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太空集团再创辉煌】神舟十号:圆梦九天再创辉煌

2018-04-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国一共购买过四艘航母:(1)第一艘是1985年购自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号,该航母是英国制造,现在已报废拆除.(2)第二艘是1998年购自韩

我国一共购买过四艘航母:

(1)第一艘是1985年购自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号,该航母是英国制造,现在已报废拆除。

(2)第二艘是1998年购自韩国的“明斯克”号,该航母是前苏联制造,现在停放在深圳沙头角供人参观。

(3)第三艘是1998年购自乌克兰的“瓦良格”号,前苏联制造,是苏联海军的象征,经过在大连造船厂改造,武器装备和雷达设施,去年已经下水首行,现在停泊在青岛港,名为“辽宁号”。

(4)第四艘是2000年购自乌克兰的“基辅”号,前苏联制造,威力巨大,现停放在天津国际游乐港,供人参观。

象征中国海军崛起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于2012年7月16日正式下海,同年9月23日正式服役.

基本介绍

建造航母是中国几代海军人的梦想,是大国的象征,很有必要建造航母。日本军事问题专家平松茂雄在《产经新闻》上发表文章称,中国深受苏联航母的影响。苏联解体后,中国先后从俄罗斯购买了“基辅”、“明斯克”、“瓦良格”号等退役航母,并正式开始对航母的研发。

中国将购买的“瓦良格”号航母修理好后作为练习用航母;然后根据修理经验再建造两艘排水量在4万-6万吨的中型航母,从而形成3艘航母的体制。中国计划建造两艘拥有几乎无限续航力的核动力航母,显示中国有意朝远洋积极发展。到2020年之前,中国将确立航母的运用体制,跨越“第一岛链”,从而突破只限于沿岸防卫的现况,

2011年8月10日,中国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按照试验计划,航母返回后将继续在船厂进行改装和测试工作。

2011年8月14日,中国首艘航母平台早上10时许从海试海域回到大连,停靠原码头,海军“88”舰也随后返港。至此,我航母平台首次出海航行试验顺利结束。

2011年12月29日一早,航母舰员训练综合保障舰88号就泊在大连港航母平台泊位附近。11时10分左右从港口方向已经可以看见航母平台进入视野。12时24分,码头上礼炮齐鸣,持续5分钟。礼炮止,航母平台鸣笛3声。在拖船的协助下,12时55分左右航母平台完成停靠。

海试归来的航母平台指挥塔最高处有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飘扬,据军事迷们比对前两次试航的图片,指挥塔位置的国旗似乎是在第三次试航才高调出场。

命名

我国海军舰艇命名的具体规则为,巡洋舰以行政省(区)或词组命名,驱逐舰、护卫舰则以大、中城市命名,猎潜艇则以县命名,补给舰则以湖泊命名,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均以山命名,扫雷舰是以州命名,步兵登陆舰是以河命名。训练舰可以人名命名。因此,航母以人名命名的可能性很小。

而我国首艘航母的名字今已确定——以改造时它所在的省份来命名,命名为“辽宁”号。

10月18日上午,第十二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食品安全年会是我国食品行业的年度盛会,也是食品安全领域的高端平台。在此次年会上,神舟太空集团凭借绝对安全、高科技、高能量、高营养的太空系列食品,获得了第十二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突出贡献单位”、“百家诚信示范单位”等系列荣誉称号。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把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摆在执政为民的重要位置。从2003年举办首届年会开始,中国食品安全年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由海关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粮食局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由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承办。

据悉,本届年会将“加强监管、社会共治;尚德守法、保障安全”确定为活动主题,并紧紧围绕国务院《2014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中心工作,以沟通、认同、协作、共享为主要方式,围绕食品安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体系完善,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管理体系建设,科技支撑和成果转化、教育培训和常态监督体系设立等内容展开研讨。

近年来,神舟太空集团与中国航天员中心开展战略合作,将中国航天员中心的大量科技成果转让为公司的多款太空食品,并以高于国家标准的国家军用航天食品标准,将中国空间站航天员日常生活食品进行民用化、市场化,生产出太空牌系列产品,也让自身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食品安全标杆性企业。

对于多项荣誉的获得,参加年会的神舟太空集团招商中心总经理杨迎表示,“食品安全人人有责,确保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首要任务。 作为负责任的企业,我们一直致力于让以‘高科技、高标准、高营养’为特征的太空特供食品进入寻常百姓家,让普通市民消费得起高品质、高能量、安全放心的优质食品。”

神舟太空集团 承担着太空生物制药产业化项目作为全球太空产品研发的领航者,神舟太空集团承担着我国863计划太空高科技系列产品项目的研发、生产及产业化推广的使命,它把空间站航天员在太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品,移至地面用于大众百姓的日常生活,它将创造着人类生活的无限可能。

神舟太空集团承担着中国高新技术领域“十五”发展规划项目、同时还承建着国家太空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次承担着国家863项目,并承担着太空生物制药产业化项目,陕西省重点建设项目、陕西省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和中国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神舟太空集团指出,近些年,生物技术作为我国科技发展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太空技术进行生物药品的创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从国际上来看,目前太空生物制药

