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严嵩的字是什么

2017-09-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宰相严嵩的字是什么明朝嘉靖年间的著名奸臣严嵩,他的字是惟中.父母给他取"惟中"这个字,具体原因不详,但猜测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可能和他的名字"嵩"有关,另一个可

宰相严嵩的字是什么

明朝嘉靖年间的著名奸臣严嵩,他的字是惟中。父母给他取“惟中”这个字,具体原因不详,但猜测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可能和他的名字“嵩”有关,另一个可能是他们希望严嵩未来可以科举高中。

严嵩画像

严嵩的“嵩”就是嵩山的“嵩”。嵩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河南省,西临洛阳,东周时洛阳被立为都城,于是靠近都城的嵩山就被认为是在天地的中央,所以称为中岳。既然名字已经与嵩山沾亲带故,严嵩的父母可能想,所幸儿子的字也跟中岳有关得了,于是就有“惟中”。

据说,严嵩的父亲是一个喜欢权力想当高官的人,可惜他参加科举考了好几次都没考中。所以,严嵩从小身上就担负着父亲的心愿和他的所有希望。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严嵩很争气最后也完成了父亲的心愿。严嵩五岁就在严氏祠进行启蒙教育,九岁进入县学,十岁过了县试,十九岁中了举人,在二十五岁的时候高中了进士。所以,可能父亲为了严嵩能够高中,就给他取了一个“惟中”的字来表达心愿,而“惟”的确有希望的意思。

古代的男子一般要到二十岁行冠礼后,才可以取表字,来表示自己成年。虽然也有不少人因为各种原因,在二十岁以前就取了字,但很少又在之后取的。而严嵩二十岁的时候,只是中举,还未中进士,所以后者可能性很大。

两个原因,虽然只是猜测,但都有一定的根据,所以都很有可能。

严嵩的墓地在哪里

严嵩因为被人弹劾而被罢官还乡,之后又受到儿子严世蕃牵连而被削籍抄家,最后在穷苦潦倒和疾病缠身中死于1567年。据说,死后没有棺木,没人吊唁,直到万历年间张居正下令才得以下葬。因此,严嵩的墓地应该是在他的家乡,江西分宜县。

严嵩墓碑

根据史书记载,“严嵩葬白田铺蛇形”,他家族的家谱也是如此描述。在汾西县有一个叫白田村的地方,而在那里的确有一处叫蛇形的山地,所以那里就是记载中的眼严嵩墓。据说,以前墓地里有一块麻石墓碑还有一个亭子,建国前严氏家族每年都会来这里为严嵩扫墓,而严嵩晚年服侍他的孙子也是葬在这里。但是,那里只剩下一个很深的坑穴,说是墓地在是一九五七年被盗挖了。但是据当时在场的老人说,挖开后里面只有几块木板,所以这处严嵩墓应该是假墓。

2005年,有人在严嵩的祖坟所在的枣林山上,发现了“界桥寿相严公之墓”(其中“寿”、“严”字为繁体)字样的大片榫头墓砖,大大小小累积70多块,以及一个高大无头的石俑。以这样的规格,在严氏家族所有人里,只能是严嵩。而在找到这些遗物的不远处,正是严嵩祖父严骥的墓地。

据说,严嵩被勒令回家,为了不牵连家乡的族人,所以一直生活在当地他祖父的墓地里。因此,有可能是严嵩的真墓就是在祖坟所在的枣林山上,而记载的墓地是他制造的假象。此外,在各地也有一些严嵩墓的传闻。具体如何,还要留待专家研究。

天下第一关是严嵩写的吗

山海关因为防御能力强大,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以威武雄壮的箭楼为主体,而箭楼的城楼上有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写着“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因为没有任何落款所以书写者无从可考,据说是严嵩所写。

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匾额,长5.19米,高1.5米,从大小来看绝对说得上巨型。而上面五个正楷大字,被人评价为“笔力凝重、骨气遒健、气势豪壮”,所以一看就知道是出自书法名家之手,但因为没有落款而无从考证作者,一般比较有可信度的是两种说法。

一说是严嵩所题。严嵩书法造诣极高,又位居内阁首辅等同丞相,由他来题写山海关的门匾,从身份和地位上来说,是十分合理的。但,据说严嵩所写的匾额在近代日本人攻破山海关时掠去并公开展览,当时拍摄的照片上的字与如今挂在城楼的匾额上的字有一些书法上的不同,由此推论,匾额很有可能有凉快,而现在这块匾额非严嵩所写。

二说是明朝进士萧显所题。书中对此事的记载并不确定,而是以“相传”开头。但是在当地流传的民间传说里,萧显题字的故事却十分具体生动。据说,题完字门匾挂上城楼后,发现五个大字中的“下”字少了一点,萧显于是随手把一块布揉成团,沾了墨水往上一抛,画上最后一点。

