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晓彬大师 CBA新政并非开倒车 巩晓彬:信主任肯定有他的道理

2017-08-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打球那时候,不管是我们当球员的,还是当教练的,都比较单纯.那时候打球并没有现在薪水高,但大伙心气儿都很足.我并不是说球员们的薪水越低越好,这违犯市场规律.问题

我打球那时候,不管是我们当球员的,还是当教练的,都比较单纯。那时候打球并没有现在薪水高,但大伙心气儿都很足。

我并不是说球员们的薪水越低越好,这违犯市场规律。问题是,球员们不要钻到钱眼里去,不要只想着只要能到CBA打球,就会挣到数不尽的钱。

其实,举国体制与市场规律根本不矛盾,一定程度上说,如果强化了政府的作用,像“凤铝”这样的事件也许就不会发生。

本版撰稿 特约记者 鲁平

“信主任之所以提出他的这些主张,肯定有他的道理。”谈到篮管中心主任信兰成在CBA联赛工作总结会上提出了一些新主张时,山东黄金男篮主帅巩晓彬说。

已经当了6年CBA主教练的巩晓彬,当球员在CBA打球时,多数时间是在举国体制下的球队打球。当了主帅后,绝大部分时间又是在职业化的大环境下指挥的,这种两种情况都经历过的角色,使巩晓彬谈起“七上八下”来,似乎更具代表性。

“我打球那时候,不管是我们当球员的,还是当教练的,都比较单纯。”巩晓彬说,“那时候打球并没有现在薪水高,但大伙心气儿都很足,那时我们根本不用关心别的,一心搞好训练打好比赛就行了,教练也是这样,根本不用考虑钱啊、物啊什么的,一心制定好训练计划,搞好比赛战术就可以了。”

巩晓彬认为,现在球员和教练的想法比以前复杂多了,“现在许多球员到球队后,并不是一心想着怎样提高水平,而是总在背后打听谁一年挣多少钱。”巩晓彬说,“现在,在管理球员这一环节上,比以前复杂多了。”

“逍遥王”还以自己为例子说明问题,“虽然外面有人说我在打球时比较懒散,但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巩晓彬说,“其实我是一个训练非常刻苦的人,我身上具有的不服输、不怕困难和勇于对抗强大对手的精神,现在许多年轻球员身上根本看不到。”

对于信兰成提出的加强俱乐部建设和运动员思想建设,巩晓彬举双手赞成,“这绝对是个好政策。”巩晓彬说,“一支球队要想有出息,就必须像人家外国一些著名俱乐部那样去运作去管理,像足球里的曼联,NBA中的湖人、凯尔特人等,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运动员的思想作风建设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好的作风,你不可能打出好球,特别是两支实力相当的球队比赛,谁的作风硬,谁能在比赛最后时刻咬牙坚持住,谁就能取得胜利,这毫无疑问。”巩晓彬说。

“现在有些俱乐部对球员的思想建设做得不够,这方面必须加强。”巩晓彬笑着说,“否则,就会出现像《天下无贼》中葛优说的‘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的情况,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

球员过于现实

不管肯定不行

就“七上八下”问题,记者还采访了山东黄金男篮俱乐部总经理叶鹏。这位当年在CBA有“激情大师”之称的著名教练认为,一个领导有一个领导的思路,只要是对CBA发展有利的政策,就都是开明政策。

“作为我们俱乐部来说,举国体制还是非常有好处的。”叶鹏说,“就说我们山东男篮搞的选秀活动来说吧,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秀篮球人才,现在看起来这种法子很成功。”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已经形成了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双层储备模式,并初见成效。”叶鹏说,“我们通过全国选秀训练营选拔出来的球员逐步成长起来了,有些人进入了三队,有的进入了青年队,有的甚至进入了一队,在CBA赛场上拼搏。”

