡贤共同商议,决定在上海开办嘉友科技经济服务部,并明确规定其任务重点在于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牵线搭桥,提供经济信息、介绍项目、协助开展供销等活动。

李国豪对在上海工作的客家人员的子女也极为关心。在上海倡导成立客属子弟奖学金基金会,凡属客属子女品学兼优,经评委评定都可获得奖金,这引发了年轻一代青年学生奋发上进,使一批客属子弟取得了很大进步。学生曾雁辉首届获得三等奖,尔后在奖学金的鼓励下又取得优秀成绩获一等奖。这些奖金的颁发,每次都由李国豪会长亲自颁发奖状奖金。如今客属子女中已经形成奋发学习、努力进取、争当优秀的良好氛围。

李国豪心系家乡、怀念故土、不忘客家的情怀,令家乡人民崇敬和爱戴。

(李梅荣 曾奋我 丘祥昌)

注:李梅荣系李国豪的胞妹(在梅县妇联退休)

曾奋我系李梅荣爱人(在梅江区农业局退休)

丘祥昌系曾奋我的同乡(现在梅州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