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草鞋》背后的故事

2017-08-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爸爸的草鞋>创作于1980年,由叶佳修作词曲,潘安邦演唱.该曲以国民党第52军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士兵在内战和抗战中转战祖国大江南北,而最终又落寞走台的悲情故

《爸爸的草鞋》创作于1980年,由叶佳修作词曲,潘安邦演唱。该曲以国民党第52军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士兵在内战和抗战中转战祖国大江南北,而最终又落寞走台的悲情故事,表达了台湾军民对故国家乡的深刻思念。

草鞋是船,爸爸是帆

远远的故乡在召唤

满载半世纪飘泊的沧桑

倦航的船儿快来靠港,靠港

潘安邦的父亲潘时骅是浙江温州人,国军少将,他第一次从儿子的电报中看到歌词即感怀泪下,可见这首歌对那些迟迟无法归乡的老兵们的感染力。不过这首歌在台湾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流行。

1981年该曲发表时,因涉嫌“泄露军事机密”而遭到台湾当局的禁止。

实际上,所谓泄露部队番号、军史和驻扎情况的担忧只是问题的一个表面,当局更为惧怕的是,因这首歌而引发老兵们的思乡情结,动摇军心。在两岸对峙的年代,这并非杞人忧天。一曲楚歌可以一夜之间离散霸王的千军万马,“一双草鞋”又何尝不能呢!

直到解严多年后的2005年,潘安邦再次发行该曲时,岛内政治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绿营主导下的社会气氛,年轻人对“台湾主体性”的关注早已超越老一辈对故国家乡的眷恋。

“爱台湾”成为当红政治人物们的口头禅,乡愁也随着外省籍老兵们的谢幕而日益消散。不过,这首歌在大陆传唱甚广。

在大陆脍炙人口的台湾民谣《外婆的澎湖湾》,也是潘安邦的成名曲。

澎湖列岛作为台湾门户,长期驻扎着大量军队。潘安邦的父亲是浙江人,母亲是澎湖人,他就出生在眷村,即军队眷属聚居之地,直到20岁才离开澎湖。

结尾附上歌词全文:

独白:爸爸有双草鞋

搁在鞋柜上

他常默默盯着它望

仿佛注视着茫茫海上的一艘船

忽且一颗泪滴到鞋上

引出这段故事好长好长

—Music—

草鞋是船爸爸是帆

奶奶的叮咛载满舱

满怀少年十七的梦想

充满希望的启航启航

船儿行到黄河岸

厚厚的黄土堆上船

夜来停泊青纱帐

天明遥遥山海关

草鞋是船爸爸是帆

奶奶的叮咛载满舱

一股离乡的惆帐噎满腔

蓦然回首又要启航启航

一路跋涉到江南

洞庭湖景无瑕看

峨嵋山下好荒凉

不堪回首泪暗弹

—Music—

草鞋是船爸爸是帆

故国的叮咛不敢忘

强忍无奈小别的悲怆

信誓旦旦又将启航启航

船儿行到澎湖湾

多了妈妈来操浆

深情款款

撑起疲惫的帆

又冲破了许多风浪

草鞋是船爸爸是帆

远远的故乡在召唤

满载半世纪飘泊的沧桑

倦航的船儿快来靠港靠港

倦航的船儿快来靠港靠港

倦航的船儿快来靠港靠港

倦航的船儿快来靠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