对于外援上场时间问题,叶鹏认为外援上场时间如果非常长,肯定会对本土球员的成长产生影响,“虽然美国的NBA不限制国际球员上场时间,但人家已经发展了60多年了,各方面都非常成熟了。”叶鹏说,“咱们不一样,CBA才搞了多少年?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如果让我们自己培养的球员有更多的上场时间,对他们的成长肯定有好处。”

“但是,这里面还有个精彩程度问题,现在,许多球迷到现场看球,就是看外援的表演。”叶鹏说,“如果过度限制外援上场时间,对球市可能会形成一定负作用。”

谈到外援薪水时,叶鹏说必须随行就市,“外援不能张口就要NBA那样的薪水,咱也付不起。”叶鹏说,“但你给人家低了,他们也不来,当然,如果我们CBA的俱乐部之间互相抬价,这就不好了。”

“激情大师”非常赞成信兰成加强运动员思想建设的主张,“随着职业化发展,有些球员变得非常现实,不加强思想建设不行。”叶鹏说,“对外援的管理,更要加强,不能再出现有些外援动不动就和俱乐部甩脸子,动不动就失踪的事情。”

年轻人不能钻到钱眼里去

如今外界普遍对成为一名CBA球员存在误解,认为只要成为CBA球员,马上就会黄金万两,就会有大把的钞票进腰包,

巩晓彬说,信兰成主任讲的现在CBA“重金钱,轻教育”,有一定的普遍性。他还拿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当例子。

“有名球员在上个赛季开始前,专门找到我。”巩晓彬说,“他说人家NBA球员的合同,都是一签好几年,有的甚至长达六七年,年薪更在数百万美元,甚至两千万美元以上。我们为什么不能实行长约制,将球员们的合同签到三年以上,薪水能不能也比现在更高一些?”

“我当时就问他,”巩晓彬回忆道,“你为什么不学学人家的球技?别说是科比、詹姆斯,如果你有一些二流甚至三流NBA球员的水平,我也会给你增加薪水。我还问他,你认为自己能值多少钱?他当时就没话说了。”

“我并不是说球员们的薪水越低越好,这违犯市场规律。”巩晓彬说,“球员们虽然看上去在赛场上风光无限,但他们其实是吃青春饭的,他们趁能打球时多挣些钱,为退役后做些准备,完全合乎情理。”

“问题是,球员们不要钻到钱眼里去,不要只想着只要能到CBA打球,就会挣到数不尽的钱。如果以这样的目标进入CBA,这名球员肯定打不好球。”巩晓彬说。

巩晓彬说,如果俱乐部效益好了,经营收入多了,给球员们多发些薪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对有些年轻人来说,钱多了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

不要一提举国体制,就说是倒退

谈到信兰成说的目前的CBA联赛存在政府监管不力,退出机制不完善,“凤铝”事件处置不妥等问题时,巩晓彬也有自己的看法。

“其实,举国体制与市场规律根本不矛盾,一定程度上说,如果强化了政府的作用,像“凤铝”这样的事件也许就不会发生。”巩晓彬说。

巩晓彬认为,现在全世界大多数地方都在搞市场经济,体育也是这样,如果不搞职业化、市场化,就很难做大做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提职业化,就不要政府了。”巩晓彬说,“相反,政府的必要参与,可以更好地促进职业体育的发展。”

巩晓彬说,他曾经读过信兰成主任一个讲话,说CBA已经走向了市场化,举国体制被淡化了,特别是体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能力和作用没能充分体现出来。“这个说法是对的。”巩晓彬说,“现在CBA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我听说有的俱乐部欠了球员的薪水,有些俱乐部频繁地被卖掉,在被转来转去的环境下打球,教练和球员肯定会人心惶惶。这种情况下,还谈何训练和比赛水平?”

但巩晓彬认为,政府的参与有个度的问题,如果政府给俱乐部的束缚太多,变成了“保姆”,对职业体育的发展也没有多大好处。“关键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不要一提举国体制,就说倒退了,只要处理得好,对CBA的发展肯定会有好处。”