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新刘复之 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任建新:锻造新材料之王

2017-12-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但是几年下来,中国化工集团交出了令人吃惊的答卷:稳健操盘千亿元资产,领衔118家庞大"化工系",力挽老化工部淡出后化工企业一度群龙无首的颓势.积极并购,以基地化

但是几年下来,中国化工集团交出了令人吃惊的答卷:

稳健操盘千亿元资产,领衔118家庞大“化工系”,力挽老化工部淡出后化工企业一度群龙无首的颓势。

积极并购,以基地化的思路迅速实现产能扩张,重新改写全球化工新材料产业格局。

成立4年,资产总额增长5倍、主营业务增长7倍、利润总额增长12倍。

如今的中国化工集团,是一个快速成长的新锐央企,中国石油化工领域的新科“第三极”。因为有了它,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石油、石化、化工三大产业竞争格局。

尤放

上/“新材料之王”

中国乃至全球的“新材料之王”正在静悄悄地诞生。

从1万吨/年到40万吨/年、从屡遭失败到全球顶级巨头,中国化工集团下属蓝星集团体验着中国有机硅产业的崛起和飞跃。就在两个月前,蓝星年产40万吨有机硅项目,在蓝星化工天津产业园打下第一根桩,为中国化工集团首个大型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拉开全面建设的序幕。

这让蓝星管理层更加忙碌,他们面临着三件大事。第一,加快天津基地的建设,将法国的有机硅、蛋氨酸等先进技术转移到中国,发挥国内国际协同效应;第二,进一步进行全球布局,提前进入市场准备状态,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将具有成本优势的高端产品推向国外市场;第三,积极开展人才“猎头”,引进职业经理人和技术人才,协调和整合管理机构,发挥人才和技术的优势。

战略制胜 “老化工、新材料”

蓝星负责人告诉记者,天津有机硅、蛋氨酸项目具有世界级规模和上下游一体化的优势,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将彻底改变我国有机硅、蛋氨酸产业长期以来的“粗加工”面貌,巩固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其实,有机硅、蛋氨酸只是蓝星化工天津产业园的开篇之作,像这样有竞争力的项目还有不少。该基地建成后,将全面提升中国化工集团新材料的领导地位。目前,中国化工集团新材料发展势头凌厉,在“老化工”与“新材料”的比重中,后者以30%的资产创造了70%的利润,可谓以小搏大。

这意味着中国化工集团战略性的胜利。4年前,中国化工集团重组创立,当时46岁的任建新,接过总经理角色的第一棒。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确立公司发展战略。几乎用了一年时间,他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最终提出“老化工,新材料”的定位。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任建新的解释是,“我们将在重组改造传统国有化工企业的过程中,发展我国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既不和上游争资源,也不和下游争市场”。这显然是在通盘考虑全局之后的慎重决定,既要坚守老化工的基业,又要点亮新材料的前程。带着一种另辟蹊径的睿智和自信,中国化工集团上路了。

新材料自然是最大的投资热点。任建新告诉记者:“未来2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翻番的动力将主要来自于新材料。而作为新材料的一个重要领域,化工新材料将保持高速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化工集团每年都有20多套新材料装置火热上马,扩张速度惊人。到2007年底,已完成64个重点建设项目和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实现利润13.3亿元,一下子就占据公司全年利润的半壁江山。

为化工部领导解“心病”

中国化工集团在化工新材料之路上疾行,已非一朝一夕。早在10年前,任建新率领着蓝星就已全面涉足。他们从有机硅起步,打开新材料产业之门,创造了一个个点石成金的奇迹。

很多人便是在那个时候加入蓝星的。从大学毕业起就在江西星火有机硅厂工作的葛有根告诉记者,我国有机硅发展进程曾经一路坎坷。

很多人知道有机硅是发展尖端科技不可缺少的高技术新材料,堪称“工业味精”。它最早被应用在航天领域,当年美国阿波罗登月,宇航员的鞋上就含有机硅成分。但如此金贵的材料,出身并不神秘,它的原料二氧化硅实际上就是普通的石头,通过神奇的化学方式衍生出庞大的硅产业,因而享有“点石成金”的美誉。

长期以来,只有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拥有有机硅生产技术,并形成了技术垄断和壁垒。“六五”期间,我国投入大量资金重点开发有机硅单体技术。“七五”期间,国家又动用7亿元巨资,建成国内最大的万吨级有机硅装置——江西星火有机硅厂。但由于种种原因,装置试车历经13年、试车28次,仍未开车成功。在此期间,仅试车的花费就高达1.4亿元。

这一度成为老化工部领导的“心病”。直到1997年,一个真正掌握“钥匙”的人打开了僵局。这个人,就是时任蓝星集团总经理的任建新。

为了报答老化工部的知遇之恩,任建新主动请缨,接手江西星火有机硅厂。当时,这个厂因资不抵债已被迫停产。任建新到了厂区,步入他眼帘的是一片萧条,野草比人高,厂房荒废,甚至连设备上值钱的金属都已被拆掉。任建新没有因此退却,满怀兴业报国之志的他,毅然拍板:“并购星火!”