不管是严嵩还是萧显所写,题字的人的书法造诣都值得肯定,而匾额也早已因为山海关和字而闻名于世。

严嵩青词写得好吗

严嵩除了是一代权臣外,也是在文学方面也颇有造诣。他一生著述繁多,文集、诗选、稿件、奏章等加起来有几十种,共计200多万字,其中诗词作品就有1300多首。而他的诗歌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青词,他更是被称为“青词宰相”。

青词

青词,是道士们举行斋醮仪式时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的符箓,因为要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而得名,所以又称作绿章。后来文人写青词的多了,青词也就慢慢成了一种文体,不再是只是道士的专利。青词的主要特点就是形式工仗、辞藻华丽,所以一般以四字、六字相间的骈文。

青词在唐朝时就已经很兴盛,明朝刚开始朱元璋曾经下过禁令,但是没有维持多久,尤其是到了嘉靖年间。嘉靖皇帝虔信道教,所以十分喜欢青词,任何写青词写得好的文人都可以得到他的重用。青词也就成了当时最流行的文体。据说,在所有青词里面,嘉靖最喜欢的是袁炜的那首对联“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原始天尊,一诚有感。岐山丹凤双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严嵩刻苦学习青词就是为拍皇帝的马屁,而他也因为擅长也青词而得到了皇帝的宠信和重用。但是据说,严嵩那些出彩的得到皇帝赞赏的青词其实都不是他本人所写,而是出自他的儿子严世蕃之手。

奸臣严嵩是哪个朝代的

严嵩是明朝著名的奸臣之一。他出生于1480年,那时在位的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之后则是孝宗,而在他高中进士的1505年,孝宗去世武宗继位,而严嵩真正报效的皇帝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

严嵩画像

因为严嵩在考中进士几年后,突发大病不得不退官回家,之后有整整十年时间一直在家隐居读书。等到他重新回到官场后,又有十几年一直北京和南京的翰林院任职,并没有大的作为。直到他高攀上自己的同乡、当时已经是礼部尚书深受皇帝宠信的夏言后,严嵩才真正步入官场,被人所熟知。而那时,早已经是明世宗在位的嘉靖年间。

严嵩重新做官的时候大约是40岁,而等到他升为南京礼部尚书时已有52岁,所以严嵩属于那种为官较晚成名更晚的人。不过之后,因为先有夏言的扶持、后以自己的讨好换来皇帝的宠爱,严嵩一路高升,很快入朝为官得到皇帝信任,仅仅只花了十年就成为了内阁大学士,之后没几年就成为内阁首辅,从此把持朝政。

严嵩专权了大约20年,1562年他被罢官抄家。最后无家可归的严嵩,在外流浪了两年,因病去世,享年87岁,而明世宗也是在那一年去世

对于一个大臣而言,他的一生主要就是为官的那些年。而严嵩为官的几十年,从得到重用开始到结束就一直是明世宗在位期间,所以,严嵩总的来说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人。

历史上的严嵩是奸臣吗

判断一个人是忠臣还是奸臣,一般从他的功绩和品德两方面进行分析,两者相加,功大于过,善大于恶,那就是忠臣,反之则为奸臣。而从严嵩的生平来看,他在这两方面都称不上好,所以是一个奸臣。

影视剧里的严嵩

严嵩一生为官大约40年,其中二十多年官居高位,甚至身为内阁首辅等同丞相,专权一时。加上明世宗嘉靖皇帝对他十分信任,严嵩原本是可以大展宏图,做出一番事业来改变当时朝政的混乱、官场的腐败等问题。但是就已知的史料来看,他并没有做出什么功绩,既没有劝阻皇帝专心朝政,反而鼓励纵容他沉迷道教。严嵩一生做出了不少危害社稷的事情,比如,严嵩陷害了不少忠良,比如提拔他的夏言、弹劾他的杨继盛等人;比如,卖官鬻爵,疯狂敛财;比如,纵容儿子和手下为非作歹等。

就严嵩的个人道德而言,后世存在一定的争议,毕竟人性复杂。从之前举例的恶行来看,严嵩的品德应该用败坏来形容。但是,严嵩也有不少亮点:比如勤奋好学,一生笔耕不辍;比如,一生只有一个妻子没有小妾并一直忠诚于她;比如,热心乡里,为家乡修建了不少桥和路。

不论严嵩的个人道德是否恶劣,至少称不上美好,而他又毫无功绩反而恶贯满盈,无论如何都只能称之为一个奸臣。与他相反,张居正,虽然专权贪污个人品德不佳,但改革政治功在社稷,所以总的来说是一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