产业是国际上一个新兴的、科技含量极高的“朝阳产业”,国外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空间植物的研究,我国从1986年才开始大力发展空间声明科学,与美国、俄罗斯等国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医药产品的研究开发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过去的研究开发一直是在地球表面进行,没有延伸到太空领域。神舟太空集团指出,运用空间技术进行微生物诱变育种是培育新的生物菌种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外层空间特殊的物理化学环境,引起菌种DNA分子的变异和重组,从而得到更优异的菌种。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三个能发射返回式卫星和飞船的国家之一。神舟太空集团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科学家们就先后将黄瓜、青椒、水稻等农作物送入太空。1986年,国家开始实施旨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863计划”,太空科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据新华社西安6月27日电 (记者边江、储国强)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部分生活用品将“飞入寻常百姓家”,经过产业化后成为大众消费品。记者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了解到,该中心日前与神舟太空集团签订了航天员在神舟飞船及空间站使用的高能食品、国家863项目按摩仪等中国航天员中心专利技术的太空产品转让协议,部分产品将在年内实现产业化。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这次集中转让了6项太空产品专利技术,主要包括航天员在神舟飞船及空间站专用的太空高能食品,国家863项目有效防止空间站航天员肌肉萎缩和骨流失的按摩仪,航天员饮用水标准的净水器,航天员饮用水标准的饮水机,航天员饮用水标准的矿泉水以及国家973项目有效防止空间站航天员肌肉松弛、延缓衰老的高科技专用保健产品等。

神舟十号的顺利出征,标志着中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拉开序幕。在全世界的关注下,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较以往同系列飞船有了更多的技术改进,知识产权成为其遨游太空的支撑。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实施了20年,突破了相关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拥有的发明专利有900余件,提升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整体能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自主研发的由神舟飞船和长征二号F火箭组成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目前是世界上除了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外,仅有的可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的实用性系统,达到了当代国际同类水平。

据介绍,此次发射神舟十号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从1999年发射神舟一号开始应用至今,十几年间已经承担过100余次发射任务,发射成功率达到100%,是名副其实的“功臣”。此次,它较一年前成功发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时,技术上又有了创新和改进,并新提交了十几件发明专利申请。

该火箭由4个液体助推器、一级火箭、二级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全长58.34米,自重近500吨,起飞推力超过600吨,是目前我国所有运载火箭中起飞质量最大、长度最长的火箭。

细心的人们会注意到,与之前的飞船相比,神舟十号的逃逸塔分离、一级与二级火箭分离等技术动作,都第一次呈现在电视直播的屏幕上,这是因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外壁上首次安装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像测量系统。这改变了以往地面控制中心只能依靠数据掌握火箭飞行情况的局面,可以进行实时图像监测,使地面控制中心及广大电视观众都能够直接观看到一些相应的技术动作过程,这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一次装上了“千里眼”。

其中的摄像装置、图像压缩处理器、图像综合控制器等一系列技术皆提交了专利申请,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也进行了软件著作权登记。

与神舟九号飞船的太阳能电池板相比,神舟十号在材料、工艺上都有创新并拥有中国发明专利,其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达到26%左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有关专家认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带动了效率的提高,为我国的载人航天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从航天员在空间的生活,到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处处皆闪耀着知识产权的光芒。有关专家指出,神舟十号的航天之旅,就是一次知识产权之旅。

太空旅行,无论是飞船还是作为目标飞行器的空间实验室,其封闭空间内的空气质量都与航天员的健康和工作状态息息相关。神舟十号对此作了进一步改进,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环境控制生态保护技术首次应用于神舟十号的太空之旅。该技术主要通过植物、微生物及有关处理技术,把人需要的氧气、呼出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质进行循环再生利用,不仅改善了舱室内的空气质量,还减少相关物质的补给量,节约了有限的能源。

由我国自主培育的植物新品种“彩叶苗木”,此次有幸搭乘神舟十号飞天。据了解,这是我国首次进行彩叶植物的航天育苗实验。近20年来,我国已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搭载了上千种作物种子、试管苗、菌种和生物材料,获得大量新品种,目前已有近百个品种成功推广应用。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制约我国苗木产业发展的瓶颈是种子,而航天育种是一种科学、便捷、快速的途径。

“航天技术的进步,提升了我国航天产业的整体实力,带动了相关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近2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成功掌握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空间出舱、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等3大基本技术和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同时,已经有400余件专利转化推广,有力推动了我国能源、信息、控制等领域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电子、材料、制造、化工、冶金、纺织多个行业的工艺创新和产业提升,形成了巨大的拉动和辐射效应。

此次神舟十号成功飞天,是神舟飞船的第10次发射,距离我国首次载人飞入太空恰好10年。这期间,我国共有10名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按照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我国将在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2020年前后建造空间站。“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撑,我们有信心期待我国航天事业再创辉煌。”一位航天专家表示。(知识产权报 记者 赵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