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宁百蝶图赏析

2017-07-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郎世宁百蝶图赏析清朝的宫廷画师郎世宁将中西两种画法结合在一起,为当时的统治者创作了一幅幅的佳作,因为郎世宁的画鲜少流向民间,所以其画作的价值不可估量.<百蝶图>

郎世宁百蝶图赏析

清朝的宫廷画师郎世宁将中西两种画法结合在一起,为当时的统治者创作了一幅幅的佳作,因为郎世宁的画鲜少流向民间,所以其画作的价值不可估量。《百蝶图》就是郎世宁的画作之一。

郎世宁《百蝶图》

郎世宁的《百蝶图》现珍藏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馆中,因为画中总共有一百只蝴蝶,因而被命名为《百蝶图》。郎世宁擅长画马众所周知,但是与高大的马匹相比,要将这一只只细小的蝴蝶画于画作之中,可就显得不那么容易了,更何况是一百只形态不同的蝴蝶。然而郎世宁的《百蝶图》则告诉了人们,他的确做到了。

《百蝶图》上的百只蝴蝶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画中央偏右下有一只以黑色为主的大蝴蝶,它张开双翅,翅膀上蓝色和红色的花纹清晰可见。画的左上角则画有四只蝴蝶,其中一只体型较其他三只大,身上黑色与白色的花纹相间。旁边一只黄色的蝴蝶色彩十分鲜明。画的右侧是盛开的鲜花,正是这鲜花的香味连连才引来了如此多的蝴蝶,画中的鲜花十分逼真,就算隔着画,观众似乎也闻到了鲜花散发的阵阵香味以及听到了蝴蝶轻轻拍动翅膀的声音。

《百蝶图》上的色彩十分鲜艳,亮丽,这是郎世宁的画风,更为难得的是,我们在《百蝶图》中竟然找不到两只一模一样的蝴蝶,每只蝴蝶都各具有自己独特的形态,或围绕在鲜花上,或与同伴嬉戏,或展翅高飞,或停留在枝叶上。《百蝶图》是郎世宁画作的又一精品。

郎世宁的马介绍

众所周知郎世宁在清朝廷中担任了五十多年的画师,他的画艺十分精湛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能将中西两种画法结合起来。郎世宁擅长画人物,山水等,但是郎世宁最擅长的其实是画马。因为清朝的统治者是在马上得到的天下,所以对于马有着特殊的热衷,因此作为宫廷画师的郎世宁更要注重画马。

郎世宁剧照

据说郎世宁为了画好马,可是花费了不少时间在观察马平常的习性上。郎世宁一有时间便会到御马监观看马匹,无论马匹是静还是动,是跑还是卧,他都细细观察,牢记在心中,所以郎世宁画起马来十分得心应手。每一匹出自郎世宁手中的马形态十分逼真,连马的毛发也细致可观。因此郎世宁深受当朝皇帝的重用。

郎世宁的马具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郎世宁奉皇帝的命令照着进贡的马匹所画。当时的清朝廷国力强盛,不少的番邦小国会是不是向皇帝进贡马匹以示尊敬。因为郎世宁画马的能力了得,所以画马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他的身上。这些画作上还会注明马匹的一些相关信息,如马匹的高度、色泽等等。如《十骏图》、《哈萨克贡马图》等。还有一类是郎世宁根据自己的观察而画的马匹。郎世宁的马是郎世宁融合了自己的想象力创作而成,所以更显得生动有趣。如《八骏图》、《双骏图》等。

郎世宁的马每一匹都不尽相同,有着各自的神态,这得益于郎世宁高超的画技及长期以来悉心观察的结果。

郎世宁锦春图赏析

郎世宁是我国清朝一名著名的画师,他以自己独特的技法将西方的绘画技术运用到中国的绘画中。郎世宁现存至今的作品不少,如《锦春图》便是郎世宁的经典画作之一。

郎世宁锦春图

郎世宁《锦春图》现存放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馆中,整幅作品横为六十八点六厘米,纵为一百二十一点六厘米。《锦春图》顾名思义,图中自然是由锦鸡作为绘画的主要对象,在辅以其他景色进行点缀。《锦春图》图中有两只锦鸡,两锦鸡都站在太湖石上。正中央的锦鸡身上羽毛颜色十分艳丽,昂首望着远方,而另外一只锦鸡则静卧在石上陪伴在一旁。画中的小溪流水似乎会流动,发出潺潺的流水声,坡上的鲜花竞相开放,散发出阵阵香味,整幅画呈现出一片生机活力的景象。

郎世宁《锦春图》的色彩设置十分鲜艳,即使在现代,画中的色彩依旧鲜艳如初,是郎世宁绘画惯用的画法,而且这《锦春图》让人赞不绝口之处还在于郎世宁使用了中西两种画法相结合的特点。图中的锦鸡是使用西方的画法进行绘画,以突出锦鸡的“活”;而锦鸡身后的景色则是中国画的笔墨绘画,以突出景色的“美”。两种画法的运用恰到好处,将《锦鸡图》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郎世宁的绘画对于当时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他的绘画特点也独出一格,且深受当时君主的喜爱,郎世宁为当时中西方的交流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郎世宁八骏图赏析

