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静文徐悲鸿 徐悲鸿与廖静文的儿子 廖静文与徐悲鸿:卓然大家的一个世纪

2018-01-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42年,徐悲鸿在桂林准备为他正在筹办中的中国美术学院招聘一名图书管理员,年仅19岁.来自湖南长沙的廖静文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从此时起,独居已7年的徐悲鸿就对

1942年,徐悲鸿在桂林准备为他正在筹办中的中国美术学院招聘一名图书管理员,年仅19岁、来自湖南长沙的廖静文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从此时起,独居已7年的徐悲鸿就对这位不仅美丽大方、还熟读中外文学名著并有古典诗词功底、时下在抗日文工团担任合唱队员、甚至还做过学校排球队队员和田径选手的姑娘备感欣慰,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在日后的同甘共苦中慢慢升华。

经过几番周折,1944年初春,徐悲鸿与廖静文终于在贵阳订婚。抗战胜利后他们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隆重举办婚礼,郭沫若、沈钧儒先生证婚,自此两人都找到了真正的幸福。

徐悲鸿感激地说:"我真正找到了我所爱的人!"①并将自己最满意和珍爱的作品署上"静文爱妻保存"送给妻子,以表达爱情的真挚。实际上在两个人夫妻恩爱的表面之下,还包涵着爱学习、爱祖国、爱艺术乃至爱教育等更深刻的博爱,这些可以说自开始就成为了他们共同的美德、事业和人生追求,更是他们爱情和幸福的核心组成部分。

新中国第一座美术家个人纪念馆成立——

呕心沥血精研书画建馆立传

出于对徐悲鸿的爱和对学习的执著,廖静文除了全力支持和配合徐悲鸿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各项工作外,自己还刻苦学习,精研书法和绘画,尤其是在书法领域更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卓然大家。

1953年徐悲鸿去世后,廖静文毅然把徐悲鸿的1250多幅作品、1100多件收藏、一万多件中外美术图籍资料、包括自家的房舍全部捐献给了国家,然后她到北大读中国文学,在悲痛和常常为孩子担心中的苦读,为的是将来给徐悲鸿写传。

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座美术家个人纪念馆——徐悲鸿纪念馆成立,廖静文担任馆长至今。其间,她带着徐悲鸿的作品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各个重要城市进行了展出,在北京、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地先后举办了徐悲鸿研究座谈会,主持徐悲鸿艺术鉴定和受损油画、国画、素描修复,以及在新世纪筹办纪念馆扩建等艰辛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她通过不懈的努力研习,成为了研究徐悲鸿的权威专家,出版专著《徐悲鸿一生》。同时还任中国书画联谊会会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

艰苦的工作和学习更加磨练了她的坚强和睿智,但最磨练甚至是摧残她的都莫过于"文革"了。其间,徐悲鸿被定成了"反动学术权威",廖静文在精神和肉体上都遭到了非人的折磨,纪念馆也被拆除,幸好她事先给周总理写信求援,总理派人将画锁到故宫的一间屋子里,徐悲鸿的作品才得以保全。

1972年,廖静文写信给党中央,请求恢复纪念馆,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肯定批示,1983年,焕然一新的徐悲鸿纪念馆在北京新街口北大街落成。廖静文为中国的美术事业作出了别人无法取代的巨大贡献。

不为什么,就是为了爱情——

联办徐悲鸿画室培养杰出人才

如同廖静文选择自己婚姻时所说:"不为什么,就是为了爱情"那样,她的所有努力、所有希望都是出自于对徐悲鸿的爱,然而这分爱,除了体现在她卓绝的学习和为纪念馆的工作外,更体现在她对徐悲鸿美术教育事业的继承上。

在她的主持下,中央美术学院与徐悲鸿纪念馆于1985年联合举办"徐悲鸿画室",主要针对全国美术专业人士和美术职业教员进行油画培训和进修,是坚持以徐悲鸿艺术思想和教育体系培养美术人才的专门学府。她亲任画室主任,聘请中央美术学院的著名教授执教,从1985年至今历时26届,已为国家培养了美术专业人才千余名,受到社会广泛好评,为国家的艺术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廖静文对学生十分关心和爱护,一向对徐悲鸿画室特别重视和支持,这些都是对徐悲鸿深沉的爱的体现,更加之她本人酷爱学习,所以对爱学习求上进的学员备加关爱。她像徐悲鸿那样,以关心、爱护和培养学生为荣、为乐,从画室开办至今,26年来乐此不疲,一如既往。

在教学上,徐悲鸿画室在廖静文的主持下,坚持徐悲鸿大师的教学体系,立足现实主义的艺术宗旨,重视素描基本功的训练,在解剖、透视、色彩、基础理论方面设有正规课程,系统地解决学员的造型问题。在油画教学方面设有静物、风景、肖像、人体、创作等课程。