但这遭到蓝星内部空前的反对:星火资产规模比蓝星大很多,可负债率近200%,早该破产。顶着巨大的压力,任建新把心一横:“不行也得干,权当把以前赚的钱还给国家好了。”行事铁碗的任建新,并非盲目报国,拯救星火的行动有章有法。

他风尘仆仆赶赴江西,以工作组组长的身份深入调研,摸清底细。他发现,星火有机硅没有成功的最重要原因,还是没有掌握关键技术。

突破口找到后,他邀请了近100位国内外专家进行技术攻关,自己还专门出国,带回来的技术资料足足装了7辆小推车。同时,他请回已离开星火厂在深圳交易市场求职的工程师,写信给所有离厂的职工,请他们归队,并鼓舞全厂职工的士气,上下共度难关。

半年后,星火奇迹般地重生了!1997年5月9日,当报喜的电话打给时任化工部部长顾秀莲时,她异常惊讶地连打了3个电话进行核实,并在当天放下手里的工作,亲自赶往星火化工厂。

首战大捷,老化工部的领导对任建新高看一眼,决定让蓝星放手一搏。蓝星也不负众望,继江西星火之后,又并购了南通合成材料厂、晨光化工研究院,屡战屡胜,一一解决老化工部的三大包袱。

由此,蓝星从清洗业向新材料产业大规模扩张。10年间,蓝星先后并购濒临破产的化工企业达107家之多,涉及资产超过150亿元。通过技术改造、扩大规模、上下游延伸等手段,这些企业迅速走出困境,在新材料领域为“蓝星系”一争天下。

2004年,蓝星成为当之无愧的化工新材料领航者,有机硅、双酚A、特种环氧树脂和彩色显影剂生产量居全国之首,10多个拳头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产业布局和规模优势日渐显现。

并购奠定优势

除了大规模的国内扩容外,任建新还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2006年,连续三起惊人的海外并购,将中国化工集团带到了全球化工新材料主导者的强势位置。任建新因而被称为中国化工行业的“并购大王”。

2005年10月19日,任建新率团出访欧洲,签署了蓝星全资收购法国安迪苏(Adisseo)公司100%股权的正式协议。2006年1月17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蓝星正式完成对法国安迪苏集团的交割。

对中国化工集团来说,拿下安迪苏物有所值。作为世界第二大蛋氨酸巨头,安迪苏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同时生产固体和液体两种蛋氨酸产品的公司,拥有792项技术专利和世界最先进的蛋氨酸生产技术。2004年,它成为蛋氨酸领域全球第二大生产商,市场份额占全球29%。

蛋氨酸是家禽饲料的重要添加剂,可短时间内帮助动物快速成长,并节省约40%的饲料。20年前,我国曾引进技术,在天津建设了一套蛋氨酸装置,但技术攻关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一位老部长曾对任建新说:“蓝星这几年解决了很多化工系统的老大难问题,你们把有机硅、工程塑料、TDI、双酚A装置都开起来了,填补了国内空白。如果你能再把蛋氨酸这个项目做好,我就服你了!”

完成对安迪苏的收购后,任建新马上启动了一个建设计划,利用安迪苏全球领先的生产专利技术,在国内新建一套世界级规模蛋氨酸装置,也就是日前正在前期设计阶段的天津14万吨/年蛋氨酸项目。

2006年的任建新异常忙碌。他频繁地行走在欧洲,为中国化工集团海外收购不知疲惫地奔波。

2006年4月,他再次出手,收购了澳大利亚凯诺斯(Qenos)公司。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聚乙烯生产商,凯诺斯年生产能力为乙烯50万吨、聚合物50万吨,产品占澳洲市场的70%以上。

这次并购,让中国化工集团以最短的时间、较低的成本获得了国外乙烯及相关资源,为发展化工新材料奠定了原料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凯诺斯乙烯工厂的并购,中国化工集团间接而巧妙地利用了澳大利亚的上游油气配套资源。而同样的规模,如果国内建乙烯项目,至少需要500万吨炼油、150万吨石脑油作为原料配套,投资成本较高。

