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晏几道爱情词比较

2018-04-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纳兰性德.晏几道爱情词比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动人情者,莫过于痴.自古以来痴情人总是感人的,而古来传唱不休的诗词又多是"情真意切""意境高远".在这里就要说一下

纳兰性德、晏几道爱情词比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动人情者,莫过于痴。自古以来痴情人总是感人的,而古来传唱不休的诗词又多是“情真意切”“意境高远”。在这里就要说一下古代两个有名的痴情公子、风流词人,他们就是晏几道和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的剧照

说晏几道和纳兰性德很像,是有着一定的道理的,这两个相差了600多年的两个词人,不只是有着近似的词风,在身世、才华、性格等多方面也都有着相似之处。第一,他们都是出生于相门,晏几道的父亲晏殊曾经担任宋仁宗时期的宰相,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一时无两,而纳兰性德的父亲明珠也是在当时一路升迁,身居高位,深受恩宠,可以说晏几道和纳兰新的自幼都是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虽然后来晏几道在父亲去世之后经历了由盛转衰的晚年,但是幼年的那段生活依旧是他一生的寄托。

第二,两人都有着出众的文学天赋,他们在当时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晏几道“潜心六艺,文章翰墨样样精通”而纳兰性德也是如此,受到了无数人的赞誉。第三,两人的性格也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晏几道和纳兰性德都是那种性情中人,晏几道的痴是有名的,他不傍权贵,不防他人,正直孤傲的性格让他根本无法在官场上生存,从他的诗词就可以看出晏几道根本无心于仕途。而纳兰性德也是近似,他不少作品都流露出他对于仕途的不屑。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他们都是重情痴情的人,他们也都是善于将感情流于笔端化作经典的人,给后来人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诗词。

晏几道 踏莎行原文及译文

《踏莎(suo第一声)行》这个词牌名最早出自北宋的寇准,当时一行人一起出去游山玩水,吟诗作词,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唐朝诗人的“踏莎行草过春溪”,并以此创作了一手词,因此《踏莎行》便算是正式创立下来了。

晏几道踏莎行

这里小编为大家介绍一手晏几道的《踏莎行》虽然这首词一直以来名气都不高,但是细读之下,也不失为一手不错的作品。全词就是描绘了一幅冬日夜景,这个时候应该是冬天将要过去的时候,雪已经快要消融殆尽了,寒意也削减了很多,应该快要到春天了吧。月已西斜,烟雾浓重,“一轻一重”两字形成对比,使得环境描述的更加真实。而烟雾迷蒙之间最是容易回忆往昔,词人不禁想到了前段时间一起喝酒吟诗的换了场景。“迎风朱户背灯开,拂檐花影侵帘动”就是当时的场景,表现了歌楼之中的繁华。

半醉半醒的时候,最是朦胧,好像锦绣的鸳鸯和香包上的翠凤也动了起来,让人不禁疑惑自己这是在梦里吗?“从来往事都如梦”往事如梦是因为往事太美好了吧,而现实已经不可能再经历这样的生活了,所以才只能在梦境之中追忆往昔。到了应该归家的时候,半醉半醒的诗人被凉风一吹,意识渐渐苏醒过来,突然感受到了一丝淡淡的悲凉,才发现那个自己的爱人没有来送别,不禁又开始回忆之前两个人的亲密无间,可以说全词如梦似幻、尽显悲凉。

少年游晏几道原文及译文

《少年游》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词牌名》有不少著名诗人以此创作了杰出的作品,晏几道作为北宋有名的大词人,自然也创作了不少作品,其中又以这首《少年游·离多最是》最为有名,流传后世千百年,一直传唱不休。

晏几道少年游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词的上半片先是将离别比喻成为了水一分为二的流去,虽然一个向西,一个向东,但是百转千回之后,总是会重逢的,如果是两个人的情感稍微淡薄一些,那就像是天上的云彩一样,但是最少还能在梦中相逢,上半片讲述了晏几道对于分离的体会,虽然离别了,但是只要不是死别,总是会有再相会的一天,但是情感淡薄一点的话就只好模仿着神女襄王一样“魂梦与君同”了。这里通过“流水”“行云”“终解”“犹到”两两对比,层次递进。在上片作者以一种“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的心态来等待着重逢。

虽然晏几道一向不觉得别人会欺骗自己,但是终归不是傻子,在长久的等待之后终于意识到了那人对于自己并没有什么感情,不禁感叹道“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人的情意就连无情的云水都不如,别说是流水的有朝一日再重逢,就连行云的梦中会也做不到,不禁悲叹人情怎能如此淡薄。之后晏几道“细想从来”,仔细想了一下这漫长的一生,断肠之处也有过不少,但是没有一次像现在这样这么痛彻心扉的,这样简洁的内心独白更是将人情淡薄,世态炎凉表现的淋漓尽致。