随堂示范使学员能亲眼看到导师作画,身教胜于言教,学员能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掌握正规的作画步骤和表现技法。画室请中央美院著名教授作理论讲座和随堂作业指导,全面提高学员的艺术修养,有效增强学员艺术创作中深入把握和表现生活的能力。

当新馆在建之初,廖静文就为了办教育而专门建了一幢三层小楼用作教室,画室教学点设在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内,这为学员向大师学习提供了大大的方便,学员可以随时研究、观摩徐悲鸿原作,从中吸取宝贵的艺术营养,可谓得天独厚。

无论是《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在中国美术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代表作,还是《女人体背部》、《持棍老人像》等素描作品都对学员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模范和指导作用。每届学员都有临摹徐悲鸿原作的成功范例,有的还被徐悲鸿纪念馆永久收藏。

尤其是在教学原则和理念上,廖静文力主坚持徐悲鸿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精神,其中对"新七法"的坚持可以说是有法之法,对学员的学习起着具体的指导作用,这尤其表现在素描上,"位置得宜"的要求使学员对构图的要求和意义更加明确;结合陈伟生教授的解剖课使学员对"比例正确"的把握更加深入;"黑白分明"和"轻重和谐"的要求使学员对造型的把握和理解进入了更深的层次,也对学员的感受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态天然"、"性格毕现"和"传神阿睹"使学员对绘画的理解更加深入到对象的内在,更注重绘画的精神层面,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提高了学员对生活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尽精微,致广大","悲天悯人"、"威武不屈"——

传承艺术精神 彰显高尚人格

除了对"新七法"这一有法之法的贯彻外,廖静文更注重对学员贯彻"尽精微,致广大"、"师法自然"、"真善美"的追求等徐悲鸿所主张的艺术精髓,这可谓是无法之法。徐悲鸿曾说:"建立新中国画,既非改良,亦非中西合璧,仅直接师法造化而已。

"②可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才是指导徐悲鸿艺术创作的根本原则。徐悲鸿在上世纪初一再指出中国传统绘画因摹古而脱离"师法自然"的优良传统,提出艺术要师法造化,要反映现实生活,主张艺术要深入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和现实事物,主张艺术上的求真务实以及科学态度,主张技术训练特别是素描上的刻苦锤炼和创作态度上的诚实去巧,这就是对艺术的 "真"的追求;同时徐悲鸿要求艺术要体现"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威武不屈"的意志,这就是艺术对"善"的张扬;徐悲鸿还要求艺术要博采众长,既要有现实主义的造型,还要有印象主义的光色,既要吸收西方艺术坚实的造型和崇高的理念,还要融通中国绘画传统线条的表现力、笔墨的韵味、文化的内涵甚至是境界的深邃,这就是对"美"的不懈追求。

最后,徐悲鸿将他的艺术原则归结为了"尽精微,致广大"六个字,这其实正是对"新七法"、对"师法自然"和对"真善美"追求的文化总结。

正是在廖静文的主持下,在徐悲鸿大师的科学教育方法和理念的指导下,多年来,徐悲鸿画室吸引了众多美术工作者前来深造。如今他们有些已是各美术院校的骨干教师,有些学员已成为当代著名画家,有些还跻身于国际艺坛。他们在徐悲鸿的卓绝画艺、高尚人格和爱国为民精神的激励下,勇担社会责任,坚持艺术反映生活,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为人类艺术事业作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

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画室油画进修班自开办以来,就在廖静文馆长和徐庆平院长的关怀和指导下,遵照廖静文的教导,一年当两年用,遵循徐悲鸿画室一贯的教育和艺术宗旨,努力训练学员的绘画基本功,提高学员观察事物、感受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能力,尤其是在此基础上让学员们逐步树立起了徐悲鸿大师极力倡导的"师法造化"的艺术理念。

在短短一年的学习时间里得到了更为正规化系统化的训练,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成绩,这都体现在了他们最后的毕业创作中(见图)。

历届学员都通过创作向廖静文馆长、徐庆平院长和导师们交上满意的答卷。有理由相信,当学员们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后,"师法造化"的艺术宗旨一定能够继续指导他们今后的艺术创作,一定会创作出更多、更好、更贴近生活的优秀作品。

在主办徐悲鸿画室的同时,廖静文还努力扶持儿童的普通教育,建成北京东街小学、鸦儿小学和53中德育教育基地等,宣传徐悲鸿爱国主义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鼓励学生奋斗成才。每年徐悲鸿纪念馆都挤出些钱给"希望工程",扶助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正如她本人所说:"我愿意把自己的有生之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全部献给徐悲鸿的艺术事业。"其中以"徐悲鸿画室"为主的艺术教育事业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①廖静文著,《徐悲鸿一生》,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第308页。

②王震、徐伯阳编:《徐悲鸿艺术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5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