2006年10年,在成功收购安迪苏9个月之后,任建新再战法兰西,“吃下”罗地亚(Rhodia)公司的有机硅和硫化物业务。这在法国引起空前的轰动,如果将上述两者的交易金额相加,将达到7.5亿欧元。不少法国舆论认定,蓝星实际上已成为投资欧洲金额最多的中国公司。

罗地亚在国际上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它是全球性特殊化学品公司,在巴黎和纽约股票交易市场分别上市,2005年销售收入为50亿欧元。有机硅是罗地亚重要业务之一,目前年产能22万吨,规模在全球有机硅市场名列第五,拥有6%的全球有机硅产品市场份额,生产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拥有3000多个产品、500项专利。此外,罗地亚的硫化物业务,是与安迪苏公司蛋氨酸及罗地亚有机硅生产装置紧密配套的业务。

并购罗地亚后,中国化工集团有机硅生产能力迅速进入全球前三名。同时,罗地亚有机硅深加工技术、全球营销网络、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优秀的管理团队,将使中国化工集团在全球保持技术领先和竞争优势。

颠覆产业格局

十年磨一剑。中国化工集团终于从国内新锐先锋走向举足轻重的国际巨头,颠覆着全球化工新材料产业格局。其中,蛋氨酸产量位居世界第二,有机硅产量位居世界第三,聚氯乙烯糊树脂、PBT树脂、工业硅生产规模位居亚洲第一,气相白炭黑和环氧树脂产量位居国内第一。

目前,中国化工集团已成为全球有机硅领域的翘楚,年生产能力42万吨。其中,国内产能20万/年,居全国之首。

2008年8月,中国化工集团天津40万吨/年有机硅项目开始打桩,工程分为两期,一期年产能为20万吨,投资23亿元,2009年底有望建成,2010年底正式投入生产。二期将在2013年建成投产。

届时,中国化工集团有机硅的国内产能将达到60万吨/年,实现中国从有机硅进口国到出口国的重大转变。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目前,我国有机硅总产能为45万吨,对外依存度约50%。而1997年之前,则完全依靠进口。当时,中国有机硅产品的绝大部分市场被国外大公司占据,价格始终居高不下,一吨有机硅中间体售价就卖到了5万元,严重制约了中国有机硅整体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这样尴尬的局面,持续了几十年,直到1997年5月9日,江西星火有机硅厂试车成功,此举影响到全球有机硅市场,国际有机硅价格从原来的5万元/吨剧降至3万元/吨。对此,业内人士评价,“任建新功不可没!”

的确,任建新救活星火,成为中国有机硅产业崛起的重要起点。之后,在他的指挥下,星火在年产能1万吨的基础上,进行了几轮改扩建工程,2007年产能达到20万吨,占国内总产能的40%。

“从万吨硅到20万吨硅的规模,国外整整走了40年,星火却只有了10年时间就走完这段路程,划出了一条超常规的轨迹。”业内人士感叹地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不仅意味着中国化工集团的胜利,也意味着中国有机硅产业进程的大幅提速。随着天津有机硅项目的上马,中国化工集团有机硅总产能将翻两番,到2013年达到82万吨,有望站到世界第二位。

其实,有机硅只是中国化工集团主导全球新材料产业的一个缩影。在蛋氨酸领域,它们同样表现出色,目前在全球排名第二。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期盼多年的梦想。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成熟的生产技术,我国蛋氨酸生产一直处于空白状态。但作为主要动物饲料添加剂,蛋氨市场巨大,需求量逐年递升。预计未来几年,国内将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怎么办?中国化工集团主动出击,成功收购全球蛋氨酸巨头法国安迪苏公司,终于实现了利用外部资源填补国内空白的模式。

目前,中国化工集团天津14万吨/年蛋氨酸项目已处在前期设计阶段,计划2010年建成。到那时,中国化工集团该产业的全球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能力的蛋氨酸生产商和运营商。

此外,在全球营销网络建设方面,安迪苏和罗地亚公司均属世界知名的老牌公司,全球营销网络和平台,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让中国化工集团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它们整合资源,发挥销售的协同效应,让更多的中国产品走向世界。

任建新小语

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走正确的路。

让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

成功的海外并购必须买得来、管得了、干得好、拿得进、退得出、卖得高。

我推崇“和而不同”的经营之道。“和”,是求同存异的融合,是构建和谐企业,为而不争,利而不害,勇于担负社会责任。“不同”,就是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化工新材料的差异化道路。

从化工大国到化工强国,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人员太多。但我们裁人,从不会解聘了事,而是想办法安置下岗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