黄庭坚称晏几道生平困于“四痴”

晏几道一生为人孤傲,明明身为宰相之后,自己才华横溢,亲戚也有不少身居高位,但是他却从来不去求一求那些个达官显贵,一直没有当过什么大官,也因为他这样的性格,他的朋友也不是那么多,在史书上有名的也就那么几个,黄庭坚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

黄庭坚的画像

晏几道和黄庭坚初次相逢是在1064年,时年27岁的晏几道认识了比他小一岁的黄庭坚,两人引为好友,经常在一起聚会喝酒,黄庭坚对于晏几道的才华也非常赞赏,觉得他是当世奇才,无论是文章还是诗词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晏几道性格孤傲,不喜欢和权贵结交,甚至就连大诗人苏轼想要见见他(当时黄庭坚是苏轼的学生)都被他给拒绝了。

晏几道和黄庭坚两人流传最广的就是黄庭坚对于晏几道的那段评价,黄庭坚再给晏几道一生的心血《小山词》作序的时候,提到了晏几道一生的四个痴:一是晏几道身为宰相公子,家中不少人都是身居高位,朝廷里面很多大官都受过晏几道父亲的提拔,但是晏几道却不用这些关系来帮自己谋求发展,一直甘心做一个小官。二是晏几道明明文章写得好,却不以此来作为自己晋身朝堂的阶梯。三是晏几道开始的时候家境丰厚,毕竟晏殊留下了很多的财产,但是却非常大方的用来帮助自己的友人,结果搞得自己晚年的时候家境贫寒。第四是他一直相信别人,就算是别人辜负了他,他依旧相信人家。从这段话之中就可以看出来晏几道的痴,也可以看出黄庭坚对于晏几道确实是非常的了解。

晏几道 诉衷情原文及译文

《诉衷情》是晚唐时期的诗人温庭筠创造的词牌名,后世有不少词人都以此创作了杰出的作品,大家耳熟能详的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就是来自于《诉衷情》,不过这里要说的是晏几道的一首《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晏几道诉衷情

这首词描写的晏几道内心的寂寞孤独和随着而来的相思之苦,开头便是忆往昔,遥想去年秋天自己和心爱的人一起在故地的一条小溪边、在梧桐树下相拥告别的情景,之后用“红叶题诗”的典故,将自己比作了深宫之中的宫女,其中的孤苦寂寞可想而知。写成的诗混杂着内心的遗憾、愤恨寄予东流水,希望它能够将自己的相思之情带给自己的情人,更加地表现了诗人的愁苦。

自古以来流水就是和愁绪结合在一起的,这里也是如此,诗人独倚高楼,含情脉脉的望着楼下悠悠不绝的流水,心中的愁绪也就跟着流水一起绵绵不绝的流去,不禁让读者联想到了李后主的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三个小短句虽然简单,但是在表现效果上却是突出的,给了读者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之后两句“雁书不到,蝶梦无凭”更是将这种内心的相思具象化,没有“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惊喜,就连化蝶入梦也做不到,这集合前面的用典相对应,又使得全文更加的生动丰满。最后一句“漫倚高楼”虽然是倚楼而终,但是诗人倚楼忆往昔的行为还没有结束,读者仿佛还能看到一个孤独寂寞的主人公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回忆着自己的情人。

晏几道宋词精选

宋词晏几道几乎就是连在一起的,提起晏几道就会想到他所写的宋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晏几道的小令词在宋朝初期发展到一个顶峰,将其父晏殊词的典雅和艺术性相结合,既雅又俗的词曲形象,让这种形式的词可以光明正大的登上大雅之堂,不仅如此,还将雅歌衰退的格局进行了改变。

晏几道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提起晏几道,还要说一下,他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此后,晏殊对晏几道在词上的造诣有很大的帮助,之后家境中落,晏几道与其父晏殊被合称为“二晏”,而晏几道的词风虽然像晏殊,但就其早已来说,更甚晏殊。晏几道的小令词语言清新,感情真挚,闻名于当时,因为总是写爱情生活,因此晏几道属于婉约派的重要作家,而他的《小山词》更是被后人称赞不已。

宋哲宗时期,晏几道的词名盛传于京城,苏轼想请黄庭坚转达自己想要结识晏几道的想法,但晏几道回到最近几日并没有空暇。之后,晏几道编辑自己的词集,黄庭坚为它作序。直到最后,晚年的晏几道还被朝廷邀请入朝为官,但此时的晏几道已经是一个年迈的老人了,再无心顾及朝中事务,便推辞了。

1110年,年过古稀的晏几道安然辞世,享年七十三岁,但他留给后人的《小山词》却依旧流传,亘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