郎世宁是清朝时期皇帝的御用画师,他一生画的画很多,人物、风景、动物等等他都有所涉及,但留传下来的却只是其中非常少的一部分,更多的都早就已经失传了,而留下来作品中有一副关于动物的名为八骏图的画。

郎世宁八骏图

郎世宁八骏图的作画时间,大约是在雍正年间,而且这幅画虽然是使用中国传统颜料来作的画,但是在人物、马匹和柳树的细节上用的却是西方注重光影的手法,但正是这些手法的使用,才让这幅画显得栩栩如生、具有立体感,郎世宁八骏图这幅画只看一眼,就能很清楚的看见两棵大树、八匹骏马及两个放牧人。

看着画面上偏左方的那棵大树,很自然的就会给人一种高耸入云、距离较远的感觉,而近距离的这棵树,通过它向下弯垂的枝条,明显就可以认出这是一棵年岁不小的柳树,而八匹骏马是用八种不同色彩的颜料画的,其中两匹白马的颜色虽然看似很像,但还是有着细微差别的,左边那匹白中带有一丝暗沉,右边那匹则是白的更为纯净一些,这八匹马的姿势各有不同,会让人越看越觉得真实,两个放牧人虽然看不太清楚表情,但是通过他们的动作也能了解到他们在做什么,一个站在柳树下正向树干上栓绳子,另一个则是在为马匹检查皮毛。

郎世宁八骏图是中国传统水墨画和西洋画的完美结合,得到过乾隆皇帝的大力赞赏,目前这幅画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被精心保存着。

郎世宁之墓

郎世宁,公元一六八八年出生于米兰。郎世宁在公元一七一五年到达中国,后在中国去世。郎世宁墓现在位于北京城西,在欧洲的传教士的墓地里。

郎世宁墓碑

郎世宁墓碑的正中用汉字写着“耶稣会士郎公之墓”,墓碑的左侧则是墓志,墓志是用拉丁文撰写而成的。郎世宁墓墓碑上还刻有乾隆皇帝的旨谕,旨谕上的意思为郎世宁从康熙年间开始便在皇宫里担任职务,一直认真尽职,曾获得三品顶戴,现在圣上加封郎世宁为侍郎,并三百两银子用于料理其后事。由这可见,郎世宁是深得皇帝的信任,皇帝更为郎世宁的去世而表示惋惜。

在二十世纪初,一位杜康神父在北京平原地区时找寻到了郎世宁的墓碑,他曾这样记载道,“这墓碑保存十分完美,只是墓碑的基座被沙子掩埋,碑文两侧还刻有两条龙纹。”在古代,龙的一切图案是皇家的象征,郎世宁墓上的龙纹也应是在皇帝的授意下所刻上的。从郎世宁墓的墓碑中,后人不难发现乾隆皇帝对于郎世宁去世的惋惜及对郎世宁的怀念。

正是因为郎世宁在中国清朝长达五十多年之久,中间还经历了清朝三位皇帝的统治。他的作品更是受到君主的喜爱,其中郎世宁的作品不乏有《八骏图》,《锦春图》等的名作,也正正因为郎世宁的作品深入人心,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这想必也是郎世宁墓碑上有乾隆亲自颁布的旨谕的原因之一了。

郎世宁白鹘图赏析

公元一七五一年,这一年郎世宁正好六十二岁,《白鹘图》就是郎世宁在这一年创作而成的画作。

郎世宁白鹘图

郎世宁《白鹘图》现在被藏于台北的故宫博物馆,整幅画纵度为一百二十一点七公分,横为六十四公分,是在绢上作画。《白鹘图》以一白鹘为绘画的对象,一只通体雪白的白鹘站在松枝上,锋利的双爪紧抓着树干,画中的白鹘似乎听到了一些声响,正准备闻声而起。白鹘身旁的景色如同真景一般,就连松叶也片片清晰可数,小瀑布自然地顺流而下。《白鹘图》具有郎世宁一贯作画的特点,与《锦春图》相似,画中的白鹘以白粉进行细致的描绘,特别是白鹘的眼睛更是被郎世宁画活了。而背景中的景色则运用中国的水墨画风格,将中西方两种画法完美地结合了起来。整幅《白鹘图》将白鹘的“动”与景色的“活”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郎世宁《白鹘图》上还有落款,落款上的意思为乾隆十六年的五月初十,大学士傅恒进献了一只百鹘,皇帝命郎世宁将这百鹘作于画上。从这个落款中后人不难看出这幅《白鹘图》创作的时间是乾隆十六年的五月初十,当时身为大学士的傅恒向乾隆皇帝进献了一只白鹘,乾隆对此白鹘十分喜爱,便下令郎世宁以此白鹘为题,创作了这幅《白鹘图》。

郎世宁的《白鹘图》属于郎世宁的晚年精品之一,这幅画体现了郎世宁将中西方画法结合起来的特点,价值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